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6633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教材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 第三单元: 美 丽 的 街 景两位数乘两位数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 柏义伟一、素材解一、素材解读读 1、素材的选取。教材作为进行科学教育的载体,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它有 责任把时代前沿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告诉给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它始终不 能脱离时代的影子,科学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知识与时代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 体。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在奔向富裕、开放与现代化,教材以“美丽的街景” 为素材,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这一变迁的现代化城市风貌为背景,较好地实现了 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 4 个信息窗。依次是:二、二、单单元知元知识

2、识分析分析 1、知识基础。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的知识: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一次进位的笔算、连续进位的笔算 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教材的地位。有四点: 是乘法知识学习的继续; 是数的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 4 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 1: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不进位)。 信息窗 2:两位

3、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用连乘、乘除的方法解决问 题。 信息窗 3: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次进位)及用乘除的方法解决 问题,学习用倍比的方法解决问题。信息窗 4:综合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三、单单元教材解元教材解读读 (一)信息窗 1 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一天参观活动的开始,教材首先从观察市府办公大 楼与新闻大厦开始。高大的楼房,宽敞的马路,漂亮的街灯,簇拥的气球团,呈现 出一幅现代化城市的美丽画卷。 2、情景图中的信息。情景图中的信息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三类: 气球:右边气球团20 串,每串 40 个;左边22 串,每串 30 个。 灯柱:有 23

4、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 12 盏灯。 楼房: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 3 个红点,2 个绿点,共 5 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4020 学习整十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 第二个红点: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230 学习两位数乘整十 数的估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 第三个红点: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2312 学习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笔算。 第一个绿点: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 3221 巩固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笔算。 第二个绿点:新闻大厦有多少间办公室? 2420 学习两位数乘整十 数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与第二个绿点是有紧密联系的,两个例题学习的内容是

5、一样的, 但例题教学的要求不同,第二个红点除用估算教学外,主要是运用以前的知识寻 求得数;第二个绿点是把第二个红点的方法用竖式进行抽象,既用竖式笔算的方 法进行计算。 4、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4020 学习整十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 列式与猜想:首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对算式进行升华:求右边的气球团 有多少个气球,实质上是求 20 个 40 是多少(或 40 的 20 倍是多少),所以用 4020 来计算。 接下来引导学生估算得数。由于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有了一些 经验,估计学生能够猜想出算式的得数。如在学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 204=8

6、0,2004=800,570=350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然后在得数末 尾添上零。学生可以把这一经验运用到 4020 的计算中。每层间数层数 新闻大厦2420 市府办公大楼3221探究与验证:首先教师动态地呈现如下所示的图形。既用直观的手段把 4020(20 个 40)摆出来,为学生思考提供外部的支持。由于在目前来讲题目较为 复杂,比较困难,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估计学生可能想到下面的几种办法: (1)402=80,8010=800,既 40210;(把 20 变成 210,40 先乘 2) (2)4010=400,4002=800,既 40102;(把 20 变成 210,40 先

7、乘 10) (3)40+40+40+40+40 = 400,400+400=800;1 40 2 80 3 120或 40 = 4002=8009 360 10 400 抽象与概括:引导学生利用上面的图形对每一种思路进行总结,如方法一, 上下两个 40 为一组是 80,10 个 80 是 800;方法二与方法三,先算出 10 个 40 是 400(9 个 40 是 360,10 个 40 是 400),2 个 400 就是 800。 同时还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纸片进行抽象,如学生每人手中都有一张 41010 个 4010 个 40的方格纸,两人为一组是 80 个方格,再站起两人就是 2 个 80

8、这样的 10 组 就是 10 个 80,就是 800。 反思与升华:首先出示一组类似的题目,如 4020=800 3020=600 3010=300 2020=400 3030=900 引导学生纵向与横向观察隐藏在其中的数学规律,总结整十数乘整十数的 计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然后在末尾添上两个零。第二个红点: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230 学习两位数乘整十 数的估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 列式与猜想:在引导学生列式的同时,要对列式的算理进行升华,既求左边 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实质上是求 30 个 22 是多少,所以用 2230 进行计算。 在学生猜想得数的基础上,要对猜想的算

