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41234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北师大北师大20132013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版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共有学生80人,其中男孩子较多,因此课堂较为活跃。通过和班主任交流得知经过去年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也存在了不足,有少数孩子,缺少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或者上课无法集中精力,经常会开小差或者反应速度比较慢,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着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出现,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完成需要的时间相差也比较大,个别的孩子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的根

2、据具体数学信息,很好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于提问题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很多问题是没有自己思考过,就急着问老师,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间相互评价也还待加强和提高。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x k b 1 . c o m(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包括加与减 、 数一数与乘法 、 2-5的乘法口诀 、 分一分与除法 、 6-9的乘法口诀 、 除法单元。2.常见的量:包括圆角分的认识,包括购物单元(二)图形与几何:x k b 1. c o m1.测量:包括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厘米、米的认识,包括测量单元;2.图形的运动:包括在活动中积累同学运动的经验、欣赏与设计,包括图形的变化单元;(三)综合与实践: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包括数学好玩单元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数学好玩;除法;总复习。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

4、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2.第二单元“购物” 。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

5、联系。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积累活动经验。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活动对图形的认识产生兴趣,初步感受数学的美。5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在寻找乘法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ww w.X kb1. coM6整理与复习。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加

6、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回顾、整理、练习等学习活动,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7第六单元“测量” 。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

7、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计发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8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9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能正确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计

8、发数学学习的兴趣。ww w.X kb1. coM10数学好玩,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在时间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11第九单元“除法”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9、题,初步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12总复习。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旋转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

10、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与减、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数学好玩五、教学措施:五、教学措施:Xk b 1. Com1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3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少讲多练,每节课学生自主练习不少于15分钟;4每周2次题单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每单元一次自测,及时查漏补缺。5. 运用多种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兴趣。6. 加强家校沟

11、通,争取家长配合。 六、后进生情况及转化措施:六、后进生情况及转化措施:1.后进生名单:学习差:王俊、刘艺、肖宇豪、周家怡、王真珍、陈虹颖、赵大铭、尹辉习惯差:陈佳祺、何宝城、袁杰、辜麒麟、刘科、李嘉豪、周嘉怡、罗诺惜2.转化措施:(1)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2)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面对面的辅导;(3)家校协同,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七、课时安排:七、课时安排: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9月3日-9月13日 加与减 9课时9月16日-9月24日 购物 6课时9月25日-10月9日 数一数与乘法 8课时10月10日-10月14日 图形的变化 3课时10月15日-10月29日 2-5的乘法口诀 11课时10月30日-11月4日 整理与复习 4课时11月5日-11月15日 测量x k b 1. c o m 9课时11月18日-12月6日 分一分与除法 15课时12月9日-12月17日 6-9的乘法口诀 7课时12月18日-12月20日 数学好玩 3课时12月23日-12月31日 除法 7课时1月4日-1月6日 总复习 6课时1月7日-1月17日 期末复习 10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