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滔滔笑绵里尽藏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2459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林滔滔笑绵里尽藏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儒林滔滔笑绵里尽藏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林滔滔笑绵里尽藏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7责任编辑: 刘晓闻胡健玲 (特邀)2016年4月1日星期五书香中国写 蒋士铨传 是我灵魂皈依的过程, 很大程度上, 也是我对蒋士铨再认识的过 程。读 忠雅堂文集 和 藏园十六种曲 , 蒋士铨炼词造句之功是常人所不及的。 他的文华和才识, 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南昌这片土地给蒋士铨的文才烙下 了属于南国的印记, 也让他岐阳展翅, 飞 向了更加广阔的天空。 蒋士铨所引领的文学方向成为清乾 嘉时期的风向标, 他的文学成就是江右地 方的骄傲, 也是南昌人的楷模。他的诗文 戏词, 无论是内容的宽泛还是思想深度, 后人都难以逾越。 看蒋士铨成长的过程, 是对自身生活 的拷问。每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并

2、不是先 天就有, 成长中的苦难熬煎能够成就人的 意志和不懈。生活的痛让自己舔着伤口 泣血而行, 这种原动力驱使的脚步, 行走 在 “道” 上, 所产生的能量巨大无比。上天 并没有给蒋士铨安排舒惬和顺畅的一生, 给予他的多是磨难,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遂 心愿的人生逆旅造就了他, 成长了他, 使 他无愧于自己的岁月。 我们也许曾经领教过 “时势造英雄” 的悖论, 但是于文字之功, 并不是靠捧抬 所能企及, 他依靠的是自身的先天素养和 后天不断地汲取养分而成就心胸文采。 人的生活际遇也许不同, 但文道的形成基 本上都循如此规律。 民间有个故事, 传铅山建县时, 县治 选址费了好一番周折, 有人建议设在

3、河口 镇, 有人建议设在永平镇。眼看众人争执 不休, 刚得了朝廷官帽的县大人百般无 奈, 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用量米筒在两地 各选一高岭土, 灌满一筒, 随后用秤称重 量, 土重的那一筒, 便是县治首选之地。 这个建议得到争议双方的赞同。经过比 称, 永平镇的土重, 于是县治便设在永平 镇。后来, 永平镇成了江西最大铜场所在 地, 完全印证了这永平镇的土的确是重。 铅山县不仅土重, 而且文气重。鹅湖 书院是中外闻名的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 一。宋淳熙二年 (公元1175年) 著名理学家朱熹与吕祖谦、 陆九龄、 陆九渊在这明 理扬道, 成就了各持己见的 “鹅之会” 。成 为我国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4、说到铅 山文气重, 不能不提到永平镇蒋家的蒋士 铨, 其一生著诗文4000余篇, 戏曲16种, 诗词文曲, 无一不工。蒋先生的于文之 道, 纵观横视都是个多面手。古文、 戏文、 诗文、 词文可谓全才。他是清中叶一位享 有盛誉的戏曲家、 文学家。 日本著名汉学家、 中国文学戏剧研究 家青木正儿在 中国近世戏曲史 中评价 蒋士铨为 “中国戏曲史上的殿军” 。 他以诗 文称雄, 乾隆皇帝曾写诗称赞他与南昌彭 元瑞为 “江右两名士” 。 他的诗文与袁枚、 赵翼齐名, 人称 “乾隆三大家” , 为乾嘉诗 坛领袖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载: 清初陈 维崧的词师法苏、 章, 尤其接近辛弃疾的 豪放苍凉词风。

5、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光人, 宜兴古地名称 “阳羡” , 所以以陈维崧为代 表的词派被称为 “阳羡派” 。 属于这一词派 的还有曹贞吉、 蒋士铨等。 李调元说: 江西 有两才子, 南昌彭芸楣家宰、 铅山蒋苕生 编修也。 近代梁启超评价他为 “中国词曲 界之最豪者” 。 今世钱仲联说: 蒋士铨以诗 曲成就双双得到著名评论家的充分认识 和最高评价, 这在整个清文学史上恐怕是 绝无仅有的一家。 岁月给每个人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 痕, 蒋士铨家族遭遇明末甲申之役, 自浙 江流徙江西铅山。卑微的身世成就了蒋 士铨的进取之路, 尽管这条路是这样坎 坷, 官与民的身份不断转换, 可他的文声 却驳得了其同时代文人士子

6、的推崇。清 史人物志也为他列传著声。文学与戏剧 的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 地位。 皇冠落地类转蓬, 空教胡马嘶北风。 明朝南明政权与清军在江南的争夺战, 使 江浙一带民众受尽颠簸之苦, 蒋士铨的祖 父蒋承荣易钱姓而归宗蒋氏, 蒋士铨在根 脉传承中, 成为家族的佼佼者。 蒋士铨一生起起伏伏, 虽没有过大起 大落, 纵观其人生之路, 几度让人慨叹。 他从小家境贫寒, 父亲经常游宦幕僚, 母 亲带着他寄居外祖父家。母亲的明达贤 淑深深地影响着幼年的蒋士铨, 母亲呕心 沥血, 夜织助读, 断篾教习。良好的家教 为他日后文学素养的形成起了关键作 用。蒋士铨父亲的教习方法更为独特, 他 要求儿子

