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78244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科技与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儿园教学之再思(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0 期 39 39 當科技與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兒園教學之再思當科技與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兒園教學之再思 林葙葙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幼兒保育科專任講師 摘摘 要要 幼兒在學前階段是否適合使用電腦科技?是否應將科技納入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中,又當以何種形式將科技納入幼兒園?各界對此議題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在幼教實務上也呈現出不同的觀點與做法:有些幼兒園以新穎的科技設備吸引家長,也有幼兒園因教學理念的因素,在幼兒園提供較少的科技使用機會;有些幼兒園採取集中式電腦分科教學,也有些幼兒園將電腦置於各班教室,將科技融入課程與教學中,採取統整式教學。目前在台灣,科技融入

2、教學在各級學校被大力倡導。然而,許多人卻擔心幼兒時期過度科技化的現象。我們似乎得停下腳步,再度思考幼兒階段科技使用之合宜性! 本研究採質性取向的個案研究法,以一所位於桃園縣採用主題教學的私立幼兒園為研究對象,透過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文件分析、和參與觀察等方式,分別於 2006年與 2011 年兩度進入幼教現場,進行資料之蒐集與分析。研究的目的在探究個案幼兒園科技融入教學之理念與作法。研究發現:個案幼兒園的主管與教師對科技所抱持的態度,尤其是主管人員的態度,是影響科技使用之重要因素。個案幼兒園的老師傾向以統整而非分科的方式,將科技融入日常的教學。研究中列舉了一些個案幼兒園科技融入教學實例,可供幼

3、教老師參考。 關鍵詞關鍵詞:科技融入教學、幼兒園、主題教學、繪本 40 當科技與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兒園教學現況再思 40 壹、壹、 緒緒 論論 在現代幼兒的生活中,充滿了許多接觸科技的經驗,從數位玩具、手機、電腦、到數位相機,無不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科技的進展,許多國家的政府大力倡導將科技融入學校的教學,以期能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習成效。2002 年美國推動的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NCLBAct)鼓勵學校老師將科技融入教學(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 2007; Ntuli Plowman, McPake Parette

4、, Quesenberry, Wang, Kinzie, McGuire, Pan, 2010)。 依據國內幼教學者的研究,採電腦教室教學模式者,較著重以教師為中心、才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0 期 41 41 藝導向的分科教學,較無統整教學的概念,也較不能呈現符合幼兒發展的科技融入教學實務;而採用電腦角教學者通常較支持統整性課程,重視電腦活動與主題教學的結合(邱淑惠、莊孟珊,2004;賴月偵、邱淑惠,2007)。因而激起研究者針對採主題教學模式且設有電腦角之幼兒園進行研究之動機,希望透過深入的質性探究,了解個案如何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雖然國內已有數篇關於幼兒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

5、究,不過,較局限於以國小附設之公立幼稚園為探究對象(方顥璇,2004;方顥璇、廖衾儀,2005;珀華、王宜、崔峨嵋,2005;黃惠雯、邱淑惠,2009),鮮少以私立幼兒園為個案研究之對象。然而,公私立幼兒園之教學資源和教學決策,與私立幼兒園不盡相同,其教學情境是否能適用於一般私立幼兒園,實待商榷。因此,激起研究者持續以私立幼兒園為研究對象之動機。希望能藉此研究,歸納出統整性的科技融入教學範例,提供給有興趣之幼兒園教師及主管,作為實施科技融入教學之參考。 貳、貳、 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目的與問題 為瞭解台灣幼兒園教師運用科技於教學之現況,特選擇一所採用學習區及主題教學之幼兒園進行研究,目的在探討一

6、所採用主題教學的台灣幼兒園其科技融入教學之理念與作法。透過對此幼兒園的個案研究,希望能檢視幼兒園的教師對運用科技所秉持的態度,以及他們如何以適合幼兒發展的方式將科技運用於主題教學中? 此研究待答的問題有: (一)個案幼兒園之教師如何將科技運用於主題教學中? (二) 個案幼兒園之教師對科技融入教學的態度為何?對幼兒使用電腦的態度為何? 参、参、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一般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是指教師將資訊科技運用並整合於課程的一種教學方式,使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與學工具,並將其運用於日常教學活動中,以增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王全世,20

