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家族式传承的兴与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3490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人家族式传承的兴与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律人家族式传承的兴与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人家族式传承的兴与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 们 在 耕 耘 一 块 精 神 的 栖 息 地副 刊L?H A IF U K A N?版联 系 电 话 ?传 真 ?电 子 信 箱 ?第?期?年?月?日老一语评本刊策划彭诚 编辑李红笛 校对李瑶? 本月专栏 北 塔?“没什么好玩的” 利马老城区大凡文化遗产? 一听其名就有 老古董的味道?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秘鲁首都利马喧闹的城区居然也荣 膺文化遗产的头衔? 早在?年? 利马老城区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人类文化遗产? 老城区的中心往往是权力中心? 这权力是 ?三位一体? 的象征? 政 治? 军事和宗教? 即政府大楼? 武 器广场和宗教设施? 殖民统治体制 往往是军政合一? 政教合作?

2、总督 们大都是军人出身? 但殖民统治者 也深谙一味地暴力控制? 不是根本 之道? 还需要怀柔? 需要治心? 而 对于当时识字率极低的拉美民众而 言? 宗教不啻是治心的一剂灵丹妙 药? 西班牙传教士曾经有意无意地 配合那些行伍之士? 在拉美地区的 各个角落冲锋陷阵? 效果也不错? 无数迷途的羔羊皈依到了上帝门下? 成为殖民政府的顺民? 据说? 传教 士的数量不亚于军人? 他们所到之 处? 修建教堂乃是大志所在? 我们在利马首先考察的也主要 是这?三位一体?武器广场及其旁边 的总统府?利马市政府和大教堂等? 总统府的风格有点像卢浮宫那 样的巴黎老楼? 灰里带点黄? 大气 而简朴? 大楼前面本身有一

3、片场地?临街都用铁栏杆围着? 栏杆外面有 三三两两全副武装的巡逻警察? 里 面有很多人在施工? 似乎在修缮? 据说? 当初武器广场还曾真的 陈设过武器? 现在利马的武器广场 绿树成荫? 花繁叶茂? 是个完全开 放的公园? 草坪上安放着形态各异 的装置艺术品? 这些是秘鲁艺术家 的新作? 主题是秘鲁全国各地最具 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风土人情和历 史文化? 乍一看? 很后现代? 仔细 看? 还是现实主义的? 只不过是现 实主义的翻版或变形? 就像?年 以来风行全世界的拉美魔幻现实主 义小说一样? 武器广场附近有好几座著名的 教堂? 弗朗西斯科修道院是老城中 一组精美的建筑群? 它包括拉?索雷 达教

4、堂? 埃尔?米拉格罗教堂? 修道 院的地下墓地? 是?年以前利马 市的公共墓地? 埋葬的遗体约有? 万具之多 ?一说?万多? 这是我们重点看的一座教堂? 中国人好多不愿意进去? 就是因为里面埋了很多死人? 阴气太重? 中 国人对死亡主题向来是禁忌而肃穆 的? 西方人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印第安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而是生命的延续? 当然? 那是在另 一个时空里? 我曾躬逢墨西哥的死 亡节? 盛大而热闹? 为了让游客参观地下墓室? 有 关部门专门挖了一个洞口和一条通 道? 通道两边的坑穴里堆满了尸骨? 早在?年前? 当这些坑穴已经客 满时? 教堂工作人员不得不在坑穴 的尽头挖了大坑? 把年头

5、比较长的 尸骨统一转移到那里去? 等那里也 排满了? 这座修道院才结束作为公 墓的历史? 弗朗西斯科修道院保存着大量 艺术珍品? 其中?张大幅画像组 成的使徒群像被誉为 ?拉丁美洲独 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有一幅壁画模 仿的是达?芬奇的 ?最后的晚餐? 餐盘里面盛放的是秘鲁名菜之一?天 竺鼠?或译为?豚鼠? 画家自己则端坐于画的一侧? 仿佛 是这顿晚餐的旁观者? 另外? 修道 院图书馆收藏有极其珍贵的皮草书 ?万册? 羊皮书约?册? 记得导游说重者达到?公斤? 因此? 这 里是秘鲁最重要的宗教文化研究场 所? 如果说武器广场象征的是西班 牙的殖民统治?那么?同在老城区内 的圣马丁广场 ? 象征的

