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41368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4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 吴绍芬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4 3 编辑: 冯永亮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4 0 投稿邮箱: zgjsb jy j v ip .1 6 3 .co m 美编: 孙东 电话: 0 1 0 - 8 2 2 9 6 7 2 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zgjsb tp v ip .1 6 3 .co m2015.5.27推进教育家办学12版J I A O Y U J I A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见到张希的第一眼, 记者的第一反应 是:“哇,这么年轻的院士。 ” 高大的身材,白色的衬衫,戴一副超薄 眼镜,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很难想象他已经 5

2、0岁了。 吉林大学博士毕业,清华大学理学院院 长,“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化学班首席教 授、特聘教授,无数个闪亮的标签 贴在张希身上,但他却无比淡然,只有提起 教师这个身份, 他的声音才多了一点高昂: “我就喜欢当老师,我就不明白,有些人不喜 欢当老师,只愿意做研究。 ”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 张希才连续两次 荣获学校的“良师益友”奖。 张希很看重这 个奖项,说明学生喜欢自己,并且是多少钱 都买不来的福分。 “做教师,比做研究有成就感多了。 ”张 希笑着说。一路上,恩师陪伴熟悉张希的人知道, 作为清华大学高 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张希 在超分子组装与聚合物薄膜方面开展了系 统深入的研

3、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在该领域 有影响的成果,包括:建立和发展超两亲分 子新概念;建立超分子聚合新方法等。 张希 也因此获得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 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 等奖(名列第二)等奖励。 在许多场合,张希 被要求分享成功的经验, 而他首先谈到的 往往是感谢自己的老师。 张希向记者提起, 他的成长与在吉林 大学遇见的恩师分不开。 上大学的时候,张 希本来学的是分析化学专业, 其中有一位 教师叫高蒨。 一谈起高蒨,印在张希脑海里 的就是她严格要求学生的画面:“高老师当 时教我们化学课, 有一次考试, 她出了21 道题,内容面面俱到,在改卷时,发现学生 哪个地方的知识点没

4、有掌握好就会扣分。 我这个基础还不错的学生当时只得了89 分。 ”高老师的严谨、耐心,在张希心里埋下 了做教师的种子。 更有戏剧性的求学经历在后头。 张希 大学毕业时想继续读研究生, 经过本科4 年的学习之后, 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高 分子化学,而这个专业有个出名的导师就 是沈家骢院士。 沈家骢何许人也? 高蒨的 爱人。 为了考上心仪的专业, 张希忐忑地 把自己想报考沈家骢院士的心愿向高蒨 作了汇报,没想到高蒨很爽快地答应了,非 常支持他的想法。 正是这样的巧遇, 张希 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时便转到了自己喜欢的 高分子化学专业上,师从沈家骢院士。 如果说, 张希在吉林大学读硕士时遇到了沈家骢院士是

5、他求学生涯的第一个转 折点,那么,在他读博士期间,遇到了德国 著名的教授赫尔穆特林斯道夫(Helmut Ringsdorf)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新机遇。 有一次, 沈家骢院士邀请德国著名 化学家林斯道夫来吉林大学开展 “功能 自组装体系”专题研讨。 后来,张希有幸 成为沈家骢院士研究组最早开始高分子 自组装研究的学生, 这种专题式研讨的 方式弥补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 “它 让我确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向, 这让我 很受益。 ”张希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张希在导师 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 及时把握化学学 科的前沿。 “正是这种学科前沿研究的方 向,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开始在高分子化学 领域

6、做研究,培养学生。 ”张希现在回想起 来依然很激动。 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后, 沈家骢院士 和林斯道夫教授签署合作协议, 倡导博士生的联合培养, 张希又有幸成为合作协议 签署后的第一位受益者, 随林斯道夫教授 到德国学习。在张希看来,海外交流对学生 开阔视野十分重要,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进行交流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 张希常 常带着化学样品穿梭于亚欧大陆, 在德国 做一些实验。 最后,在做博士论文时,张希 已经能够较好地抓住学科前沿发展的方 向, 迅速地从应用型题目转到前沿性基础 研究题目上来。其中,两位导师的帮扶为张 希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回想起这段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的经 历, 张希说:“沈

