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0462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 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2.右图为氨基酸和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 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 ATP 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

2、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4.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 ,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

3、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 进入细胞核B.S 期变长,该期有 DNA 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 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 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29(7 分)某豆科植物

4、种子萌发过程中 CO2释放和 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1224h 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 ,其产物是 。从第 12h 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 ,主要原因是 。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 呼吸速率明显升高。30.(12 分)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 H2O 分解成H和 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

5、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 组)和缺硫培养液(B 组) ,在特定条件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实验结果:B 组A 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 作用。为探究 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 和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 ,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因衣藻的产氢量。31.(1331.(13 分分) )拟南芥的 A 基因位于 1 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 基因无此功能;B 基因位

6、于 5 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 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 F2中获得了所需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经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2)a 基因是通过将 T-DNA 插入到 A 基因中获得的,用 PCR 法确定 T-DNA 插入位置时,应从图 1 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4)杂交前,乙的 1 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

7、C、R。两代后,丙获得 C、R基因(图 2) 。带有 C、R 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丙获得了 C、R 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 C 和 R 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本实验选用 b 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 C 和 R 基因位点间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 A 基因的功能。32.(7 分)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

8、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 pH 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 pH 难以恢复的原因是:。pH 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 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 pH 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 、 。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 调节。39.(15 分) 【生物技术实践】玉米是粮食作物,经加工可生产酒精。流程如下:(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

9、可采用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法或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0.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 A 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获得 A 有两条途径:一是以 A 的 mRNA 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 DNA,然后在 作用下合成双链 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 序列,推测出相应的 mRNA 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 DNA 的 序列,再通

10、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利用 PCR 技术扩增 DNA 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是 、 、4 种脱氧核苷酸和耐热性的 DNA 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 PCR 扩增仪中完成。由 A 和载体 B 拼接形成的 C 通常称为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 Ca2处理 D,其目的是 答案 16:A D C D C B 29(1)无氧 细胞质基质 酒精和二氧化碳(2)减少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同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 (3)有氧30.(1)类囊体薄膜(2)促进 添加 CCCP 的完全培养液 添加 CCCP 的缺硫培养液(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化 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的生成量减少(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31.(1)四分体 同源 (2)和(3)2 25%(4)父本和母本 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32.(1)超过了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 缓冲 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 (2)神经和体液40.(1)逆转录酶 DNA 聚合酶 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2)引物 (目的基因或 A 基因)模板 (3)基因表达载体 (4)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使大肠杆菌更容易吸收重组 DNA 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