6、是民族独立?广场中心高高矗 立着秘鲁的解放者何塞?德?圣马丁 的纪念碑?碑上是圣马丁骑着高头大 马雄视阔步的雕像? 此广场于? 年?月?日开幕? 以庆祝秘鲁独立 ?周年? 圣马丁是?南美洲南部的 解放者?是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 共和国的?国父? 圣马丁有句名言?我的剑绝不 为争权夺利而出鞘?这充分显现了 他的高风亮节? 就在他的雕像下?我 看到一帮大学生举着标语牌子?在呼 吁保护文化的传统性和多样性?一个 身材矮壮的印第安男子穿着华丽的 戏服?在跳剪刀舞?这种舞蹈源于印 加时代? 是秘鲁人的一种 ?功夫舞 蹈?特别考验舞者的体力?耐力?身 体协调能力?原本只有祭司才有资格 跳? 已经被联合国

7、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那位舞者跳得非常专心和快乐? 我 想? 假如圣马丁泉下有知? 看到这 个场景? 也会感到欣慰吧?专栏 名家本专栏获全国报纸 副刊专栏评选一等奖法律人家族式传承的兴与衰?方圆?杂志记者靖 力毛亚楠?年?月初? 已经?岁高 龄的上海市高级法院原副院长沈宗 汉在过春节时? 问?岁的重外孙新 年理想是什么? 小家伙咧嘴一笑? 说?学法律? 当一名大律师? 沈宗汉被逗得直乐? 说?好? 法 律代代相传? 后继有人了? 沈宗汉的家族是上海有名的法 律家族? 一家三代都从事法律工 作? 沈宗汉是著名的民法? 民事诉 讼法专家? 上世纪?年代曾参与 国家首部民事

8、诉讼法的起草工作? 沈宗汉的女婿叶勇伟 受沈宗汉影 响?岁开始自学法律? 当上了一 名律师? 沈宗汉的外孙叶沈翔一毕 业就通过了司法考试? 进入上海市 闵行区法院工作? 在中国? 像沈宗汉这样的从事 法律工作的家族一度很少? 但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多年中国法治 的进程? 类似的家庭也开始越来越 多了? 清代学者朱彝尊说?大抵 为学必有师承? 而家学之濡染? 为 尤易成就? 随着法学家的地位提 升? 更多的法学家后人开始对学习 法律持开放式态度? 这也使得法律 工作家族开始有了酝酿的环境?历史原因导致 法 律 工 作 的家族式传承出现断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能够将 法律工作世代传承的家族其实

9、并不 多? 以清末?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 沈家本为例? 沈家本虽然主持清末 修律? 学习西方和日本等国? 起草 了大量法典? 但其往后两代? 都没 有从事这项工作? 其长子? 二子及 其后代参加了革命? 三子的后代去 了美国留学学金融? 四子后人学训 诂学? 师从章太炎? 直到曾孙沈厚 铎? 才重新拾回法律? 现在是中国 政法大学法学教授? 战祸? 是导致沈家本家族放弃 法学? 各奔前程的重要原因? 古罗 马 政 治 家 马 库 斯?西 塞 罗 的 名 言 ?战时无法律? 在?世纪末?世 纪初的中国得到了诠释? 军阀混战 的时代里? 任何法律都可以朝令夕 改? 那时的法律人几无容身之所? 南京

10、国民政府曾两次想请沈家本担 任司法部部长? 沈家本都回绝了? 给出的原因就是该政府非常不稳 定? 除了沈家本? 民国时期的其他 法学家家族境况也都相似? 著名法 学家? 中华民国首任外交总长? 司 法院长及驻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大法 官王宠惠? 其独子王大闳学的是建 筑? 后人移居台湾后? 也没人再从 事法律相关职业? 王大闳跟法律的 唯一关联? 只在于他后来修建了东 吴大学的教学楼和国立台湾大学法 学院的图书馆? 跨过混乱的清末? 民国时期? 再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法律人的家族 式传承? 同样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制 约? ?年?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的谢富治在公安部喊出的 ?砸烂公 检法? 的口号? 将

11、公检法等维护法 律公正的机关定义为专政机关? 是 那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一个缩影? 著名法学家? 中国政法大学原 校长江平曾回忆? 从?年他刚 从苏联留学归来就被打成右派遣往 北 京 西 山 劳 动 反 省 ? 到?年 ?文化大革命? 结束? 法学院校复校? 整整?年的时光被无情浪费? 那一代的法学精英? 一方面受困于 政治纷争? 无暇于家族内传承自己 的法律修为? 另一方面? 也在受过 这么一场惊吓之后? 惊弓之鸟地认 为法律不适合后代传家立业? ?法律当时是被批判 的 对象 ? 要在家族内传承? 对于当时的法学 家来说太难了? 经过 ?文革? 的折 腾? 很多人甚至不愿意孩子从事文 科研究?

