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4702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价值链治理、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184 期 2011 年 4 月 3 日编印 全球价值链治理、 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治理、 破坏性创新与本土产业升级 以深圳手机产业为例 以深圳手机产业为例 黄韦华 向吉英 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下,本土产业以代工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网络,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窄,利用产业技术能力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机会,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颠覆行业竞争规则,取代原有技术成为新的行业标准,从而推动本土产业升级和技术跨越。以深圳手机产业为例,分析了深圳手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和发展的特征、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提

2、出了政策建议。 上个世纪上半叶,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所称的“创2 造性毁灭的过程” 即“透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理论中,最早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理论雏型。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克里斯滕森(1997) 首先将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成功融合在一起, 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理论。他认为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不连续的技术或经营模式创新,其目标是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尚不够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低端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甚至潜在消费者或非消费者。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大大超过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利用的速度,随着立足于低端市场的新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新产品会逐步向主流市

3、场扩散,侵蚀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新的主导技术。显然,破坏性创新通过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产品属性,开发出更简单、更便利、更便宜的产品,以先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为初始目标,再逐渐替代或部分替代主流市场,最终实现对现有技术和产业的替代。 改革开放以来,本土产业通过以代工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网络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环节。这种产业模式虽然使得本土企业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但由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高价值两端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控制,长期以来本土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利润微薄,依靠发达国家技术外溢的机会逐渐减少,其发展路径可能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积极引入破坏

4、性创新,将技术创新与市场策略相融合,打破行业旧有竞争规则,破坏发达国家在位企业竞争优势,以破坏性创新击败既有技术,改变技术演3进轨迹,建立新的客户价值结构,从而推动本土产业升级和技术跨越,将为我国大量处于后发地位产业的升级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一、全球价值链治理下本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演进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一种基于网络视角研究跨国界生产组织特征的理论方法。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企业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 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价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以其本身的要素禀赋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价值环

5、节低。 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类产业受到重创,因而迫切需要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实现从低附加价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产业升级的实质是行业内企业或经济体能力的提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成功地实现了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生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而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本土产业技术进步演进也是不同的。一是在市场型价值链治理结构下,作为链条的主导者或治理者与供应商呈现平等的市场化主体关系,产业技术相对透明,本土产业升级能力取决于自身产业技术能力的知识积累,其技术演进机制为组织的自我强化和路径

6、依赖,其技术演进路径呈现出“S”型曲线。二是在网络型价值4 链治理结构下,价值链条的主导者对供应商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交易发生比较复杂,本土产业技术能力演进呈现出多阶段性。三是在科层型价值链治理结构下,外部交易成本高,领导厂商采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内治理方式,主导厂商技术外溢效应机会少,本土产业技术演进基本上处于跟从和锁定。 可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本土产业升级除直接表现为企业在一个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外,还体现在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技术进步的演进。 二、破坏性创新推动本土产业升级的协同演进 破坏性创新推动本土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嵌入在多层次的复杂外部环境中,这些外部

7、环境因素既包括需求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外生的选择环境,也包括知识环境、竞争环境等内生的选择环境。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创新推动本土产业升级必然有一个协同的演化过程:一是破坏性创新的机会识别。二是破坏性创新的持续改进。三是破坏性创新的市场选择。 三、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深圳手机产业破坏性创新与产业升级 经过近 20 多年的发展, 深圳手机取得较大发展, 手机产量、内外销量持续增长,产业规模稳定扩张。深圳手机整机生产商家约 1000 家,方案设计商约 200 家,零配件商约 3000 家,加5上各类包销商,深圳聚集了近 1 万家产业链参与企业,年产手机 2 亿部以上, 年出口手机超过

8、 1 亿部, 占国内产量的近 50,全球产量的 30%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及配件制造基地。 1、全球手机产业价值链的演变和治理模式 国际通信标准按照制式和性能可分为三代:1G 模拟系统、2G 数字化系统、2.5G第二层次是设计方案; 第三层次是模块级和硬件平台级;第四层次是芯片级生产, 全球有能力进行第四层次的手机厂商仅有 10 家左右。 这四个层次是沿着价值链依次往上游发展的。 深圳手机产业的发展则经历了“贴牌组装加工制造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在 2003 年以前,深圳手机企业大多数是处于第一个层次,即贴牌组装层次,这是价值链的中下游。贴牌组装的进入,使深圳手机产业能迅速地嵌入到全球价值

9、链体系中,并在上世纪末获得了第一次高速成长。与此同时,在深圳出现了专业的 EMS 工厂。深圳伟创力受索尼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委托,2003 年产手机超过 8000 万部。 随着 2G 技术的成熟以及手机生命周期的缩短, 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厂家只有依靠快速推出新机型才能维持利润,手机设计公司应运而生,深圳手机产业步入了第二层次的生产方式。这是深圳手机制造业在功能上的升级,也是在手机价值链上的一次提升。 但是深圳手机企业大部分位于价值链的下游,这些企业规模并不大, 多为小型的品牌制造商和方案设计公司。尤其是,2004 年,国外手机厂商运用既有的技术垄断和重新整合后的渠道优势冲击手机市场,

