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378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为全面完成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 2014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4122 号)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鲁财农201323 号)要求,特制定本总体实施方案。一、一、目的意义目的意义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技术是一项节本、增产、节能、降耗、省心、环保的先进耕作技术。用深松分层施肥精播复式作业机具,在玉米秸秆还田后,一次进地能完成土壤间隔深松、分层施肥、种植带旋耕、起垄筑畦、小麦一沟双行宽幅精播、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了机械进地和

2、压地次数,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集多项增产技术于一体:一是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二是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涵养雨雪,抗旱防涝,作物扎根深,抗倒春寒、抗干热风等灾害能力强,并且深松和播种联合作业失墒少,消耗动力小;三是分层深施肥技术,提高肥效 20%以上,种肥、底肥分施,避免了烧种和烧苗;四是宽幅精播技术,一沟双行,每行小麦采用双排种管宽幅精量播种,缺苗断垄少,播深一致,浅播匀播,苗全苗壮;五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技术,采用旋抛刀筑畦,畦埂规整,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六是局部精细耕整地技术,通过增加种植带旋耕刀密度,提高了种床碎土效果,并把种植带部分秸秆抛到非种植带

3、,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种床;七是大小行种植技术,通风透光好,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秸秆粗壮抗倒伏,成穗率和千粒重高;八是通过两级镇压增强了镇压效果,避免了悬空吊死苗现象;九是耕种一体化缩短了耕种时间,玉米可用生长期较长的品种,结合晚收,玉米增产显著。二、项目技术内容二、项目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和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一)(一)项项目技目技术术路路线线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复式作业小麦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二)技(二)技术术要点要点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联合收获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覆盖地表;或在人工摘穗后采

4、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要求:秸秆粉碎长度5 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 30%,抛洒不均匀率20%。若地表不平或秸秆量过大时,可用旋耕机浅旋进行地表处理,以保证播种质量。 2.尽可能选择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的优良品种。3.根据地块大小、现有动力和常年产量,选择合适作业幅宽及行距的的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一般井灌区选用播幅小于 2 米、黄灌区选用播幅 2.3 米、大地块规模经营选用播幅大于 3 米的播种机。高产地块非种植带宽 22cm 左右,中低产田非种植带宽 18-20cm。4.适期播种。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 10 月 1 日15 日。随着气温的变化,各地要适当推迟播期,鲁东地区集中在

5、10月 1 日10 日播种;鲁中地区集中在 10 月 3 日13 日播种;鲁南、鲁西南地区集中在 10 月 5 日15 日播种;鲁北、鲁西北地区集中在 10 月 2 日12 日播种。5.足墒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先播种,再浇梦头水为宜。6.控制播量和播种深度。高产麦田或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播量一般控制在 68kg/亩,基本苗控制在 1215 万株/亩;中产麦田或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播量一般控制在811kg/亩,基本苗控制在 15 万20 万株/亩;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播量 1215kg/亩,基本苗控制在 2025 万株/亩,晚播麦田适当增加播量。严格控制播深,播深 24 厘米,墒情好时播深 2

6、 厘米。播深一致,镇压连续压实,播后地表平整,无明显壅土。7.合理调整深松深度。深松深度 2530cm,第一年控制在 25cm 左右,可逐年加深。动力不足的可部分铲深松 25cm,部分铲适当加深。8.总施肥量一般在 50-80 千克,底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 60%。9.第一年使用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若原来畦埂较高,地表不平,可先用全旋刀轴,第二年后再用少耕刀轴,并尽量采用固定畦作业。10.适宜土壤含水率 15%25%。地较湿第一级镇压辊粘土时,应上提或拆下第一级镇压辊。11.根据需要及时完成浇水、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作业。12.麦收前,进行对比田测产。(三)注意事(三)注意事项项1

7、.机具准备。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机器左右和前后水平、排肥量和排种量、播种深度、镇压强度和传动机构;检查配套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液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调整自如。工作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工作部件是否有碰撞声,并进行及时检查,调整。2.播前秸秆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3.配套动力要适当。对土质较硬的粘土地按动力上限配备拖拉机,低配的要用四驱拖拉机。4.粘土地起垄效果不好时,可在机器前方两侧加装起垄辅助圆盘。5.试播。正常作业前,先进行试播。试播长度要大于 15米

