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18106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版校对: 李含英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责任编辑: 杨心平 编辑: 宋亚娟 美编: 赵径岳南 陈修平 阳亚舟怀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乐山往事: 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 序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张在军先生的 乐山往事 一书, 我希望也能引发 “乐山热” , 让更多的人们去关注这块在伟大的抗日卫国战争中, 为祖国文化 作出杰出贡献的圣地。1941 年 6 月 27 日, 西南联大 常委梅贻琦、 总务长郑天挺、 中文 系主任罗常培, 自四川泸州码头乘 船, 溯江而上, 往万里长江第一古 镇李庄进发。在李庄, 他们考 察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社会科学 研究所

2、、 中国营造学社、 同济大学 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他们此行的 一个主要目的是, 赴乐山、 成都一 带参观考察抗战内迁的学术机 关。7 月 9 日, 他们抵达乐山。到 乐山文庙参观武汉大学文法学院 之后, 又参观理学院、 工学院实习 工厂、 公路研究室, 还有乌尤寺的 复性书院、 峨眉山下的四川大学。 两年之后的1943年5月26日 下午,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生化学家 李约瑟博士一行, 为了对战时中国 的科研和教育提供援助, 抵达首站 乐山进行考察。在乐山的五天时间里, 李约瑟参观了武汉大学、 中 央技艺专科学校和中央工业试验 所的木材试验室。离开乐山后, 李 约瑟在犍为五通桥和西坝两地参 观了木材

3、干馏厂、 新盐井和化工机 械综合厂。6 月 3 日, 在武大生物 系石声汉教授的陪同下, 他们乘盐 船从五通桥向宜宾李庄进发 李庄, 乐山。乐山, 李庄。我 读着 梅贻琦日记 等资料的同时, 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川南地名。 李庄因为有中央研究院史语 所、 社会科学研究所、 中国营造学 社、 同济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而 成为抗战文化中心; 而乐山也有故 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 国立武汉大 学、 国立四川大学、 中央技艺专科 学校、 中央工业试验所木材试验 室, 以及复性书院、 江苏蚕专、 黄海 化学社等众多不逊于李庄的文教科研机构, 是否也是一个抗战文化 中心呢? 在我看来, 乐山就是一个被历 史的尘

4、埃给湮没了的抗战文化中 心。或者说, 乐山抗战文化中心的 名声长期让大佛等名声给遮盖了。 令人汗颜的是, 除了故宫博物 院、 武汉大学和复性书院我们略微 熟悉一点, 其他一些内迁乐山的文 教机构真是闻所未闻。 幸好有个楚人张在军先生, 怀 着对乐山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在做房地产策划为稻粱谋之余, 利 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潜心研究近十 年, 推出这部首次全面展现乐山作 为抗战文化中心的著作。 透过该书 我们看到, 1938 年春, 随着 “国立 武汉大学嘉定分校” 在乐山文庙挂 牌, 各类文教科研机构纷至沓来, 散布在各地寺庙祠堂中,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抗战胜利后, 各机构 于 1946

5、年至 1950 年陆续迁回武 汉、 南京、 北京等地, 在乐山一带度 过了八至十余年的时光。 作者以抗 日战争为主线, 围绕乐山这一特定 环境下的文化中心, 以翔实的史料, 记述了马衡、 王献唐、 马一浮、 王星 拱、 周鲠生、 杨端六、 刘秉麟、 程天 放、 周厚枢、 费达生、 孙学悟、 方心 芳、 唐燿等一大批文化精英与各所 大学师生在艰难困苦中, 不屈不挠、 立志为学的精神风骨。 尽管作者并 非史学科班出身, 但该书引文与考 证部分十分扎实, 极有价值。 我相信 出版之后, 必将惠泽读者并为历史 留下一份记忆, 此为最难得的地方。 想来读者是会喜欢的。 十年前, 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

6、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 际, 我出版了 李庄往事 一书从而引发 “李庄热” , 继之是中国知识分 子的 “南渡北归” 热。十年后, 在纪 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张在军先生的 乐山往事 一书, 我希望也能引发 “乐山热” , 让更多的人们去关注这 块在伟大的抗日卫国战争中, 为祖 国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圣地。(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土地的沉思沐川农耕文化陈列馆印象前不久, 我随市中区 文联组织的作家采风团 去了一趟沐川, 参观沐川 农耕文化陈列馆。陈列 馆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宏 大的主题, 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沐川农耕文化陈列 馆的规模和面积虽然不 及我此前看过的四川