12、 更不用提法律了? 清华 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新宇告诉记者? ?近代以来? 内忧外患? 中国 法律的发展本身举步维艰? 法律人 多无从施展? 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 老一辈的处境和遭遇? 无 法使下一代产生对法律的情感? 甚 至避之唯恐不及? 长期研究中国 近现代法律人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博士陈夏红接受采访时也说?凤毛麟角的法律人家族?方圆? 记者寻访了很多近代 以来的法学家及其后人? 也采集到 一些各自家族内关于法律思想和学 问传承的故事? 有一些法律人家族 令人尊敬? 也有一些令人惋惜? 现居住在华东政法大学家属院 内的法学家朱华荣? 其家族就称得 上是典型的法律人家族? 朱华荣的 祖父

13、朱大镛? 曾参与梁启超等人的 ?公车上书? 后留学日本学法律? 回国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律 师? 并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 早的律师事务所 ?朱大镛律师事务 所? 朱华荣的父亲朱显祯? 也因 袭了其父的衣钵? 赴日留学? 在当 时最为著名的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 法律? 回国后? 朱显祯出任了十九 路军的高官? 后来又弃官当了律 师? 如今已?岁高龄的朱华荣也 是国内最为知名的法学家之一? 新 中国成立初期? 朱华荣参与了新中 国刑法的奠基工作?文革?结束后? 在对?四人帮?审判中?被指定为江 青提供辩护? 在刑法学? 比较刑法 学? 法律思想史等方面研究成果突 出? 而朱华荣的儿女也传承了家

14、族 的衣钵? 儿子朱晓斌在上海开律 所? 主要从事房地产法律事务? 女 儿朱晓音从日本取得民商法学博士 回国后? 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法律 顾问? ?很有可能朱家第?代人还会 继续当律师? 朱华荣的夫人说? 像朱华荣这样的家族? 以法学 为家学传承了四代甚至五代? 在中 国的历史上简直可以称得上凤毛麟 角? 许多法学家可能桃李满天下? 膝下儿女却是另起炉灶? 后一种情况? 从沈家本家族的 传承中即可窥得一斑? 沈家本作为 近代法律史上的枢纽人物? 先进的 思想和行为? 在时人看来就很激 进? 后来他遭人弹劾? 家中境况即 每况愈下? 长子沈承煌又染上烟 瘾? 直至家道中落? 其他的儿子当 然也无

15、心再继承沈家本的事业了?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 沈家的遗物更 成了封建残留? 沈家人差点因为沈 家本遗留的那些书丢了性命? 当然? 即使在万分困难的情况 下? 也有家族能够将法律思想和学 问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凌岩的父亲李浩培? 是著名的法学 家?在国际法领域有很高建树?凌岩 回忆?文革?后其自学法律?也得益 于李浩培的指导? ?年? 凌岩参加北京政法学 院?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 考试?准备时?凌岩问父亲?过去的 一年里发生了哪些涉及国际法的重 大事件?李浩培回答?在伊朗发生的 群众占领美国使馆? 扣押美国外交 官作为人质是值得注意的大事件? 于是? 凌岩对这

16、个问题作了比较充 分的准备? 在北京政法学院的考试 中? 国际法的案例分析题正好就是 这个问题? 而李浩培平时总跟家人 强调要守法?告诉女儿?如果犯法就 逃不过法律的惩罚?成天就把?天网 恢恢?疏而不漏?挂在嘴边?巧的是? 在凌岩考研究生时? 语文考题中的 一个成语题便是这个? 凌岩回忆? 那年她同时考取了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和北京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为了 多学些知识?她选择了读研究生?以 弥补?文革?多年动乱造成的缺失以 及给父亲留下的遗憾?当代的他们如 何 看 待 法 律人的家族式传承?方圆?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 大部分法学家的后人? 都在某种程 度上认可并愿意子承父业从事法律 行业? 子女们对于父辈的法学成就 持开放式的态度? 欢迎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