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确诊控制巴金森氏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646657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及早确诊控制巴金森氏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及早确诊控制巴金森氏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及早确诊控制巴金森氏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及早确诊控制巴金森氏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金森氏症/ 感覺手不靈活 一年後四肢僵硬50 歲的鐘錶行老闆小張(化名),前陣子修理手錶、拴螺絲時,感覺手不太靈活,他不以為意,沒想到平衡感與身體協調力愈來愈差,不到一年,四肢僵硬、行動遲緩,就醫檢查罹患巴金森氏症。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說,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腦部黑質細胞凋亡,造成多巴胺系統逐漸失調,常見症狀包括行動遲緩、不靈活、四肢僵硬、手腳顫抖、駝背等。不是失智症 卻會導致失智 不過,巴金森氏症並非失智症,患者動作障礙、變慢,但智能未受影響,不會出現判斷力減低、問題一再重複、忘記現在何年何月、疑神疑鬼等症狀。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單定一說,病理發現,

2、巴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皆與腦部的神經細胞內涵物堆積有關,這些外觀如粉紅色圓球的堆積物,會造成神經逐漸退化。一開始,神經細胞內涵物影響嗅覺及神經腦幹,接著侵犯多巴胺功能,影響動作,最後影響整個大腦,嚴重時失智。40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合併失智症狀,但致病機轉不同。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任陸清松說,巴金森氏症目前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好發五、六十歲 年輕人也有可能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巴金森氏症好發於 50、60 歲,年紀愈大,罹病機率愈高。不過,年輕人亦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通常年輕患者發病,症狀較嚴重。透過服藥調整多巴胺濃度,可減緩巴金森氏病的症狀,

3、但用藥時間愈久,可能導致神經損傷,通常年輕患者初期會使用類多巴胺藥物,刺激多巴胺分泌,一旦效果不佳,才使用多巴胺藥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神經退化或血管退化,遺傳、部分感冒藥或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強效鎮靜劑、腦部病毒感染、情緒引起的動作障礙等因素,也會出現顫抖或四肢僵硬等類似巴金森氏症症狀。及早確診 控制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是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等,但夢遊、憂鬱、莫名腹脹、嚴重便秘、肢體不寧、夜間抽動症、嗅覺喪失等非動作症狀,也可能是早期神經退化徵兆,一旦合併動作遲緩,建議就醫檢查。 巴金森氏症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

4、主任陳柔賢說,早期巴金森氏症診斷不易,醫師多依賴臨床動作、症狀判斷,但典型症狀出現時,神經退化至一定程度,恐延誤用藥時機。早期發現 醫療團隊試驗 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初期,常出現視力差、難入眠、便秘、味覺或嗅覺異常、夢遊、夢魘等情形,目前健保給付單光子造影(TRODAT)檢查,透過影像可判斷是細胞自然老化,或神經缺損導致巴金森氏症。目前抽血或脊髓液、基因檢查,皆無法早期確診巴金森氏症。林口長庚神內系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翁意欣則指出,單光子造影的檢查時間較長,影像解析度不佳。林口長庚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閻紫宸表示,長庚團隊研發AV-133 造影劑,配合正子影像,可早期發

5、現中腦的黑質細胞是否凋亡,確診巴金森氏症,及早用藥,延緩細胞神經退化速度,不必等到動作遲緩症狀出現才治療。目前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10 名收案者的成效不錯。好好控制 能過正常生活長庚神經內科系主任陸清松說,巴金森氏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若能好好控制,7 年內仍可工作, 14 年能過正常生活。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提醒,造影劑如放射線藥物,輻射線劑量相當於做胸腔電腦斷層,但孕婦、幼童、嚴重心律不整及幽閉恐懼症者,不建議檢查。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單定一說,流行病學發現,出現非動作障礙症狀,代表腦細胞退化,日後確實有較高機率會罹患巴金森氏症,但僅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出現

6、巴金森氏症,並非所有人皆會罹病。他認為,僅有非動作症狀,不需立即就醫。 小辭典/巴金森氏症腦部神經退化疾病,因為腦部神經細胞基底核(basal ganglia)無法正常運作,產生種種動作障礙。基底核中的一部分稱為黑質(substantia nigra),位於腦幹,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會影響動作,分泌量降低至正常量的 20%以下,就會出現顫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等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即是黑質細胞退化死亡後,多巴胺分泌量減少而導致的疾病。巴金森氏症治療包括藥物、手術與其他輔助性治療。藥物治療包括補充人體多巴胺不足的左多巴(levodopa)、結構近似多巴胺的多巴胺模擬劑(dopamine agonists)等;手術治療用於藥物無法緩解症狀,或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時,常用方法是腦部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利用立體定位手術特定部位植入感應器,協助改善症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