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3649737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7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医学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颤仪的使用及管理概念n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 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 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 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 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电除颤原理图n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律的 方法,n称为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术。起搏和除颤都是利用外源性的电流来 治疗心律失常的,两者均为近代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心脏起搏 与心脏除颤复律的区别是:后者电击复律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 瞬时高能脉冲,一般持续时间是410ms,电能在40400J(焦 耳)内。用

2、于心脏电击除颤的设备称为除颤器,它能完成电击复 律,即除颤。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 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 力障碍。尤其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时,由于心室无整体收缩能力 ,心脏射血和血液循环终止,如不及时抢救,常造成患者因脑部 缺氧时间过长而死亡。如采用除颤器,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 心脏,能消除某些心律紊乱,可使心律恢复正常,从而使上述心 脏疾病患者得到抢救和治疗 n一般心脏除颤器多数采用RLC阻尼放电的方法。n电压变换器是将直流低压变换成脉冲高压,经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使电容获得一定的储能。除颤治疗时,控制高压继电器K动作,使充电

3、电路被切断,由储能电容C、电感L及人体(负荷)串联接通,使之构成RLC(R为人体电阻、导线本身电阻、人体与电极的接触电阻三者之和)串联谐振衰减振荡电路,即为阻尼振荡放电电路。n实验和临床都证明这种 RLC放电的双向尖峰电流除颤效果较好,并且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如前所述,放电时间一般为 410ms,可以适当选取L、C实现。电感L应采用开路铁芯线圈,以防止放电时因大电流引起铁芯饱和造成电感值下降,而使输出波形改变。另外,除颤中存在高电压,对操作者和病人都有意外电击危险,因此必须防止错误操作和采取各种防护电路n心脏除颤器除了应有上述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以外,还应有监视装 置,以便及时检查除颤的进行和除颤

4、效果。监视装置有两种:一种 是心电示波器,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除颤器的输出波形,从而进 行监视;另一种是如心电图机一样的自动记录仪,把除颤器的输出 波形以及心电图自动描记在记录纸上,达到监视目的。当然,有的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装置,既可以在荧光屏上观察波形,又可以把波 形自动描记下来。n有的心脏急救装置由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以及监视仪、自动记 录仪一起组合而成,是心脏急救的良好仪器。n 选择n除颤器释放的能量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 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n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除颤波形 。不同的波形对 能量的需求有所不

5、同,单相波形电除颤:临床上首次即除颤能量选择为360J。n自动体外除颤n由于医院使用的除颤设备难以满足现场急救的要求,80年代后期出现的AED 为早期除颤提供了有利条件,AED使复苏成功率提高了23倍,对可能发生室 颤危险的危重病人实行AED的监测,有助于及早除颤复律。n公众启动除颤n“公众启动除颤”(PAD)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即使是远离EMS急救系统的场所,也 能在数分钟内对心脏停搏病人进行除颤。PAD要求受过训练的急救人员(包 括警察、消防员等),在5分钟内使用就近预先准备的AED仪对心脏停搏病人 实施电击除颤。实施PAD的初步实践表明,心脏停搏院前急救生存率明显提 高(49%)。n自动体

6、外除颤仪主要分为全自动和电击咨询系统除颤仪。 后者指的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自动启动后,通过体表心电图模 式能够自动识别心脏节律,从而向操作者发出是否实施除颤 的指令。虽然许多电击咨询除颤仪可以不通过操作者直接 启动内部电容器,但是如果操作者否定实施除颤电击的决定, 自动体外除颤仪将无法启动,电击咨询除颤仪对于患者和操 作者都是十分安全的,因为最终是否进行除颤的决定权掌握 在操作者手中,由操作者按下“SHOCK”按钮,即可行电除颤。 而全自动体外除颤不需要按“SHOCK”按钮。AED只适用于无 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的患者。对于无循环体征的患 者,无论是室上速、室速还是室颤都有除颤指征。效果评价n

7、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钟心电图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一般为5秒钟,临床比较易于监测。第1次电除颤后,在给予药物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前,监测心律5秒钟,可对除颤效果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监测电击后第1分钟内的心律还可提供其他信息,如是否恢复规则的心律,包括室上性节律和室性自主节律,以及是否为再灌注心律等n“除颤指征”n如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病人的循环体征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1分钟的CPR,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组3次的电除颤(注:如1次除颤成功,不必再作第2次),然后再行1分钟的CPR,并

8、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直至仪器出现“无除颤指征”信息或实施高级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1组3次除颤过程中检查循环情况,因为这会影响仪器的分析和电击,快速连续电击可部分降低胸部阻抗,提高除颤效果。n“无除颤指征”n无循环体征:AED仪提示“无除颤指征”信息,检查病人的循环 体征,如循环未恢复,继续行CPR,3个“无除颤指征”信息提示 成功除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钟的CPR后,需再次 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时,停止CPR。n循环体征恢复:如果病人循环体征恢复,检查病人呼吸,如无 自主呼吸,即给予人工通气,1012次/分;若有呼吸,将病人置 于复苏体位,除颤器应仍连接在病人身体上,如再出现室颤, 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再行电除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