7、不仅要读万卷书, 而且要行万里 路, 这些殷殷教诲和启迪, 为他后来诗歌 创作形成雄奇豪宕的风格奠定了牢固基 础; 为他成为文学大家提供了先决条件。 蒋士铨年青时多有抱负, 把忠心报国 兼济天下作为他的生命底线, 使自己与那些官欲深重、 私壑难平的凡夫俗子、 官僚 如同天壤之别。不过, 他的进仕之途并不 顺利, 屡次北上应试皆不第。 “三十三龄老孝廉, 紫薇花畔许留淹, 公车十载三磨折, 才作青青竹上鲇” 。 这是 乾隆二十二年, 历三次而得中进士时蒋士 铨的抒怀诗篇。 由于自小受父救困济贫品 行的影响, 他在京师为官期间, 时常解囊 相助那些身陷窘境的文朋诗友以及凡人 士子。 蒋士铨性格叛逆

8、, 正直不阿, 以至仕 途并不顺遂。 无法随波逐流、 阿谀奉承的蒋 士铨, 既不情愿适应污浊不堪的黑暗官场, 更不愿干那些结党营私的蝇营狗苟之事。 40岁的蒋士铨终于做了个艰难的抉 择, 他退出官场, 买舟南下。 在南京与袁枚 为邻, 筑红梅楼自娱。 随后, 执掌蕺山书院 和安定书院开始了他9年执教之途。 教习 之余, 与友诗文唱酬。 蒋士铨历山水胜境, 在南京的 10年, 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阶 段。 他在 五十初度漫成 诗中表露自己的 心迹:“儿孙但解寻观笑, 宾客何曾见苦 辛, 五十行年一杯酒, 暗中垂涕感兹辰” 。 这壮心奇节等云烟的胸际, 透视的是蒋士 铨的家国情怀。 有志难伸, 报国

9、无门啊! 母亲去世后, 蒋士铨奉母枢归故里, 于南昌筑藏园栖身, 安度晚年。三年孝期 满, 乾隆皇帝南巡赐诗彭元瑞, 将他与蒋 士铨并称 “江右两名士” , 并屡次问及蒋士 铨的境况。蒋士铨闻讯感激倍至, 几近熄 灭的用世之心再度复燃,“登车砺臣节, 不 敢说销魂” , 第二次踏上入仕之路。 然而, 有报国之心无报国之身, 水土 不服与疾病纠结成为蒋士铨的心魔, 国史 馆纂修官的职位也让他大失所望: 空许平 生稷契身, 何须斑管别金银, 谁怜闲却经 纶手, 唤作雕虫篆刻人。在京城缠磨5年 后, 他再度南归。 藏园在南昌是个让人称羡的地方, 蒋 士铨经营这片私地算是别有情趣, 随心所 欲。藏园成

10、了南昌民谣的风景: 弯弯曲曲 的蒋家 (蒋士铨) , 红红绿绿的裘家 (裘曰 修) , 莺歌燕舞的包家 (包竺峰) , 铜墙铁壁 的干家 (干以廉) 。 藏园成了蒋士铨晚年的诗泉,尽管 痹病侵扰,半身不遂,但他的诗兴未 减,文如泉涌,手不释卷成就他一生的 诗文等身。 蒋士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 产。写好蒋士铨, 我的思路和构想是: 把 握人物特性是关键, 其戏曲成就及诗文的 透析是依据, 故事传说为参考。重在蒋先 生的人格、 蒋先生的信念、 蒋先生的气节、 蒋先生的忠雅。以散文的叙事方式, 按照 人物命运走向、 脉络, 结合戏曲及诗文成 就以及生动有趣的文雅故事, 进行叙述。重点在于推介蒋先

11、生的戏曲成就、 诗文成 果和高深渊博的学问根基。将一个优雅、 大方、 直率、 无邪的蒋先生镶嵌进文字中。 在具体创作实践中, 力求做到主线不 失真, 重大事件有出处, 情节有印证。在 这个前提下, 安排章节时, 力求细节推论 合理, 描述得当。尤其是在撰写过程中, 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分门别类, 斟酌笃定, 孰重孰轻有分寸。尽量避免失真、 失色, 偏离人物生命痕迹。实事求是地处理情 节与细节的关系, 为人物添彩生色。同时 尊重传主的性格特征, 尊重传主的家风生 态, 尊重传主的学问成果, 表达我对蒋士 铨的敬重和仰慕。 事实证明, 我的创作思路还是对头、 对路的。一年之内我三次去蒋先生的老 家铅山