7、家骢院士首创的 两个基 地模式,让年轻学者在国内外合作研究基 地间自由来往,这样有助于学生成才;林斯 道夫教授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 引导我进 入到一个高层次的国际化学家 俱乐部。 与这些大师们的交流与合作, 让我开阔了 视野,也让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开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可能对成长更有利,遇到这些 导师是我一生的幸运。”张希在许多场合都 强调这个观点。兴趣,原来可以培养培养兴趣爱好对人一生的成长至关重 要。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增强学习的动力, 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从小就知道自己 的兴趣,特别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 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在

8、学早一点、学深一点 方面下足了功夫, 但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兴 趣所在。 ”张希说。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考试为中心,许多 学生的兴趣或来不及培养,或被扼杀,这是 我很担心的问题。 ”张希的脸上,写满了对教 育痼疾的担忧。 有了问题怎么求解呢? 张希 话锋一转:“如果不知道兴趣所在,或者有些 兴趣被扼杀了,我们还可以培养兴趣。 ” 张希讲了这样一则小事。 那是在一次院 士大会上, 张希有幸碰到了汪家鼎院士,并 彼此聊起了化学成长之路。 汪家鼎的父亲是 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 在父亲的主导下,汪 家鼎1937年考入重庆大学化工系, 后来转 学到西南联大化学系,但他同时也考取了理 想中的物理系。 当汪家鼎

9、犹豫到底是继续学 化学还是重新读物理时,遇到了当时化学系 的众多化学大家,在他们的劝说下,汪家鼎 留在了化学系,并在几位教师的熏陶与感染 下慢慢地喜欢上了化学,从此开始了快乐的 化学人生。 汪家鼎院士讲完,还不忘叮嘱张 希:“你应该跟你的学生们好好讲讲,我就是 一个生动的例子,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 以汪家鼎院士的经历做例子, 张希时 常会提醒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 是可以培养的。 一个起初并不喜欢自己专 业的学生,经过教师的熏陶指导、同学的潜 移默化, 完全可以建立起对学科的归属感 与使命感。 ” 当然,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兴趣作 为发动机外,还需要“助推器”和“加油剂”。 张希

10、的看法是 “兴趣、 能力与坚持缺一不 可”。 兴趣可以激发无穷的动力,能力是有 助于终身发展成就事业的基础, 最后还需 要坚持,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期不懈 地努力。做教师,很有成就感张希不仅喜欢做教师,而且把这个角 色扮演得十分精彩。10余年来,张希培养 的学生已有十几个人做了教授、副教授。做 教授的薄志山入选“百人计划”并获得“国 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另一位高徒李宏斌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 “我喜欢做教师,除了恩师的影响外, 这可能与我的性格也有关, 我觉得很有成 就感。上一次课两三个小时,有那么多学生 愿意听我的观点,愿意与我交流分享,我就 喜欢这种感觉。 ” “如何做一名

11、好教师?”在张希看来,首 先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张希做学生时曾听过著名化学家唐敖庆 院士的课,并与他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张希问:“唐先生,你读高分子标度理 论一书时,用了多长时间?”唐敖庆平静地 说:“一年半。 ” 张希很诧异, 作为数理基础那么好的 导师, 为什么读一本并不厚的专业书要花 这么长时间呢? 唐敖庆解释道:“我带着学 生一起读这本书,不是简单地读,而是从头 到尾对书中相关的数学、 物理理论全部进 行了推导。推导之后,才知道这些理论有哪 些假设, 然后通过论证更好地把握理论的 精髓。 ” “唐敖庆讲课, 实际上是在教我们学 习、做学问的方法。 ”张希总结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12、“提出一个问题比 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张希一直强调学生 要慢慢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学生在学习和 研究中找不到问题时, 教师应该给予具体 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指导下掌握 方法、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研究合作,慢慢 就会产生自己的想法。 有了自己的想法并 尝试着去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会大大提升,自信心就会大增。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张希坦诚地说: 从入学就有许多想法的学生并不多, 大多 数学生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我自己也是 在导师的指导下, 慢慢地从传统高分子化 学领域走出来,通过导师的点拨,跨越学科 的边界,才有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在张希 看来, 要想做到真正的创新,

