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7436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差异改革中的 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 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郝大海 李路路本文以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的学术争论为出发点,进一步从理论上审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特别强调“区域差异改革”和“国家垄断部门”两种策略的影响。同时,作者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GSS2003)的资料(城镇部分) ,通过构建收入的区域差异模型,估计包括国家垄断部门在内的变量对个人收入的不同效用,全面刻画出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社会转型之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化趋势。关键词 区域差异 国家垄断 国家政治权威 收入分配作者郝大海, 1959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 10

2、0872) ;李路路, 195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2)。在社会学领域中,面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肇始于倪志伟(Victor Nee)“市场转型论”的学术争论,不仅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意义的认识,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在这场争论中,收入分配的变化始终处于争论的中心,并成为透视制度变迁过程的主要视角。本文希望在进一步审视争论各方不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制度转型过程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认识,并利用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GSS2003)的资料(城镇部分)加以检验。011Victor Nee , A Theory

3、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A 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4 , no.5 (Oct. 1989) , pp. 663681. Victor Nee , Social Inequalities in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A 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56 , no. 3 (June

4、1991) , pp. 267282. Victor Nee ,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 no. 4 (Jan. 1996) ,pp. 908949. Yang Cao and Victor Nee , Comment :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in the Market TransitionDebate.A merican J ourna

5、l of Sociology, vol. 105 , no. 4 (Jan. 2000) , pp. 11751188. 关于这场学术争论的具体介绍,可参见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 对1988年和1995年 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 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2003年度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GSS)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合作主 持的问卷调查项目,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 学系、所合作参与了部分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以第五次人口

6、普查数据为抽样框,在全国28个省、市、 自治区的城市、城镇范围内采用PPS与分层设计的抽样方法共抽取了5900位城镇居民,实际完成样本5894个。详细抽样设计及相关资料请访问: www. chinagss. org。一、有关市场转型的理论之争倪志伟“市场转型论”的核心观点认为,随着市场机制逐渐取代再分配机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分配机制,原来“干部”拥有的再分配权力将会被削弱,“干部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将会下降,而那些“直接生产者”将可能拥有更多的基于市场的权力,其社会经济地位因此会上升。而与收入相关的推论是:随着市场化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率上升,政治资本的收入回报率会下降。这一推论中蕴含着

7、这样一种理论认识,即任何收入分配制度都对应了一种权力关系,行政再分配权力和基于市场的权力分别有利于不同的地位体系,因而决定了不同的报酬机制和结构。对于“市场转型论”的理论观点,众多学者提出了异议。魏昂德(Andrew G. Walder)指出“再分配权力的减少”不是因向市场分配转变而引起的,它实际上是市场扩张的定义。向市场分配转变本身并不包含有关权力和收入分配的内在推论,也就是说,仅凭发生了市场转型这一事实,就推论说“干部”的权力和地位将在权力格局的变化中下降,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推导过程。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干部”完全可以挖掘新的权力来源,新的权力形式可能会使“干部”保持甚或扩大他们的利益

8、。罗纳塔斯(#kos Rna2Tas)基于对东欧改革现实的分析,提出了“权力变形假说”,指出“干部”在改革中仍具有优势地位,这种优势源于他们在再分配经济时期建立起的非正式网络关系。边燕杰和罗根(John R. Logan)通过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分析提出“权力维续假说”,指出由于市场机制是在原有制度框架内逐渐渗透和延伸出来的,政治制度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因此,应该给予政治制度和正在兴起的市场力量以同等重视。这种观点强调“干部”的优势地位源于政治制度的连续性,从而预测政治资本的收入回报率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不会降低。二、争论的延续与研究的深入随着争论的延续和研究的深入,对于相当多的研究者来说,中心问题已不

9、是国家政治权威是否在市场化过程中,包括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发挥作用。分析的重点逐渐转向国家政治权威对经济体制的型塑及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魏昂德在分析财政体制改革时指出,由于政治权威的延续性,中国开始进行的产权改革没有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那样推行私有化,而是主要澄清地方政府管理的财产的产权,实际上是111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kos Rna2Tas ,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Socia

10、lism ,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0 , no. 1 (July 1994) , pp. 4069.Andrew G.Walder ,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oward Testable Theories.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 no. 4 (Jan. 1996) , pp. 10601073. kos Rna2Tas ,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 Entreprene

11、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Socialism , pp. 4069.Yanjie Bian and John R. Logan ,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The Changing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 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1 (Oct. 1996) , pp. 739758.在政府等级体系内自上而下重新分配产权,目的在于使地方政府形成较硬的预算约

12、束,由此获得较高的激励。此种改革措施在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地方政府公司化”,政府官员本身成为市场中的积极行动者。谢宇和韩怡梅(Emily Hannum)的研究则指出,在研究中国经济改革时,“考虑区域异质性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差异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工业改革一直存在着一个区域维度” 。以往许多研究使用某个局部地区的经验材料对全国的情况做出推论,这种将中国视为一个同质体的做法,难免会由于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经验结果,进而形成不同的理论认识。倪志伟在他后续的研究中也指出,“再分配权力的削弱很可能在市场

13、较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而在市场不发达的地区,以再分配为基础的旧的分层秩序的连续性可能较强”,因此,需要将市场化在省和社区层次上的差异考虑进来。白威廉和麦宜生(William L. Parish and Ethan Michelson)在斯塔克(David Stark)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路径依赖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市场”假说,指出经济改革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实际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就各自收益不断讨价还价、妥协及平衡的路径依赖结果。经济改革进程蕴含着政治逻辑,在市场机制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政治市场” 。 “政治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不会损害国家和地方官员的权力地位,相反

14、还会增强这种地位。王天夫和王丰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改革以来中国快速增长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上,强调“集团性而非个体性特征是社会不公平的更重要和持续性的根源”,并指出各种集团利用计划经济的遗产优势,通过机会阻隔或寻租机制,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研究具体分析了地域、行业、所有制和工作单位等集团类别的计划经济属性,以及它们在改革实践中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指出高速增长的集团间分化和相对平均的集团内差异将导致收入分化的趋势得以持续。三、权力控制的转型:区域差异与国家垄断的观点以上有关制度转型的争论和深入研究,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制度转型的内在发生机制,揭示了包括制度比较优势、政治权威作用和路径依赖在内的不同转型机制。

15、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211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 Andrew G.Walder ,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Transitional Economy.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 no. 2 (Sept. 1995) , pp. 263301.Yu Xie and Emily Hannum , Regional Varia

16、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in Reform Era Urban China.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 no. 4 (Jan. 1996) , pp. 950992.Victor Nee ,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 pp.908949.David Stark , Path Dependence and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 in East Central Europe.East European Politicsand Societies, vol. 6 , no. 1 , 1992 , pp. 1754.William L. Parish and Ethan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