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601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助我成长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在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的形式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掌握知识本领,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对于现实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还存在着许多与受教育权实施相背的现象: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学生厌学,学校随意劝退学生,教育场地被非法占有等现象。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势在必行。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设计了本课内容。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是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的涵义、义务教育的涵义、地位和特征,让学生理解

2、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2、能力目标:通过事例分析,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

3、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三、说教法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先后运用七个情景材料,启用了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联想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逐步实现教学三维。四、说教学过程首先,由对话材料 1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讨论,引出新课。教育的涵义是一个理论性概念,对学生而言,只要求了解而已。因此,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材料 2 进行分析,置疑教育的内涵,再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老师适当的点拨。为突出本课的重点,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课堂上先后运用 3 段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学习。首先,让学生针对迪福的信件,为其孩子的生活状态进行想象和预测:是否接受教育导致的人生道路迥然不同。然后,引导学生了解“阿韦龙野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运用材料 5,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讲述作用之二:教育传授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可以改写人生,教育更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但这不是本课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教师一言带过。第二目“我们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是本课的难点,在讲解受教育的涵义时,以“材料6”作辅助,在了解受教育权的涵义后,组织齐读材料,回答提问,加深对受教育权的理解,体会受教育权的来之不易。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课堂上让学生抽读“材料 7”,组织学生对家长不送子女读书的想象进行分析,并对其他一些不履行受教育权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掌握义务教育的涵义及其法律办证,并增进认识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最后,组织学生针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想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增强对于义务教育三大特征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