7、省 博物馆、 乐山大佛博物馆 及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几 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 一, 但它的题材和内容所 涉及的文化内涵, 以及它 留给我们的启示, 却是上 述博物馆无法企及的。 沐川农耕文化陈列 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外景。刚到入口 处, 犹如走进了陶渊明笔 下的 “桃花源” , 只见一条 宽约七八米的黑色柏油 路蜿蜒前伸, 直至远方。 柏油路两侧, 是典型的中 国南方乡村自然风光。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男 女村民, 怡然自乐。 ” 在长 约两公里的柏油路右侧, 以春夏秋冬四季时令为 序, 磨坊、 石碾, 水车, 风车,

8、 水碾, 茅屋以及书画碑 刻错落有致, 分布其间。漫步其中, 犹如走进了一 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或俄罗斯乡村风味的油画, 走 进了英法小说的意境, 走进了唐诗宋词元曲, 走进 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 令人心旷神怡, 乐不思归。 陈列馆第二部分展示的是中国古代农村生产 劳动场景。铁锄, 铁耙, 铁铲, 铁铧犁, 木制织机, 纺车, 榨油机, 风车, 蜂桶, 蜂箱, 打渔船, 以及光着 上身、 汗流浃背正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夫, 正 在纺车织机旁纺纱织布的农妇, 正在溪边浣衣嬉 闹的村姑, 好一派忙忙碌碌、 生机勃勃的景象。 看到这些动人的场景, 我想: 当一个民族的农 民能够休养生息, 安

9、静开心地在属于自己的土地 上种植稻谷麦子棉花蔬菜的时候, 当一个民族的 乡村的土地上粮满仓、 猪满圈、 鱼满塘、 果满山, 牛 羊成群、 鸡鸭遍地的时候, 便意味着和平, 意味着 这个民族有了立国之本, 有了生存之根。反之, 便 意味着战争、 贫困, 意味着饥饿、 死亡。可见, 一个 民族对于土地的认知和态度, 足以决定这个民族 的生死存亡。几千年来, 当我们中国人对自己足 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正确的认知和态度的时候, 便 会少了许多折腾, 多了许多风调雨顺、 丰衣足食、 长治久安。反之, 当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和态 度出现偏差的时候, 原本和平共处的人们就会开 始打打杀杀, 改朝换代, 这片土地

10、也就会血流成 河, 饿殍遍野, 民不聊生。由于我们人类在土地问 题上时而清醒时而迷茫, 时而聪明时而愚蠢, 战争 与和平, 悲剧与喜剧, 鲜花与泪水, 便在这片土地 上轮番上演, 没完没了。唉!真不知道我们人类 什么时候才能学得聪明一点。 陈列馆的第三部分是古代中国农村生活场景 的展示。在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习俗物件 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古式木雕婚床和一队结 婚迎亲队伍。想想看, 在古老宁静的中国乡村土 地上, 拥有一张安稳的睡床, 而且还是婚床, 那是 多么惬意的一种享受!而迎亲队伍中穿红袍骑白 马的新郎, 躲在八乘大轿中美丽娇羞的新娘, 正噼 啪燃放的鞭炮, 震耳欲聋的唢呐, 围观

11、村民的大呼 小叫和指指点点, 则构成了一幅古代中国乡村安 乐祥和的动人图景。 这足以让人感动得流泪的场 景, 不正是我们许多人活着的原因和追求的目标 吗? 好好善待我们足下的这片土地吧。这, 也许正 是默默无语的沐川农耕文化陈列馆想对我们说的 话。李建一一大渡河从青海省的果洛山发源而 出, 雪山高原, 河谷宽阔, 清浅的河水在 滩谷缓缓流动, 发育开来。如同初生的 婴儿, 用清澈透明的眼睛打量着世界, 小手温柔绵软。随着雪山融水和支流 的汇入, 河水径流开始增大, 这是孩子 挣脱母亲怀抱, 跌跌撞撞地走路, 一点 一点积蓄着力量。进入四川境内泸定, 地势逐渐往下, 河谷束狭, 坡谷陡峻, 河