10、让国内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迅速7下滑,经营日渐困难,国产手机旗手纷纷倒下,国内手机市场状况发生转折。深圳手机产业发展到这一阶段,可以看到由于在手机核心技术领域的缺陷,借助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和技术外溢实现高端化升级面临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3、低端市场破坏:深圳手机产业价值链的破坏性创新 当深圳手机产业开始企图摆脱对核心技术的依附,如何以低端市场破坏提升自己在产业链中地位就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 2005 年,手机芯片制造商联发科推出了一种破坏性技术Turn-key 模式的全面解决方案。采用了这个方案后,手机制造至少省去了应用平台和各种软件两个环节,芯片、操作软件,甚至液晶显示屏、摄像头等部件都可

11、以“一站解决” ,将手机研发周期一下子缩短到 3 个月以内。在这种模式下,手机制造产业链在主流手机厂商中的垂直一体化分工变成了横向一体化分工,使手机制造技术门槛几乎被夷平,手机的成本大大降低。 这一方案的出现,使得深圳手机产业抓住了破坏性创新的机会窗口。深圳众多中小手机企业先行尝试,利用了联发科的turnkey 方案芯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手机价格不到大品牌手机的三分之一。深圳手机厂商发挥后发优势,将产品定位在对手机基本功能要求不高、消费者收入较低的低端市场,利用成本优势和产品快速更新的速度优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成功地对手机市场进行了低端破坏。而这一市场对于以生产高端手机的在位跨国企业

12、来说,由于要关注主流市场的高端8 需要,难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没有吸引力。这样深圳手机在这一低端市场首先确立自己的地位,找到破坏的立足点,并根据非主流消费者对于产品基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需求心理,制造出简单、个性、便宜、时尚、实用的破坏性产品,从而赢得这部分非主流消费群,实现了对在位者的市场侵蚀,开始了典型的低端市场破坏。很快,大屏幕、触摸手写、MP4、支持扩展卡等的深圳手机以新奇的外观、创新的功能、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 深圳手机以破坏性创新释放中国二、三线低端市场巨大的需求,打破了少数主流在位企业制造的高技术神秘化和垄断局面。于是,一个新的手机产业链伴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和品牌手

13、机的式微而建立起来。结果是,2007 年以来,以天宇朗通、金立集团为主的一批深圳手机厂商开始在 MTK 方案的支持下迅速成长为市场大鳄,并在东南亚、南亚、中东、拉丁美洲、东欧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甚至成为这些地区或国家电信运营商的主流通信终端产品。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本土后发产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不同的机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颠覆行业竞争规则,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往价值链高端转移,完成产业升级。深圳手机产业正是利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变动过程中9的机会实现了破坏性创新, 但要实现完全自主创新发展的目标,成为

14、全球价值链主导者,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对深圳手机产业成长的分析,本文有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1、在全球价值链治理变动过程中寻求技术创新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的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价值链中本土产业抓住机遇,例如深圳手机在本世纪初跨国手机厂商利用技术和品牌优势冲击本土品牌危机中寻找到自主发展的道路。 2、 本土产业不可能纯粹借助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和技术外溢实现高端化升级,只能依靠破坏性创新的产业实践提升。通过破坏性创新,以低端市场为突破口,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将技术上的破坏性创新与市场上的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借助于在低端市场所积累的市场优势,升级核心能力(比如

15、产品设计、研发) ,在价值链上往上转移,从低端逐步向高端推进不失为一条较好的本土产业升级可选路径。 3、 破坏性创新推动本土产业升级仍然需要政府提供发展的公共政策。政府要制定激励破坏性创新的相关产业政策,创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外在环境的改变和规制措施的设定来促进相关行业中本土厂商的发展。 黄韦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向吉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后黄韦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向吉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后 10 脑库快参是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印的一种内部参阅资料。 脑库快参的对象是社会精英和高品味的读者群:各

16、级政府决策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及海内外各类企业和机构的高层管理者。 脑库快参以重大政策和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同时选登国内外最新重要经济动态和信息,发表富有价值和启发性的评论文章。 脑库快参注重思想性、启发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思想敏锐、观点鲜明和理论超前,同时坚持文字上的生动活泼和流畅可读。 脑库快参将不定期编印,每期一个主题,每篇文章三、五千字甚至更长一些不等。 脑库快参以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人员所撰写和摘编的稿件为主,同时也广泛欢迎社会各界及学者积极参与。 地址:深圳市银湖路金湖一街 CDI 大厦 邮编:518029 电话:0755-82487878、82470970 传真:0755-82410997 网址:http:/ 联系人: 程旭玲 电邮: 责任编辑:冯月秋 刘艺娉 电邮:carol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