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田上规模家门口赚大钱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90604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田上规模家门口赚大钱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田上规模家门口赚大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田上规模家门口赚大钱(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 9月 23日星期一第 273期XIANGZHEN ZHOUKAN一周知识点周刊本版编辑郑雪蕾联系电话(010) 66557884稿件在线交流QQ群 203335207在线投稿 http:/百村纪行 BAICUNJIXING读报用报 DUBAOYONGBAO 李相宏花朳村二组位于陕西省汉阴县 城郊, 地处月河川道, 地势平坦、 土质 肥沃、 水源充足。笔者曾因防汛检 查路过花朳村二组, 当时那里大片 平整的良田, 庄稼却长得一般, 间或 还夹杂着几块荒芜的水田。田间小 路被杂草覆盖, 难以辨认。而如今 的花朳村二组, 却因实施土地流转 呈现另一番景致。以前的荒地已被 一 排 排 整

2、齐 的 白 色 塑 料 大 棚 取代, 一条四五米宽的砂石机耕路直通田 间。大棚里, 工人们忍受着湿热辛苦 地工作着。土地流转双受益8 月中旬, 暑气逼人。城关镇花 朳村二组机耕路旁的西瓜大棚, 一群 人围着刚摘下的小西瓜, 边撩起衣襟 扇着风, 边发出赞叹声。据大棚棚主 韦国利介绍, 今年年初, 他还在为新 大棚选址发愁, 当时, 花朳村党支部 书记胡学义找到他, 表示他们村可以 负责协调用地。他来村里看了看, 觉得设施和条件都不错, 就相中了这个 地方。 在该村组干部的大力协助和支 持下, 他很快与当地村民达成了用地 协议, 共租用了 80 亩地, 全部弄成了 竹架大棚, 栽种了小西瓜。这

3、种小西 瓜皮薄个不大, 但甜、 绵、 沙、 爽, 深受 消费者喜爱, 每斤能卖到 2.5 元, 批发 价最低也在 1.7元以上。这 80亩大棚 每年可种两茬, 每茬采收期为一个半 月, 每 4 到 5 天采收一轮, 每轮可摘 2 万多斤, 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 我 们 村 土 质 好 , 光 照 充 足 , 但 由于 打工潮 的冲击和受 种地不 划算 的现实影响, 一些人逐渐撂荒 了自己的承包田, 有的在耕种, 也没 有以前那么上心。 ” 二组组长胡洪山 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年初, 得知老 韦要为大棚选址的消息后, 二组和 村两委商议后决定, 把他请到村里 来。于是, 二组干部和村两委一同 到

4、农户家做工作、 算对比账, 最终 70 多户村民同意将自己的承包田流转 出去, 租给老韦种西瓜。按照合同 规定, 每年每亩地租金为 1000 元, 且 租金随行情逐年递增; 使用工人时, 优先聘请本村组劳动力, 这样可以 让农户一边收租金一边在家门口打 工挣钱。今年, 老韦的大棚每天用 工 5 人, 拉瓜、 运送化肥等运输也都 是雇请村里的运输户。“当初, 一些 群众有顾虑, 不愿把地租给老韦, 现在大家主动要求把地流转出去。 ” 胡 洪山笑着说。 “老韦自己赚了钱, 也没忘了我 们这些 打工仔 。我年龄大了, 出外 打工没人要, 只能在家门口揽点零 活。城里打工一天赚 80元, 可老韦给 我

5、 90 元, 在忙季尤其是摘瓜时期, 每 天 120 元。我的两亩地, 都流转给他 了, 一年下来收租金 2000元。再加上 我在这里打工赚钱, 可比我自己种田 要划算多了。 ” 听到胡洪山的介绍, 在 一旁弯腰摘瓜的胡洪清也跟笔者聊 了起来。 “土地流转, 我们都支持。我以 前的承包地转给别人种, 每年只象征 性地收一点转包费, 甚至不收钱, 就 是不想让田荒着。村里组织把土地 流转了, 一盘棋都活了, 棚主赚了钱, 我也省去了种地的辛苦, 还能拿到租金。我现在给他拉货, 赚运输费, 大 家都得到了实惠。 ” 坐在驾驶室中正 等着装瓜的大卡车司机沈兰辉高兴 地说。完善硬件显实力“近几年来,