9、理进行抽象,既: 2220,2030=600,2230600。 探究与验证:同样,首先帮助学生建立 2230 的数学模型,可以用 30 张纸片 (每张 22 个格)来呈现,摆成 3 行,每行 10 张。 利用上述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尝试探究 2230 是多少。由于有了上述的数学 模型作为基础,学生就可以用教材所示的两种方法进行探究。 方法一:先求每一横行的 10 张纸片上有多少个格,再求 3 行有多少个格。 2210=220,2203=660; 方法二:先求每一竖行有多少个格,再求 10 竖行有多少个格。 223=66,6610 = 660。 抽象与概括:结合上图,对每一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梳理。

10、反思与升华:首先出示一组题目进行计算,如 2230=660 1120=220 2330=690 3230=960 1240=480 引导学生纵向与横向观察隐藏在其中的数学规律,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 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然后在末尾添上一个零。这样的总结是非常重 要的,通过总结,就把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体系之中,因为学 生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通过这样的总结以后,就把现在的两位数乘整十 数的计算方法与原来的方法统一起来。 关于类化练习:除补充上述的类似的题目以外,再补充另外一组练习题,既整十数在乘号前的题目,如 3012=360 2024=480 3021=630 20

11、23=460 4011=440 第三个红点: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2312 学习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笔算。 列式与猜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对列出算式的算理进行抽象:求一共有 多少盏灯,实质上是求 12 个 23 是多少,所以要用 2312 来计算。同时对算式的 结果进行猜想,使学生想到它的得数大于 200,既:2010=200,2312200。或: 1210,2310=230,所以 2312230。或:2320,2012=240,所以 2312240。 探究与验证:2312 到底得多少呢?首先为学生提供每份有 23 个方格、第一 行摆 10 个 23 个方格、第二行摆 3 个 23 个方格

12、的图形,为学生探究得数提供外 部的支持。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用横式计算,既 2310=230,232=46,230+46=276;二是用竖式计算,既要注意的是:一是如果学生只用横式计算,要引导学生用竖式的 形式进行计算;如果学生只用竖式计算,要引导学生用横式的形式进 行计算。二是不能期望学生用 236=138,236=138,138+138=276 等方法要求学 生计算,因为对于 2312 这样的计算来讲,既然是求 12 个 23 是多少,学生首先 会想到把 2312 分解为 10 个 23 与 2 个 23 是多少,然后再相加。当学生理解了10 个 23 是 2302 3

13、1 02 3 02 3 24 62 个 23 是 46230+46=2762312 的意义之后,把 12 分解为 10 与 2,是十进制计数的数学思想在发挥作用。 三是探究与验证阶段教学要把握的目标是:只要学生能把 2312 的得数求出来 即可,至于竖式的写法是下一阶段教学的任务。四是要实现横式、竖式与图形 (方格)的整合,既把横式、竖式与图形(方格)进行对比,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横式 与竖式的联系,建立起横式、竖式的图形(方格)表象,既知道横式、竖式求的每 一步分别是什么。五是对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梳理,既两种方 法都是“10 个 23 加 2 个 23”,这样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14、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既分解与组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反思与升华:既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如何用竖式计算的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把两个竖式合为一个竖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有以下的几种思路:要注意的是: 一是要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既要对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进行表述。 二是要对几种方法进行对比辨析 首先是方法一与其它三种方法的对比:方法一显然不行,因为它不能看出计 算与思维的过程,其它几种方法才能看出计算与思维的过程; 其次是方法四与方法二、三的对比:方法四是先算 2310,再算 232,既从 高位乘起,方法二、三是先算 232,再算 2310,既方法四是从低位乘起

15、,方法 二、三是从高位乘起。既先让学生清楚计算的顺序。如果站在竖式发展的过程来 思考,从低位算起、从高位算起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从低位算起是更为优化的方 法。 然后是方法二与方法三的对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低 位乘起,第一步都是用 2 乘 23 得 46)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30 比 23 末尾多了一个 0,第二步乘的得数 不同) 同样都是 1 乘 23,谁知道为什么第二步乘的得数不同?(方法二是 用 10 乘 23 得 230,方法三是用 1 乘 23 得 23) 方法三中 1 乘 23 得 23,23 为什么不与 46 对齐而要与 46 错开呢? 23 中的 3 要写在十位上呢?(因为虽然是用 1 乘 23,但表示的是 1 个 十乘 23 得 23 个十,所以要把 3 写在十位上,只要把 3 写在十位上就表 示 23 个十,只是把 230 中的 0 省略掉了;或如果要把 23 与 46 对齐的 话就不能表示 230 了) 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梳理:虽然第二步乘的得数不同,230 比 23 末尾方法二方法二 2 3 1 24 6 + 2 3 02 7 6方法一方法一 2 3 1 22 7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