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9370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社会地位与大学生就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 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1 郑 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生)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发现,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衡量的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求职行为和工作落实情况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可见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更是其处在一定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家庭所做出的集体决策;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社会资本之所以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是源于中国社会重视“关系”的文化传统,而另一方面,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性也给了社

2、会资本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资本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社会资本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目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学术界把目光投向了影响大学 生就业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包括毕业生个体特征、 用人单位需求、 国家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等等, 但更多的成果仍是停留在表面特征的 讨论,似乎并不能全面地解释长期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因此,有必要结合中 国的传统和实际, 从更深层次上研究这一社会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 本文试图借助社会资本 的概念, 揭示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

3、过程中, 对其意愿和行为乃至最终就业 结果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1社会资本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兴起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它继人力资本之后又一次延伸了 “资本”的概念,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视。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是个人和团体有意识投资的产物。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提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

4、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美国政治学家普特南(Putnam)把社会资本的概念从微观推向宏观研究领域,他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特征,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 ” 近年来, 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已经从社会学领域扩展到经济学、 政治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领1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教授主持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域。 在经济学意义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创新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日裔美国学者福山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成员间的信任程度并以此来阐释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影响。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主要把社会资本界定经济

5、学领域中的“微观”和“个人”的层次上,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个人通过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而获得的资源,对这些网络关系的投资可以带来预期的收益。 在人们从事一些有目的明确的活动时, 他们可以从社会网络关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达到目的。 2社会资本与就业社会资本与就业 美国的波茨教授(Portes,1998)指出,现有文献的评论可以把社会资本的功能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功能主要关注社会规则的执行, 第二功能关注家庭对子女的支持及内部的相互支持,第三种形式则较多的“被用来解释就业、职业选择等” 。劳动就业是社会资本理论应用较早的一个领域,美国学者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19

6、95)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 此后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欧美等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 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还是会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 通过这些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克服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流动的障碍, 从而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扩展信息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提供可靠的经济后援,降低失业风险; (3)减少工作搜寻成本,有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本文同样是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问题, 但研究对象是在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的大学毕业生。 这一研究需要不仅是源于理论的拓展

7、, 更有现实数据的启示。 诸多社会调查和研究工作引起我们对大学生就业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的关注。 近日,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的 2000 位公众的问卷调查中提出社会关系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壁垒。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而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于 2002 年对全国 14 个省市 5990 个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也是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显示,在工作落实的重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二位。当然,也有数据表明人情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大学

8、生就业的影响在降低,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在今年 6 月上旬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中提出社会关系因素在影响就业的 17 类因素中排在了第九位。 以上调查中所说的“社会关系”不完全等同但属于我们所定义的社会资本,只要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上述作用的“关系资源”就说明社会资本在起作用。虽然调查结果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对现实结果, 社会资本仍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3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及衡量方法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及衡量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的优先地位,个人对家庭、群体利益的服从,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

9、要的作用。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家庭及其关系网络是它的载体。这样,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社会资本的核心是家庭, 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可继承性。同时,社会资本具有层次性,在家庭的范畴内就表现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等级之分,控制的“关系资源”不同,因而拥有不同存量和不同广度的社会资本。 对于大学生而言, 在走出校园之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大学毕业生所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本的多少。 因而本文把对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的衡量转化为对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度, 考察毕业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就业的种种关联。 家庭社

10、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 SES)的概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用以衡量个体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它主要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几个关键性指标。 不同的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的指标,有单独以其中一种来度量,也有综合几种一起研究的。英国学者 Veenstra(2000)以家户收入和父亲受教育水平作为 SES 指标,考察社会资本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英国心理学家 Piko 和 Kevin (2001) 在研究匈牙利年轻人心理问题时用父母的职业和教育水平作为 SES指标来衡量;新西兰学者 Elley 和 Irving(

11、1972,1985)最初把职业划分为六个分数等级作为社会经济指数(Socioeconomic Index) ,后来又加入教育水平和收入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性 SES指数来考察家庭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但是我们不可能直接套用国外的指数, 而目前国内也没有公认的科学合理的综合指数,因此本文分别将这五项指标先后进入研究模型,以参考各类结果做出最后结论。 目前,从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直接讨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文献为数不多,实证性研究更为少见。 国外学者更多的是讨论家庭背景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 英国学者 Albert 和 Wayne(1979)在研究中首先提出以父母所处的职业、行业和学历来判断的

12、父母的能力将对年轻人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模型, 但后来的经验数据结果是不显著的, 因而无法证明先前的假设;美国学者 Sabrina.(1999)研究了父母对学生的经济资助如何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 实证结果发现父母所给予的经济资助数量对学生参加工作产生一种反面的作用。 国内学者徐晓军(2002)结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并对两类资本在不同学历层次上对就业的贡献率的变化做出了理论的阐释。 下面,本文将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和数据 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处理变量间的线性依存关系要利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回归分析, 而

13、一般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用来分析连续性因变量和一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由于本文涉及到的大多数因变量是分类变量,包括两分类和多分类因变量,比如,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与否,是否愿意去西部工作,偏好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等等;而多分类因变量又分为多分类无序因变量和多分类有序因变量,比如搜寻工作的努力程度有不努力、一般和很努力三个等级,即为有序的因变量,因此需要使用分类变量回归模型。 分类回归模型的目的是决定具有给定特征的个体做这种而不是那种选择的概率。 本文根据分类因变量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了三种分类回归模型:二分变量对数比回归模型(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简称 B

14、LR)、多分类对数比回归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简称 MLR)和定序对数比回归模型(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简称 OLR) 。这三种分类回归模型都是对数比率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取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对数比率的变化量,若将之转换为指数,就可得到比率的变化量。所谓对数比率就是在方程的左边对做出不同选择的概率的比值取自然对数, 在经济计量学上的意义在于使不对称的比率成为对称函数以有利于进行线性回归; 在统计学上, 不同分类回归模型中包含不同的对数比率,使得其回归系数也具有不

15、同的含义。 BLR 模型应用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情况,即研究是与否的概率之比。如考察父亲职业对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影响, 若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父亲的职业层次每提高一个等级该学生就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MLR 模型是 BLR 的扩展,对多分类无序因变量采用基准类比的方法,即选出基准类,然后将它的发生概率与其它各类情况的发生概率对比, 得到一组对数比率方程。 其回归系数表示与基准类的概率相比,某一类情况发生概率的变化量。如果得到负值,则说明与这一类概率相比,基准类情况发生的概率更大。 OLR 模型是对数累进比率的回归模型,这种模型实际上是依次将多分类有序因变量划分为两个等级, 得到关于不同分界点的

16、概率比值的一组方程。 若得到正的回归系数就是指自变量每改变一个单位,因变量将提高一个及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本文也使用了一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inear Regression,简称 LR)来分析部分连续性因变量(比如期望月薪水平)的影响因素。 2样本数据和变量样本数据和变量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于 2002 年的问卷调查,该调查涉及全国 14 个省市的 34 所高校,调查对象为2002 年本专科毕业生,共获得有效问卷 5990 个。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存在地区性差异,而相对于其它省市,生源地为北京的数据较为齐全,且城乡收入差异较小(中国统计年鉴 2001) 。因此,本文仅对北京生源的样本进行分析,根据研究需要,选取相关数据,共获得有效样本 375 个。 变量设置分为两大类:描述毕业生社会资本因素的自变量和描述就业问题的因变量,见表 1。 表表 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变 量 变量定义 赋 值说 明 比 例均 值 标准差自变量自变量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