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4136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新版北师大版二上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表格式彩图-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 内容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主背人课型新授课时第 1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分物体的情景, 知道把物体分成几份的方法。设 计 理 念创设“分物游戏”的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活动过程,体验平 均分的具体意义。教 学 目 标1、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能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 问题。 2、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体验平均分。xK b1.Co m 难点 体验平均分。教法 学法启发谈话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 学具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课前

2、谈话,激发情感课前谈话,激发情感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今天我们就跟小猴子一起来做 分物的游戏,有兴趣吗?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分桃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1) 认真看图。 (2) 讲一讲小猴是怎样分桃子的?结果怎样? 2. 分萝卜。 (1)几根萝卜?几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 小兔分到几根?怎样分? (2)学生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3.分骨头。15 根骨头平均分给 3 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展示画图方法。 达标训练,形成能力达标训练,形成能力全课总结,提出希望全课总结

3、,提出希望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分物游戏分得同样多 分得一样多授课 内容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第 2 课时授课时 间学 情 分 析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设 计 理 念创设“分苹果”的情境,经历“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 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 学 目 标1、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能用具体操作或 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2、经历“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经历与同学讨论

4、、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难点 进一步体验平均分。教法 学法启发谈话法,操作法。教具 学具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课前谈话,激发情感课前谈话,激发情感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分苹 果好吗?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分成 3 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 (2)汇报。每堆都有 4 个苹果。 3.每袋装 4 个,需要几个袋子? (1)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需要 3 个袋子。 4.比较。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达标训练,形成能力达标训

5、练,形成能力全课总结,提出希望全课总结,提出希望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分苹果分成 3 堆 每堆 4 个分得结果相同每袋装 4 个 需要 3 个袋子授课 内容分糖果 (大数目物品平均分)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第 3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均分的意义。能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设 计 理 念创设分糖果的情境,设计 3 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最终用表格记录大数目 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并体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平均分的必要性。教 学 目 标1、学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大数目的平均分用表格取代 画圈记录平均分的必要性,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2、

6、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有剩余的平均分及奋发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学会较大数的平均分。难点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教法 学法启发谈活法,操作法教具 学具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以前学习的分一分都是数目比较小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尝 试对较大的数目进行分一分呢?你们有信心吗?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轻情境图) 2同桌讨论:可以怎样分? 3.汇报交流。 4.下面是笑笑和淘气做的记录,你能看懂他们是怎样分的吗? (出示表格) (1)

7、汇报。 (2)小组合作。我们可以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现在 就请每组同学分工合作:用 4 个小圆片分别代表 4 个人,用 50 根小棒代表 50 块糖果,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把分的过 程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展示表格,重点说一说从表格中看是怎样分的。 (4)小结:用表格记录能清楚明白的看出分的过程,结果也能 显示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5)做记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达标训练,形成能力达标训练,形成能力全课总结,提出希望全课总结,提出希望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分 糖 果表格记录还剩( )块生 1 生 2 生 3 生 4 第 次 第 次 第 次 第

8、次授课 内容分香蕉(认识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 主备人课型练习课时第 4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通过前面 3 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对平均分 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设 计 理 念创设分香蕉的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 学 目 标1、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 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2、经历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难点除法的意义。教法 学法启发谈活法,讲解法。教具 学具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9、 课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小猴子带着 12 根香蕉请大家帮忙来了。你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分 12 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 请你帮小猴子分一分。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1.认识除法。 (1) 汇报分法。上面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2) 写出除法算式 。 (3)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4) 将自己的分法写成算式,读一读,并说出除号和各数表示 的意思。 2.小练习。 把 60 页和 61 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和同桌说一说算式 中每个数的意思。 巩固训练巩固训练:w W w .x K b 1.c o M总结提升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0、 板书设计:授课 内容练习五主备人课型练习课课时第 5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除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因此学生学 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可能一些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用口诀计算,但应 会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因此,教学时,只要求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获 得结果,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设 计 理 念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 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 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练习是为了学习表内除法奠定基础,是 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

11、行练习设计,不但体现 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 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 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X|k | B| 1 . c|O |m教 学 目 标1.巩固除法算式的的读法、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正确列式计算难点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法 学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 学具小棒或圆片等物品、课件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一、课前谈话一、课前谈话 激发情感激发情感 1.同

12、学们,最近在分一分的游戏活动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把本单元知识点板书) 2.同学们在分一分的游戏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呢,你都 掌握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你们 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三、全课总结三、全课总结 提出希望提出希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吗?板 书 设 计分一分与除法分一分与除法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10 5 = 2授课 内容练习五主备人课型练习课课时第 6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除法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上节课的练习学生对除法有了进一步 的了解,对除法有了一

13、定的生活经验,知道我们身边时常会遇到用除法解决的问 题,但由于二年级孩子还小,因此个别孩子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教师加以指 导。设 计 理 念练习课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为了使计算课“活”起来,把情境给孩子,让孩子提 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在交流中分享,在分享中提升,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新|课 | 标|第 |一| 网教 学 目 标1.熟练掌握除法算式的的读法、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除法意义的理解难点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

14、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 学法讲练结合教具 学具课件、动物图片磁力块教 学 流 程二 次 备 课除 数除数 商一、开门见山一、开门见山 直接进入直接进入 昨天我们复习了分一分与除法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完 成相关的习题。 二、创设情境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1 1、老师准备把这些爱心奖励给助人为乐的 4 个小朋友,你能帮 老师分一份吗?每个小朋友分到几颗爱心?怎样列式?8 8 4 4 = = 2 2(颗)(颗) 2.2.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几个部分名称。 三、达标训练三、达标训练 形成能力形成能力 1.1.(1)一共有( )个笑脸。列式:( )(2)每 2 个笑脸编成 1 组,可以编( )组

15、。列式:( )(3)每 4 个笑脸编成 1 组,可以编( )组。列式:( )(4)平均编成 6 组,每组有( )个笑脸。 列式:( ) 2.圈一圈,填一填,并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3.讲故事,并列算式算一算。4.和同伴一起看算式讲故事。四、全课总结四、全课总结 提出希望提出希望w W w .x K b 1.c o M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 学 反 思授课 内容小熊开店(用乘法口诀求商)主备人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7 课时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本节课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起始课。“小熊开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 联,就像同学们去超市买东西一样,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境,也让学 生了解了数学知识来 源于生活。在上节练习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感受到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只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 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以此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设 计 理 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是数学课程的共识。教 学时,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动手操作、思考等 过程加深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应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始终参与学习过程,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 从而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达到本课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