12、流也顺势下切, 发出激烈的咆哮声, 热 血的青年初次迎接生活的挑战, 怒吼着 挥舞双臂。巨石梗阻,险滩密布,水 流激荡向前,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起 来。河水过了石棉,在崇山峻岭中一 路奔腾而下,依旧声势浩大,奔放沉 稳。湍流随后逐渐流入四川盆地边缘 的平原丘陵,沿河两岸山势渐缓,河 谷渐阔,河面展宽,水势平稳,如同 一个饱经磨练, 阅历丰满的汉子站在面 前, 安静却不见底。 在中游一段, 大渡河水冲断了大小 相岭的阻隔后, 随即跌入了金口大峡 谷。峡谷全长 26 公里, 谷深达 2600 米, 两岸重岩叠嶂, 巍峨险峻。沿着谷 底的金乌公路, 从汉源方向顺流而下, 两岸奇峰峻岭, 高耸入云。偶尔能

13、看到 悬泉瀑布, 透出一缕彩虹, 壮丽雅致。 大渡河在旁汹涌而过, 白浪翻腾。 穿过幽深的金口河大峡谷, 视野一 下子宽阔起来, 再前行数公里, 两岸陆续可见民居。待到建筑密集起来, 便知 道是到了金口河县城了。作为一个县 级区, 金口河县城沿着河两岸狭长地带 修建, 面积实在是太小。我晚饭后散 步, 不用半个小时就将整个县城走遍 了。 从成都方向到金口河, 要经过峨眉 后山, 一路的蜿蜒曲折, 车里的人无不 浑浑噩噩。到了峨边, 大渡河突然闯入 眼来, 大家精神一振, 纷纷聚到车窗边 俯瞰公路下的河水。汽车逆流而上, 河 水顺流而下, 水流像加了速的, 倾泻着 往下游奔腾。踊跃的河水不断拍打

14、着 两岸, 翻起泡沫。河中偶有巨石, 水流 撞过去迅速一分为二, 然后直窜出去, 溅起水花。隔着那么远, 好像也听到轰 鸣的水声就在耳边。 同行的一位摄影家回忆道:“10年 前我来金口河, 大渡河两岸没有拦水坝 修电站, 也没有水泥厂, 甚至连居民都 少, 水流量比现在大得多, 如同千军万 马咆哮而过。 ” 大家听了都不说话, 各自 想象着那再无可能见到的震撼场景。二眼尖的人突然叫了起来: 火车!火 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 果然, 一列绿皮火车正在对岸的峭壁中前 行。轨道几乎全是在隧道里, 隐蔽在大 渡河上方, 相隔数百米才有一小段露出 山体。既看不见车头, 也看不见车尾, 只看得见绿色

15、的车厢在某一段裸露的轨道上一节一节飞速往前移动。待到 最后一节车厢嗖地一过, 火车便彻底在 山里消失了踪影。 这时有人说了一句: 这是成昆线。 原来这就是成昆线!这条世界上 最壮丽的山地铁路竟然近在对岸!随 之而来的便是感慨, 此刻身处在千仞峡 谷底部, 才能切身体会到在这飞鸟难息 的崖壁上凿出一条铁路的难度。相比 于自然力,人力渺小单薄,却总能一 次又一次地驯服自然。站在这样的人 类奇迹前,谁能够不为之动容。上世 纪80年代初,联合国授予成昆线“联 合国特别奖” , 成昆线作为二十世纪人 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与苏联人 造卫星、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留名史 册。 成昆线, 沉甸甸的三个字

16、。沉重的 不仅仅是它的价值, 还有我们受不起的 奉献牺牲。建国后国家组建铁道兵部 队, 名义上是参军, 实际是分散到全国 各地为铁路修建挥洒青春汗水。成昆 线修建时, 最多有 35 万铁道兵奋战在 崇山峻岭之中, 其中2000 名战士献出 年轻生命, 长眠于成昆线两侧。 何其悲壮!成昆线的建成, 可谓一 寸枕木一寸血。铁道兵, 是一个特殊年 代的伟大群体, 现在看来, 他们既是国 家创业的中流砥柱, 更是人类征服自 然, 壮大自身发展的中流砥柱。在金口 河县城外, 成昆线的关村坝火车站上, 建有一个大规模的铁道兵博物馆, 是对 这群人类先锋者的纪念。金口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 祖国, 我听到了你澎湃的心跳!七十年岁月打 磨, 祖国已日趋繁荣; 七十年风雨兼程, 祖国正 迈向昌盛。 当抗战老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 我仿佛 看到他们眼前浮现着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 也听 到他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喊:“战友们, 我们代表 你们来接受祖国检阅!饱受磨难的祖国正日益 走向强大, 你们的英灵可以安息! ” 当一个个人民子弟兵方队迈着整齐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