7、00;崔夢萍,2001;珀華、王宜、崔峨嵋,2005)。 對於幼兒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看法,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 ,1996)在 科技與幼兒3 至 8 歲42 當科技與人文相遇:科技融入幼兒園教學現況再思 42 的立場聲明中指出,電腦應該被整合於幼教實務中,並提出五種科技整合於幼兒教育的方式,作為幼教學者應用資訊科技之方針:1.電腦應設於教室中而非孤立於電腦教室;2.應將科技整合到日常教學活動中;3.選擇適合的幼教軟體以豐富課程內容;4.將科技整合於各課程領域中;5

8、.運用科技延伸課程。 NAEYC 與 Fred Rogers Center FRC (2012)對前述科技與幼兒之立場聲明作了修訂,並發表了有關以科技與互動媒體為工具之 0 至 8 歲幼教課程之聯合聲明,再度強調科技應整合於日常實務中,聲明中指出:當科技與媒體融入環境、課程及日常作息時,便能提升幼兒教保實務的品質。.孩子或教育者的焦點是在活動或探索本身,而非在科技或媒體的使用( p. 8)。聲明也指出:科技與媒體應被適度的使用,融入教室的經驗中,不應取代基本的活動、經驗、和教材(pp. 6-7)。綜言之,科技應該以整合的方式,融入幼兒的學習活動,應以幼兒的發展與學習為焦點,而非為了科技而科技,

9、也不應取代幼兒基本的活動。 二、幼兒使用電腦的爭議二、幼兒使用電腦的爭議 對於幼兒使用電腦是否適當、資訊科技是否應運用於學前教育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從國內的研究,可看出幼教現場看法的分歧,研究發現:教師對幼兒數位媒體教學應用的態度比園長主任的態度較為積極 (邱方晞 、 陳儒晰 、 邱錦昌 ,2008a,2008b) 。另外的研究則發現:相較於採電腦角(n=11)與採電腦教室(n=51)之管理者,幼兒園內沒有採用電腦教學之管理者(n=37)較不認同幼兒有使用電腦的必要,他們擔心電腦對幼兒人際互動及生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賴月偵、邱淑惠,2007)。方郁琳(2001)則整理了以美國為主的學者的論點,

10、指出爭議的焦點多半認為電腦會阻礙幼兒視力、肢體、感官、社會互動等各方面發展的影響。 美國的兒童聯盟(Alliance for Childhood)在傻瓜的黃金一文中,呼籲大家要立刻暫停在幼兒階段使用科技(除了特殊的幼兒),應重新重視基本的幼兒健康層面,重視遊戲、閱讀、以及具體操作的經驗(Cordes, Miller (eds), 2000)。美國小兒科學會也提醒家長不要讓 2 歲以下的嬰幼兒太早接觸螢幕,並且要限制年紀稍大的幼兒的螢幕使用時間,太早或過度的接觸螢幕,會導致近視、肥胖、暴力、社會互動等問題(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0)。 有些研究者則

11、擔心孩子玩電腦遊戲,會使他們成為被動的接收者,不但減少了社會互動,也剝奪了他們主動建構的經驗(Kalas, 2010)。Laura 和 Chapman(2009)兩位學者認為學生與老師建立安全依附關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他們強調目前透過機器來溝通的社會,已使得人格解構(depersonalization),他們呼籲應該修正不平衡的高科技經驗,重新找回失落的人性(humanity)。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0 期 43 43 Haugland 和 Wright(1997)兩位學者曾將一般人認為電腦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逐一檢視反駁。他們認為:只要老師引導得當,選擇適合幼兒的