6、我们多方争取项目, 积极开展 水 、 渠 、 路 等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不 断 提 高 基 础 条 件 , 提 升 竞 争 力, 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资农业 产业。我村实施土地流转, 提高了 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让村民坐 在家里可以收租金, 不用出村就能 打工赚钱, 这样可以逐步提高群众收 入和生活水平。 ” 村党支部书记胡学 义在旁边补充。 据了解, 近年来, 花朳村共从上 级争取到各类项目 13个, 资金 3000多万 元 , 共 修 建 河 堤 1231 米 、 U 形 渠 4325 米、 砂石机耕路 1245 米、 泵房 2 处,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600亩, 保证了 该

7、村土地水源充足, 灌排方便畅通, 机耕作业通畅。 由于基础硬件设施完善, 村里在 引资方面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老韦只 到现场看了一眼, 便相中了村里的 地, 很快同意了村组的要求并签订了 协议。 “这季稻谷收获后, 我们将满足 部分群 众 要 求 流 转 土 地 的 心 愿 , 准 备再向外推荐、 引进一些大棚西瓜 和大棚草莓, 甚至一些花卉产业, 将 土 地 流 转 规 模 再 扩 大 300 亩 到 400 亩, 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这场实惠 交易 中。 ” 看着远处正在收获稻谷 的人们, 胡书记心中充满了美好的 憧憬。 马世超 付尚伟穿行在济宁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设项目区, 喜见沃野平畴上

8、, 田成方, 地成块, 路相通, 渠相连。一块块屹立 于田间地头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 目标志牌, 醒目而壮观; 一片片平平整 整、 方方正正的庄稼田里, 透显着丰收 的希望。整合资源 “抱团建设” , 探索 “以补代投、 以补促建”“俺们这里以前是洼地, 排灌设施 不好。天旱了, 只能到河里抽水浇地; 下雨了, 地里大量积水都排不出来。 再加上道路不好, 雨天泥泞不堪, 难以 出行, 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现在好 了, 水泥路修到了田边, 百里长渠围着 田转, 旱能浇、 涝能排, 彻底解决了俺 们种田遭遇的难题。一年能节省灌溉 费、 运输费几千元。明年, 我要把种植 面积再扩大。 ” 山东省济

9、宁市汶上县苑 庄镇辛庄村种粮大户辛培亮掩饰不住 内心的激动, 滔滔不绝地聊起了高标 准基本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 济宁是一个传统农业占优势的地 区, 做好农业文章、 提高农田产量和质 量, 是当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于是, 济 宁市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视作赢得 农业发展的机遇, 要求各级国土资源 管理部门积极争取在当地政府统一领 导下,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 共同推 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据了 解, 通过建立 “政府主导、 农村经济组 织和农民为主体、 国土搭台、 部门参与、 统筹规划、 整合资金” 的工作机制,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资金投入以及相 应的制度保障都有所加强, 着力推进 了高标准

10、基本农田建设。 大规模建设, 资金始终是一道绕 不开的坎, 多渠道筹措资金成为解决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困难的一大 法宝。以济宁市金乡县为例, 2012 年 在县财政在资金不宽裕的状况下, 整 合各项资金, 先后拿出 500多万元, 全 面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同时, 建立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由政府 牵头整合部门资金, 变部门 “单打独 斗” 为整合资源的 “抱团建设” , 让有限 的资金集中发挥合力效应, 实现 “各炒 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 的良好效应。 这仅仅是济宁市统筹资金建良田的一 个缩影。该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统筹安排农村土地整治、 农田水利建 设、 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涉

11、农资金, 建立 集中投入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共 同实现建设任务和目标。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济宁市努 力做好认一批、 建一批、 验一批、 安排 一批的 “四个一” 文章。首先, 摸清全 市现有基本农田状况的家底, 对那些 符合高标准基本农田规范要求的, 可 以把集中连片的地块整合成项目, 直 接确认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对那些稍 加改造就可以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规 范要求的, 本着 “缺什么、 补什么” 的原 则, 抓紧完善一批; 对目前正在建设的 国家、 省、 市投资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项目, 力争年内验收一批, 作为计划任 务。此外, 根据相关资金剩余情况, 本 着 “以补代投、 以

