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68649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8年修订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2008 年修订版)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2准备天平、电子秤、2 分硬币、1 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 克、280

2、克、1 000 克、2 公斤、1 千克、2 斤、1 斤、10 克、50 克、4 吨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2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 1 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 1 克) ,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3称盐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 1 克。用手掂一掂 1 克的盐,说一说感受。4你知道 2 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 2 分的硬币重 1 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 1 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 2 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 100 克。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克、千克、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

4、千克”的概念。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千克”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教师随机作记录:30 千克、32 千克、40 千克、46 千克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 (板书:认识千克)二、探索新知(一)认识 1 千克(1)出示一袋 500

5、 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告诉学生 1 000 克就是 1 千克。教师板书:1 000 克1 千克千克用 kg 表示。1 kg1 000 g(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 1 千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 1 千克?(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 2 分硬币,另一只手拿 1 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结论: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二)操作活动,称物品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1)称出 1 千克盐、3 千克大米、

6、2 千克水果糖。 (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2)称 8 个苹果、3 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学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称?怎样称的?(三)克与千克的换算(1)这袋大米重 3 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说出:1 千克是 1 000 克,3 千克就是3 000 克。3 kg=3 000 g(板书)这 3 个萝卜重 2 000 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比较这两个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发现了什么?(3)老师的体重是 50 000 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50 000 克就

7、是 50 千克,全班最重的是 48 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三、课堂活动新课标第一网(1)对口令。(2)填一填。(3)分组活动,称一称。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 ,估计一下有多重。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小猪重 30 千克,小猫重 5 千克,大公鸡重 3千克,母鸡重 2 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 500 克。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 33 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千克。它们怎样坐船?克、千克、吨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 1 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

8、际应用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教学准备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2教师准备体重秤、1 桶水、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 2 吨、4 吨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 000 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 1 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板书:认识吨)二、建立概念1认识 1 吨(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 25 千克。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9、。说一说对 25千克的感受。(2)请 4 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这 4 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 千克重不重?(3)请 40 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这 40 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 000 千克重不重?(4)1 000 千克就是 1 吨。1 吨重不重?板书:1 吨1 000 千克。2算一算,加深对 1 吨的认识(1)出示重 20 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 1 吨?(3)出示重 50 千克的 1 袋米。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

10、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 ,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 1 吨?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启发学生举例:如大象约重 4 吨,大黄牛约重1 吨,家中上月用水约 5 吨教师举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从而进行环保教育。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结论: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三、认识进率1 吨1 000 千克。(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 2 000 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 4 吨。填一填:2 000 kg=()吨 4 吨=()kg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说出 1 000 千

11、克是 1 吨,2 000 千克就是 2 吨;1 吨是 1 000 千克,4 吨是 4 000 千克。吨与千克的进率是 1 000。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 3 个 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 3 个0。(2)判断。(3)解决问题。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怎样思考的?学生 2: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5 吨5 000 kg,5 000-2 000=3 000(kg)。总结: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堂练习六、课后延伸

12、(可用计算器)一个鸡蛋大约重 50 克,如果 1 个人 1 天吃 1个鸡蛋,多长时间能吃掉 1 吨鸡蛋?克、千克、吨的认识(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 图教学过程一、选择单位(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板书:克千克吨 gkg(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较轻较重很重(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1 个梨重 180() 。爸爸的体重是 67

13、() 。1 头河马大约重 1() 。1 本连环画约重 216() 。一辆大货车运白菜 3()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 50 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 250 克的牛奶、一个 55 千克的鸡蛋和一个200 吨的苹果。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只小狗足足有 20 克重。我背起 3 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 4 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单位换算1说一说: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克与千克、

14、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 1 000。板书:克 1 000 千克 1 000 吨2填一填(教科书第 6 页:第 7 题)4 000 g=()kg 9 kg=()g()g=7 kg 6 吨=()kg8 000 kg=()吨 ()kg=4 吨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请学生评讲,就 4 000 g=()kg,6 吨=()kg 这两题追问单位间的进率及思考过程。3在里填上、或25 kg25 g 999 g1 kg 5 吨5 000 kg4 800 kg48 吨 56 kg65 kg 7 kg7 000 g2 吨1 999 kg 5 000 g5 吨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三、解决问题(1)出示图及题目:有

15、5 000 克白糖,每 1 千克装 1 袋,可以装多少袋?(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同桌相互解决。(3)出示图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总结: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算单位,统一单位。(4)出示图及题目: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2 吨 3 000 千克 1 100 千克 1 吨 900 千克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 4 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四、数学小调查(1)到商店调查下面商品有多重。一把挂面、一包奶粉、一袋味精、一袋洗衣粉(2)查阅资料,调查下面的动物有多重。一

16、头牛、一头鲸、一只蜂鸟、一只鸵鸟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并自己交流。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6+6+6+6=()()=()3+3+3+3+3+3=()()=()45=4+()+()+()+()=()72=()+()=()学生填空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并总结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2.计算74= 23= 84= 52= 74=65=39=44=67=99=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来口算的。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单元主题图同学们看,在这样一个大森林里好热闹啊,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