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538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2年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二二节节 中中国国的的气气候候一一、 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及及分分析析内容: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内容分析:二二教教学学目目标标及及分分析析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教学学重重点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教学学难难点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教学学媒媒体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课课时时安安排排三课时板板书书设设计计第二节 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教教学学过过程程板书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3、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指导读图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 1 月份气温相差多少?转折过渡转折过渡两地 1 月气温相差近 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 1 月、7 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绘出等温线。观察图 1、图 2 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

4、绘图,然后讨论回答。概括总结概括总结图 1 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图 2 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启发引导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 1 月、7 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指导读图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 1 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黑龙江最北部的 1 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海南省的 1 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我国南北 1 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找出 0C 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 0C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比较我国 1 月、7 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指

5、图总结指图总结(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 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 1 月平均气温在 16C 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2)1 月平均气温 0C 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启发提问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出示投影片出示投影片 “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组织讨论组织讨论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这时北方和

6、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结论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 50 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录像录像 季风的形成中节选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引导学生读课本 4.6 图,思考以下问题。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概括总结概括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

7、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启发提问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读图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 7 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 1 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黑龙江最北部的 7 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海南省的 7 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找出我国 7 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

8、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指图总结指图总结(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 7 月平均气温为 20C 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2)黑龙江省北部 7 月平均气温为 16C,海南省南部 7 月平均气温为 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 12C 左右,气温差别不大。(3)7 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板书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启发提问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

9、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讨论回答讨论回答 (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小结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板书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指导读图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

10、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 1 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 1 月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 “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温 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度 中温带:东北和

11、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带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指导填图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学生填图。教师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出示投影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农作物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 、甜菜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喜热作物:甘蔗等10C10002000C3000C5000C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2)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

12、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学生讨论、回答。引导思考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总结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 50 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 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个地区是什么熟制,请同学们调查一下。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

13、气温日较差和夏季温度等差异很大,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所需的 10C 积温也不相同。因此,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板书板书 降水的特征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讲授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出示投影片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启发提问启发提问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总结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板书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14、讲授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副板书副板书空间成因时间 指导读图指导读图“中国干湿地区中国干湿地区讲授讲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了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挂图挂图湿润地区景观。讲授讲授半湿润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

15、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的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半干旱区气候偏干,地表植被为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挂图挂图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景观。讲授干旱地区水分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植被的生长,有些地区几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观十分单调、荒凉,是典型的荒漠景观。挂图挂图干旱地区景观。总结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的活动与降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季风活动的一些异常,有时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带来不利之处。尽管这样,它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把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同一纬度的其它国家、地区做比较,例如北非。显示北非景观显示北非景观讲授讲授由于没有季风活动,北非气候十分干旱,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区,比我国的干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而我国的 30N 附近,正是地肥水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还有美丽的、富饶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样一对照,我们不禁要感谢季风了。所以我们对待季风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和态度,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