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559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 习 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应应 用用 广广 泛泛 的的 酸酸 碱碱 盐盐 (复复 习习 课课)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第七章知识进行小结。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培养勤于思考、善 于合作、自我反思的科学精神。3、关注知识与化学的联系,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重点、难点:二、重点、难点: 1、由学生对第七章知识进行归纳小结。 2、让学生学会在 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知识水平对第七章知识进行小 结。 四、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 教教 学学

2、过过 程程 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备注备注 引言:引言: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七章应 用广泛的酸碱盐。昨天请同学们 对第七章知识,进行了小结。我 想每一位同学的小结各不相同, 各有特色,每一位同学的问题也 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交流学 习,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完善知识结构。首先资源共享首先资源共享:四人一小组,请 把小结在组内交流,问题在组内 讨论。教师巡回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发现质量较高的小结,和典型问 题,以便进一步交流。 过渡过渡: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了小结, 我猜你一定还想了解其他组同学 的小结, 。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交流要求四人一小

3、组,交流总结,讨论问 题,解答疑问。如问题在小组内 不能解决,准备大组交流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 备备 注注 你的疑问,有的同组的同学帮你 解决了,有些可能还要请其他组 的同学帮忙。现在我们进行大组 交流。教师适当点评,解答疑问。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讲 解自己的小结,提出尚未解决的 疑问。学生观看,解答疑问。教师教师:刚才同学们相互交流了小 结。大家的小结很有特色。你一 定知道了自己的小结的优点与不 足,再经过补充、完善,相信你 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 老师也做了小结,我觉得没有你 们的好,也给大家看一看。演示小结演示小结。教师教师: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 中的一些问题。这里有几

4、道题, 请大家回答。 展示问题:展示问题: 1、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用 2、家中蒸馒头用到 3、配制波尔多液用 4、饼干中的一小包干燥剂可能是 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 想。 5、陈年石灰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结束语结束语: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节课,时间太短,还有许多问 题,我们继续探讨、交流。作业作业:P206/4、5、6学生观看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简单总结。案例案例 第七章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 师: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 常用到酸。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昨天请同学们对

5、第七章知识, 进行了小结。我想每一位同学的小结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每一位同学的问题 也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本 章知识结构。 生:四人一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总结,提出尚不清楚的问题。 (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质量较高的小结,和典型问题,以便进 一步交流。 ) 师: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了小结,我猜你一定还想了解其他组同学的小结。你的疑问,有的同组的同学帮你解决了,有些可能还要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忙。现在我们进行大组交流。哪位同学愿意将你的小结与大家共享。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讲解自己的小结,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问。 ) 学生甲:按故事的形式,小结第

6、七章的重点。设计了一教授与众学生的交流情 节。通过问答,将本章各知识点串联成一体。 学生乙:用表格的形式,对比了酸、碱、盐的不同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丙:用树状结构,展示了酸、碱、盐各主要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学生丁:以卡通画的形式,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把知识进行了分类、小结。(在小结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各小组尚存的疑问。有些问题由学生相互解答。 ) (教师适当点评,以赞赏口吻鼓励学生,并解答学生没有解决的疑问。 ) 师:刚才同学们相互交流了小结。大家的小结很有特色。你一定知道了自己的 小结的优点与不足,再经过补充、完善,相信你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

7、 刻。老师也做了小结,我觉得没有你们的好,也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演示小结,学生观看,进一步加深印象) 师: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里有几道题,请大家回答。 (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用2、家中蒸馒头用到3、配制波尔多液用 4、饼干中的一小包干燥剂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5、陈年 石灰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生:讨论、交流。 评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 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性知识体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掌握化学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化

8、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 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总之,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给学生学 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该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特点, 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按照自己的表征方法,归纳小结知识结构。学生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小结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而且经过 学生的自主参与,零碎的知识间按不同方式搭起了骨架,有了主线,有了精髓。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学生脑海中扩大、加深,这就使学生应用概念解决新问 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学生

9、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 对新的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 ”这就是观念的价值性和迁移性。让学生掌握化 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目的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成果展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展 示了学生们很强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才华。同时扩大信息时空 和知识容量,经过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点评、解疑答问、 知识运用,层层推进,不断反复,让每一个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学习,引导 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完善本 章知识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由于课的容量大,时间显得比较紧,学生开放式的提问,对教师答题的逻辑 性、准确性有相当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必须更广,灵活应变能力需更强。 总之,新课程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