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3642237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0、诗词五首 b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能力目标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情感目标 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同情劳动人民的的感情。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体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

2、理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二、学习观刈麦1、作者介绍观刈麦作者自居易(772846),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原籍太 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2、解题。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3、赏析。 全诗分四层:

3、第一层四句,交代 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2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4、。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 ,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

5、字的用法正同。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

6、 ,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4、合作探究(1)哪些描写景物的句

7、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 “今我何功德”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明确:(“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5、主题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6、

8、总结扩展 3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7、堂上练习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 (一百字以内)三、学习赤壁1、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

9、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

10、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这首诗。 4、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 出:来 对:去 出:美 对:丑 出:是 对:非 出:蓝天 对:白云 第二课时一、背诵导入 二、学习过零丁洋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

11、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4山先生全集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3、本文的主题。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4、赏析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

12、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5、合作探究: (

13、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写出过零丁洋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的诗句。(6)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

14、)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朗读这首诗。【注释】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以进士5第一名及第。干戈寥落:寥

15、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 1275 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汗青

16、: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三、学习已亥杂诗1、作者简介龚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王瑟人,号定庵。近 代思想家、文学家。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 ,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一八四一年) ,得年五十岁。2、赏析这首诗是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是载着“浩荡离愁” ,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这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马鞭报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之决心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的前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 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