8、,检查播种量、播种深度、播深一致性、施肥量、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并检查镇压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6.作业时应将播种机降低到接近地面位置,接通旋耕动力,边走边放,在地头线处进入作业状态。7.作业中保持平稳恒速前进,速度不可过快;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停车,以防起步时造成漏播。如果必须停车,再次起步时要升起播种机,后退 0.5 米,重新播种。作业时,严禁未提升机具倒退,防止施肥器堵塞或损坏;地头转弯时,应将整机升起,离开地面,以防损坏机器;8.作业中发现掉链、缠草、壅土、堵塞等现象,应立刻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及时清除镇压辊上的粘土和杂草,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小牵引阻力。调整和清除时,要停车并切断动力输出。9

9、.排种管和排肥管要顺畅,不能过度弯曲引起堵塞。10、过湿的粘土地不适宜该机作业。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一)(一)实实施地点施地点在日照市、无棣县、庆云县、微山县、鱼台县、兰陵县、成武县、单县、惠民县、鄄城等 10 个县(市、区)实施。(二)(二)实实施施规规模模根据省财政扶持资金和当地综合条件,合理确定实施规模。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建立 12 个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 4000 亩,辐射带动面积 4000 亩。核心示范区要靠近交通要道,利于农民观摩学习、宣传示范。(三)任(三)任务务目目标标制定机具操作规程。各项目县新增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 10 台以上,推广小麦

10、深松分层施肥精播面积 8000 亩,实现小麦玉米增产 30 千克/亩以上,节本 40 元/亩左右。四、任务分工四、任务分工(一)省(一)省农农机技机技术术推广站推广站1.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内容、技术要求、实施规模、进度安排等。2.组织和参加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对项目市、县及乡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3.组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和长势观摩会。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项目区技术人员及部分农机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演示和观摩。4.做好指导检查工作。组织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在关键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对项目区任务执行

11、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技术操作上出现的问题,督促全面完成项目任务。省级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项目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5.开展绩效评价。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要求,按时间节点,省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联合开展绩效评价。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预期目标完成、现场考察、新购机具抽查、资金使用、信息宣传、档案资料审查、用户问卷电话调查等情况,对各承担单位完成项目中期考核和总体绩效评价进行排序。6.进行总结验收。小麦收获前,在县级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复测。项目结束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总结验收,并向省财政厅提交项目总结验收和绩效考评报告。(二)基(二)

12、基层实层实施施单单位位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资金用途、工作措施、预期效益等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和地块。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工作措施等组织实施。将核心示范区及辐射带动区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并附有实施区域示意图。3.进行宣传和指导。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技术内容和成效等。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 7 篇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

13、白纸 3000 份以上。深入合作社、农户和田间及时进行技术指导。4.开展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县和乡农机技术人员、项目区重点农机手和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县级技术人员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分片对农机手及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 2 期,每期 100 人以上。5.落实机具数量。各项目县要根据省局指定的总体实施方案,根据当地实际,遴选机械装备,落实项目所需机具,确保主推技术规范实施,发挥技术效能。6.制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对示范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优先进行机具购置补贴和技术作业补贴。7.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应用记载,搞好有关文件、合同、

14、数据、宣传报道、论文、专利、影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推广协议、培训教材、试验示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阶段总结、检查督导等影像及文字资料及时分类归档。8.严格项目进度。根据季节和工作需要,严格按计划和进度执行,确保按时完成推广任务。9.规范资金使用。按照省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好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按要求使用项目资金,账务规范明晰,专款专用。10.搞好测产。小麦、玉米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区小麦、玉米产量进行自测。11.开展项目自评和总结。项目实施结束后 1 个月内,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做好项目自评工作,完成自评报告,下发并回收不少

15、于 10 份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农户调查问卷。项目总结验收报告、项目自评工作报告,与所有能够证明工作业绩的相关资料一起及时上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并做好项目汇报 PPT 验收准备工作。五、资金用途五、资金用途项目经费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 号)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一)省(一)省级项级项目目资资金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部署项目实施等。2.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租赁演示场地及机具、组织机具作业现场观摩、购置项目所需设备及仪器、邀请有关专家培训指导等。省站技术人员参加全国有关技

16、术培训会议等。3.组织省站技术人员对各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4.项目结束后,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开展省级自评和县级复评,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二)基(二)基层实层实施施单单位位项项目目资资金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部署项目实施等。2邀请有关专家指导、试验地租赁、试验示范基地补助、购置项目所需仪器设备。3. 项目实施所需关键机械的购置补贴。4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省有关项目培训会议。5.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员下乡、到田,进行技术指导、检查、督导等。6自测和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绩效考评等。六、进度安排六、进度安排(一)2015年14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项目部署会议。做好项目区规划,落实核心示范区地块,与核心示范区合作社及种粮大户签订合同。对已实施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的地块搞好田间管理和跟踪考察。遴选关键机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