12、軟體,並輔以具體的操作活動,電腦不會取代教室內其他活動,電腦活動也不會對幼兒太抽象、減少幼兒的創造力和自信心,電腦也不會造成社會的疏離,反而在教室的情境中,電腦角是可增進社會互動的地方。 另一方面,有研究者則認為應在幼兒階段培養豐富的科技素養,電腦科技應整合於其他活動中,這並不意味著要取代幼兒大肌肉與肢體的活動,他們其他的室內或戶外活動,也不可因此而被犧牲(New Zealand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 Kalas, 2010)。研究顯示: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簡

13、稱 ICT)不但能培養幼兒的語文能力、創造力、數學思考的能力,也能增進他們與他人溝通合作的經驗(Kalas, 2010)、解決問題、運用資源、和後設認知的能力(Wang, Kinzie, McGuire, Pan, 2010)。 不過,研究指出,電腦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雖有所助益,但許多幼教老師並不知道如何將科技適當地融入課程中,只著重在訓練幼兒如何使用電腦設備(如滑鼠、鍵盤、的操作),採用重覆練習不適合幼兒發展階段的軟體(Ntuli Bredekamp Copple Kalas, 2010),可提供給幼兒園教師作為選擇軟體與硬體的參考。 NAEYC 與 FRC(2012)在聲明中強調,將科技與

14、媒體融入幼兒教保實務時,需以 發展合宜實務(DAP)為方針,作為選擇和使用科技與媒體的依據;並指出只要使用合宜,科技和互動性的媒體是支持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有效工具。 綜而言之,科技若使用得當,對幼兒應有所裨益;然而,科技若使用不當,也有可能阻礙幼兒身心的發展。不過,許多幼教老師卻未能有效地運用科技,將其整合於教學實務中,因此,提供給幼教老師可依循的準則,以及符合 發展合宜的科技使用(DATU)實務,乃是當務之急。 肆肆、研究研究方法方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文件分析、和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研究者於 2006 年及 2011 年兩度進入幼教現場,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下

15、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程序、研究工具、研究的信效度分別加以說明: 一、研究對象一、研究對象 由於前述之研究動機,研究者欲從幼兒園教學實務中,探尋統整性的科技融入教學模式,因此,採取立意取樣的方式,在任教學校之實習合作園所中,特意選取了桃園縣一所採取主題教學模式且設有電腦角之幼兒園進行個案研究,以深入了解採行主題教學模式之幼兒園,其運用科技之教學實務。個案幼兒園主要採用學習區與主題教學,其主題課程乃由老師和幼兒一同發展,相當重視幼兒的想法。近兩年,幼兒園改以繪本為主題,強調深化閱讀和統整學習。 2001 年起,幼兒園內各班教室均設有電腦角,各班設置桌上型電腦一部且可上網。各班沒有裝設印表機,但是可

16、透過網路和辦公室的印表機連接,幼兒和老師都可依需求透過校內網路連線列印所需之文件。辦公室的電腦設備有印表機、掃瞄器、燒錄機、攝影機、及數位相機等設備,可供教師及行政人員共同使用。2006 至 2011 年間各班電腦持續汰換,在辦公室也增加了錄音筆、筆記型電腦、和多功能事務機可供使用。另外,在禮堂也增設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0 期 45 45 了單槍投影設備加上大螢幕,可供團體教學及大型活動之需。目前各班教室中的電腦,主要作為老師的教學工具。 研究者在2006 年進入大班天使班 (化名) 進行參與觀察 , 主要訪談的天使班戴老師 (化名) ,二專幼保科畢,訪談當時正在大學幼教學程進修,當時已有 9 年的幼教經驗。在2011年研究者主要訪談的教師為海馬班王老師(化名),大學非幼保相關科系畢業,學士後幼教學分班畢,具有6 年的幼教經驗。參與研究的人員包括幼兒園的主管及所有帶班老師,兩次各 18 人。兩次主要訪談的對象均包含負責人、園長、教學組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