12、, 两次去蒋先生生活过的鄱阳, 一 次去蒋先生母亲的故乡瑞洪采风考察, 这 样的实地走访使我在掌握大量素材后, 能 够得心应手, 发挥良好, 用一年的时间一 气呵成这部作品。 2014年1月23日, 我独自携带行李, 前往铅山, 循着蒋先生的生命轨迹, 寻找 于我有价值的创作线索和素材。当我来 到他的墓地, 看到墓前四个刚遒的大字 “气节文章 “时, 我的眼睛随即为之一亮, 书名似乎即此而已。清代著名文人杨锡 绂概括蒋士铨一生的结语, 几乎涵盖了蒋 先生性格、 文气、 素养、 才华的方方面面, 用其作书名, 再合适不过。 第二次去铅山, 正是酷暑季节。大纲 经中国作协、 作家出版社批复后, 我

13、再度 心急火燎地前往铅山。这次铅山行, 幸得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诸位关照, 铅山县委宣 传部和县文联鼎力相助, 使这次采风收获 颇丰。我在蒋士铨的古居和祖堂久久徜 徉, 细心地将其族谱一页页拍照, 找来蒋 士铨的后代促膝谈心。永平镇政府领导 和不少对蒋士铨有过研究的乡土文人也 加入到我的采风行列, 不遗余力地为我提 供素材。这些同仁和朋友们的热情关照, 使我倍感温暖, 也增强了我写好 蒋士铨 传 的信心, 这是我创作成功的原动力。 其实, 在 蒋士铨传 现今出版的书稿 前, 我还有三个章节写了蒋士铨族辈以及 蒋士铨父亲蒋坚的经历, 而且我认为写得 较为精彩, 因为这样可以看到蒋家传承的 骨性和心

14、志。可是因为体例, 责编还是将 其拿下, 让我惋惜。 在整个写作进程中, 我几乎沉浸在一 种惶恐不安中, 深恐自己的文字有辱蒋先 生的文声。 当作家出版社将10册样书寄到我手 上后我长长舒了口气。这是我对蒋先生 捧出的一颗赤诚之心, 也是我对蒋先生 的一份敬重。文章千古事, 蒋先生做到 了。我为蒋先生的气节文章而歌, 也是 我的荣幸。 但愿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书。和我一 样, 收获一份传承、 一份厚重、 一份对伟大 文学家的崇仰。蒋士铨蒋士铨: 一飞鸣岐阳一飞鸣岐阳陶陶江江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大型丛书专栏儒林滔滔笑儒林滔滔笑绵里尽藏针绵里尽藏针刘兆林刘兆林为历史文化名人写传, 于我是件冒险的事。

15、之 所以选了伟大讽刺小说家吴敬梓来写, 不过因青年 时读过他晚年历时20载, 死后5年才得以刊刻行世 的长篇名著 儒林外史 , 而且当年读到的只是语文 课本里所选的 王冕画荷 范进中举 及 严监生和 严贡生 等几个片段 (阅读全著还是后来的事) , 却留 下经久难灭的印记,并对自己人生和写作发生了重 要影响,以至也写过一部曾被戏称为当代 儒林 传 的长篇小说 不悔录 ,后来又知道了鲁迅和 胡适等文化大师曾尊 儒林外史 为伟大的讽刺之 书。这样看来, 我斗胆选吴敬梓作传, 便完全是因喜 爱他的作品而爱屋及乌, 感情用事的结果, 即所谓因 爱而勇了。 现在想来有点后怕, 为历史文化名人写传, 起码

16、 该掂量掂量自己的史学及思想水平, 而这正是自己 的弱项。 但既已上路, 便骑虎难下了, 壮胆写完吧, 写 好写赖, 只要写出来了, 总可以为后来的大手笔们扔 下一小块垫脚石吧。 当然还是想尽自己所能, 力争写得能吸引读者, 且读后能受些感动, 得点启示, 留下能记些时日的印 象。 传记不是学术著作, 而是文学作品, 那么, 只有按 文学规律写了。 文学最基本的规律是形象思维, 按这 规律去写, 才能塑造出传主的鲜明形象, 让他的思想 寓于形象之中, 这样, 他的思想才能借着形象的生命 力活在读者心中。 这要求, 于我只有扬长避短了。 自 己的史学和思想水平低, 就以那些史学界、 文学界已 有定评的, 目前还没被推翻的结论及评传为基准, 加 上传主自己的作品为依托, 把苦心搜索到的材料 (有 的是从评传中分析出来的, 有的 是从史料中查找到的, 有的是从 传主作品中依据年谱推导出来 的, 有的甚至是从民间传说中借 鉴来的, 这都不属于虚构而来) , 用纯粹的文学语言和各种文学 叙述手段, 将传主的成长经历、 思想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