12、补促建” 的方针, 会同 财政部门抓紧安排新建一批。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 用 好镇级责任考评指挥棒“在 建 设 高 标 准 基 本 农 田 过 程 中, 我们的任务是协调, 挨家挨户地 跑, 十趟八趟地跑。协调好了, 服务 到位了, 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 济宁市 鱼台县王鲁镇工作小组的一位乡镇 干部这样说。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刚开始 实施时, 很多群众不愿意在自家的地 上搞, 担心耽误农种、 伤了地, 不赞成 新修沟渠, 也怕自己的耕地在项目建 设过程中被占用。一些废弃的田间 路, 群众也不同意复耕, 项目不能如期 推进。考虑到这些现实难题, 济宁市 在每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开展

13、过程中, 都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 组, 将每一个标段的责任明确到个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及时化解项目推 进中的困难。从规划到运作, 项目任 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尊重群众意见, 施 工方尽量在不突破规划的前提下, 依 照群众意见进行调整, 保证了项目实 施的合理性。梁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 门的工作人员冒着酷暑, 对拟建设高 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涉及的村进行了走 访, 到农户家中征求群众意见, 与镇村 干部进行座谈。 济宁市要求在各项目开展前以科 学规划为根本。全市各项目开展都聘 请了专业人士, 到每一个项目区实地 踏勘考察, 并邀请群众详细介绍水利、 地质、 构造等情况, 确定沟渠整修在哪 个地方,

14、 泵站放在哪个地方最有利, 力 争让前期的规划设计更加合理。综合各方意见后拿出综合整治田、 水、 路、 林、 村的总体规划和改造计划, 组织专 家把关、 社会评审, 将每个项目打造成 社会工程。 在项目具体操作中, 充分发挥考 评指挥棒作用, 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设纳入镇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层层签订责任状, 逐级逐项进行严格 考核。为了做好质量监测和绩效评 价, 更是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年 度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 标考核内容, 并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 优罚劣。此外, 注重后期管护, 明确管 护主体, 落实管护责任, 对已建成和新 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及时划界、 设 立标志、 实

15、施永久保护。 据统计, 济宁市累计投入 3.93 亿 元, 建成 93 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达 到了实施一个项目、 改变一片生态、 带 动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其中, 兖州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 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 定期调度、 定期 通报, 目前已经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近 10 万亩。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设后, 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农田道路 不畅、 灌溉不及时、 排水无处排等问 题, 还形成了田成方、 林成网、 路相连、 渠贯通、 旱能浇、 涝能排、 高产高效的 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 王轩玲“我能成为兴农农机合作社理事 长、全国种粮大户 , 还走进了央视 粮安天下 栏目录制现

16、场, 离不开冷 集镇党委、 政府和冷集镇国土资源所 的关心、 帮助。能通过土地流转, 把那 些撂荒的地种上粮食, 我心里很满 足。 ” 8 月 19 日, 笔者在田间见到陈秀 国, 他诚恳地说。 今年 44岁的陈秀国, 是湖北省谷 城县冷集镇上集村一位庄稼汉子。 2005 年, 得知国家对购买农业机械实 行补贴, 他在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下, 凑齐了 4.2万元, 在冷集镇率先买下了 1 台福田拖拉机。当年, 他用这台机 械为农户开展耕地服务, 净赚 2 万多 元。初尝机械种田甜头的陈秀国, 看 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 大, 致富的劲头更足了。2008 年, 他 贷款 30 万元, 购买了 2 台插秧机、 1 台 收割机, 并联合其他 12 家农机户, 成 立全县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兴农农 机合作社, 为农民提供机耕、 机收、 机 械插秧等农田作业。2012 年至今, 合 作社实现收入 200 多万元, 社员户均 增收 10多万元。 2008 年春, 一个偶然的机会, 陈 秀国在浏览各大农业网站时, 一则关 于土地流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