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635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教时间:执教时间:20142014 年年 2 2 月月 2727 日日( (第第二二周星期周星期四四) ) 累计累计 4 4 节节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课型:新授课型:新授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教学教学难难点: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教学过过程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

2、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读图 W w .X k b 1. c O m1.读图 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 2 ) 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3)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 ,水土流失严重。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3、(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 P27 页活动: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

4、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 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 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 ,多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裸露,缺乏 保护; 夏季降水,且多 。 (2)人为

5、原因: 新|课 | 标|第 | 一| 网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 29 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阅读教材 29 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 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

6、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 ,过度放牧的地方 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 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 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截坡地流失的 ,堆积形成肥沃的 。 (2)读教材图 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 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 耕作。 退耕结合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退耕的同时要控制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退耕是一

7、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 探究思考 读图 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 2 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探究 教学板教学板书设计书设计: :新 课 标 第 一 网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2.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三、严重的水土流失1.原因 2.后果 四、水土保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新课 标第 一 网 http:/ w W w .x K b 1.c o M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