13、师生要做到 “心中有科学,眼中无学科”。 在学生心目中, 张希是一位和蔼细 致、注重教学方法的好教师,更是一位善 于引导学生发现兴趣、培养理想、恰当选 择的好导师。 一位跟随张希做基础研究的 学生, 后来发现自己的志向是做应用研 究,张希知道学生的想法后,送他到了应 用研究小组。 还有一些学生想出国深造, 张希也很支持,用心地为学生写每一封推 荐信。 这些年,利用中德合作计划,张希为许 多学生提供了出国交流的机会。“当年我的 导师是这么送我出去的,现在,我也要多送 学生出去,让他们开阔视野。 ” “不怕他们不努力,就怕他们超越不了 我。 ”张希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院士老师” 论教育(3)本

14、报记者 吴绍芬誗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誗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可以对人进行熏陶影响的。 誗中西合璧、 融会贯通, 在全球化背景下可能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利。 誗做教师比做研究更有成就感,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誗要想做到真正的创新, 我们要做到 “心中有科学, 眼中无学科” 。张希,1965年生,教育部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名列 第二)、 中国青年科学奖获得 者,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 院士。现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 长、“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化学班首席教授,连续两次被 清华学子评选为“良师益友”。李镇西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 这是我当校 长第一天就给自己提出

15、的要求。 这么多年来, 这已经是我生活的常 态早晨来到办公室, 常常会在门缝下 发现塞进的一些信, 这是孩子们给我倾诉 烦恼或提出各种疑问并希望我解答;中午, 我在办公室, 有时候会有几个学生来找我 “玩儿”其实就是随便聊聊天;平时,还 有学生到办公室向我借书;平时在校园里, 总会有我叫不出名字的学生笑眯眯地向我 问好; 有一次, 我从初一年级教学楼层走 过, 刚好是下课时间, 无数笑脸迎着我喊 道:“李老师好!”“李校长好!”前不久,一群 孩子在校门口碰见我, 居然这样向我打招 呼:“男神好! ” 还有一次, 我在校园里碰到一个男 孩,他突然和我拥抱,说:“李老师,您是我 崇拜的偶像!”我问

16、为什么,他说:“因为我 读过您的书做最好的家长。 ”我忙接着 问:“你爸爸妈妈读了吗? ”他说:“没有。 ” 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爸爸妈妈说他们 很忙,没时间读。”我马上严肃地说:“请转 告你的爸爸妈妈,就说李校长建议他们认 真读这本书,好吗? ”过了大概一个月,我 又在校园里碰见了这个男孩,他特别认真 地对我说:“李老师,我爸爸妈妈读过最 好的家长了! ”我很高兴,问:“爸爸妈妈 读了以后对你的教育有什么变化吗? ”他 说:“有的。以前我考不好,他们要骂我,甚 至有时候还打我, 现在不骂我更不打我 啦! 而是帮我分析原因。 ”那一刻,我真是 特别特别开心! 有时候, 有的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而找 我。 曾有一个男生找到我, 直接说:“李校长,您能借给我20元钱吗?”看着他信任而 迫切的目光, 我问都没问原因便立刻给了 他20元钱。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他不是遇 到了特别大的困难,是不会找校长借钱的。 还有一次,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封信,是一 个女生写的,她说最近生活困难,无法交伙 食费,想找我借200元钱。这可不是个小数 目,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