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966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初试及复试经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中大企管初试经验谈之规划篇 中大管院历来都是热门院系,尤其是企管专业,年年爆满。由于招生人数有限,无奈很 多人都不幸做了炮灰。中大管院着力打造“商界的黄埔军校” ,慕名而来的人就更多。作为 一个有幸进入善衡堂的过来人,也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从中得到教训能留给后来人。 不求此篇经验能给大家醍醐灌顶的感觉,能有些收获,足矣!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自 己去年的一年一个总结。考经共分六篇,稍后一一会出炉!此是规划篇!孙子兵法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呼!因此无论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前 期的规划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之后你的大致的行动规划。关于规划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 的,尤其是学过管理

2、学的,这些话显得累赘了。我是 2010.2.11 号正式开始复习的。之前寒假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在搜寻考研的信息了。 最后经过综合考虑,决定报考中大企业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点考虑:1.中大企管全国闻名,这没的说。2.自己以后也想在南方发展,中大在南方首屈一指。3.自己本科时候学的就是工商管理,对经管类课程非常感兴趣,知识面较广。也非常想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其他研友提到的诸如扩展人脉,更高的起点等等也有考虑。 决定考企管是因为自己的志趣在此,也并不仅仅因为它是热门专业。4.还有一点需要提到: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所愿,最终被调剂。所以这次算是 再博一次。5.大四时候一直没课,自己找工作的砝

3、码并不足够也是促使我考研的一个理由。因为直 接出去的起点太低,各方面的贮备工作还没做好。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各方面考虑,就不一一赘述。自从寒假在家里下定决心要考中大企管, 我就开始打算怎么去打赢这场仗。而且从头至尾,我从未有因压力太大换过学校与专业的 想法。我想说坚持真的很重要!寒假过后不久我就回到了学校,制定了一个大致的学习计划(有粗有细) 。考虑到自己的 数学基础不太好,所以前半年一直是在打数学的基础。准备先看课本,真的是相当于一切 从头开始,大一时候学的数学忘光了。看了课本然后挨着做后面的习题,一个不漏的很工 整的写在本子上,隔段时间再拿出来改正。准备挨着做完课后习题,有时间做一下毛刚源 的

4、辅导教材。到暑假时候再着手做复习全书。之后九月十月还做复习全书。最后几个月就 主攻真题。英语差不多也再那时候开始的。考研英语跟其他英语不太一样,所以准备的话要另外安 排。值得说的是考研英语跟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基本上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四六级不好的同 学千万别因此失去对考研英语的信心,只要复习得法,过线很容易的。只是拿高分确实太难,尤其是今年这种 BT 题目。那时候英语的计划是头三个月基本搞定单词。期间也在背新 概念三。NEC3 真的很不错,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很痛苦的去做。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就很享 受的。NEC3 和 NEC4 基本上是每天自学一篇。先解决词汇,下面是挨着挨着分析句子结构, 弄清句型。

5、下面就是背诵,反复的背诵。我身边的研友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效果还不错。 计划中英语到暑假时候可以适当做一些阅读理解了。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词汇已经完全不是 问题了。做阅读理解才有效果。暑假过后基本上打算做真题,认真研究出题思路。最后阶 段当然就是做一些模拟题,训练答题速度与感觉,免得上了考场一慌,那就真的是前功尽 弃了。中大管院的专业课基本上是一样的。考平狄克的微观跟罗宾斯的管理学,两本都是外国 人写的大部头。这个上面时间处理不好,会很浪费时间而且往往拉分就是在这个上面,很 多人都是挂在了专业课上。之前也看过一些其他名校的专业课,企管这个专业基本上不用 考微观的只考管理学。当时觉得只学管理学没意思

6、,自己对经济学还是有些喜欢的。本科 时候学过一些,觉得自己可能有优势所以就考这个了。按我的理解管理学比较感性,经济 学更为理性。两个的复习方法自然是很不相同的。因为当时没买到指定的管理学教材,就 先看了人大版的罗宾斯管理学,感觉写得很不错。这一遍也做了笔记!经济学计划先看指 定教材,看完再说吧专业课的系统计划是五月份才开始的。到期末考试之前差不多都看完 了一遍,有了大致的印象。末考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后面才又慢慢接上。专业课说到底 要看的书不多,但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都很细致。我的笔记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光专 业课的笔记都有好几本,而且用途都是不同的。粗的细的都有!强调一点,专业课的框架 务必

7、要很熟悉,只有这样在考试那短短的三个小时里写那么多题目才有胜算的可能。反应 不够快是肯定不行的。框架熟悉了才能迅速反应,有答题的方向,就是扯也扯得有方向, 不至于真的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因为这个只是计划更详细的专业课复习方法后面会专 门说到的。政治的复习我觉得按部就班就可以了。随大流,当你发现周围的人差不多都开始复习政 治了,你开始就不算晚。当时对政治的计划不是很多,因为觉得自己是以前文科生,政治 还算好吧总体各科的计划差不多就这样了,感觉是有些粗糙的。但是有个大致方向总比没有的好。此外身体也很重要,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个好的身体才能保证自己在后 面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能够撑住,所以

8、计划里有专门锻炼身体的考虑。五月份之前每天下午 5 点多一点我们研友共三个会准时去二田跑步,双杠单杠什么的 也算是对一天学习的放 松。吃完晚饭再回到自习室!生活也很有习惯,所以整个过程也不觉得特别累。其他一些每个人应该考虑的因素都是不相同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吧 记住只有适合自己 的才是最好的!(待续)2010 中大企管初试经验谈之数学篇数学今年是考的是最不如意的,仅仅只有那么几分真的是很惭愧!比较其他课程最不如意 的就是数学了!虽然自己感觉经过一年的磨炼自己的数学也不算很差,但结果不是很好! 原因总是有的,下面着重讲一下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算是对后来者的警示!其中也有一些 自己的体验.因为本科时候

9、自己的数学学的不是很好,所以准备较早。从一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数学 了。先是做课后习题,挨着挨着的很工整的做在一个本子上。大概做完一章的习题就来对 照答案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过程一直做了大概三个月。后来慢慢做概论与线代。线代做 了毛纲源的感觉还不错,认真看了书自己做了题目并不是特别着急去对答案。因为数学是 考管院制胜的关键。没有 120 上是很难考得上的!从一开始自己很重视数学的复习,自己 的期望分数值是 130 左右吧。每天大概会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复习数学,认真看书,做习 题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的定义推导真的很重要只有全面理解了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来能灵活 运用,迅速识破出题者的目的所在。所以

10、看似简单的课本上的推理要细细琢磨,认真思考 其推导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数学的精髓!不要觉得数学很难,钻进去了也会觉 得数学也是很迷人的,尤其在你发现另外一种新的证明方式,计算方式的时候!前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做课本,研究课本的题目!每一个细节都细细的去考虑。钻研透 定理的意义所在,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后习题基本上都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自己再对 答案改正错误的地方。经过第一轮基础训练才慢慢有了感觉,拿到一个题目才有了感觉!然后六月份在做毛纲源的线代,感觉不错,很能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一直也在不断熟 悉高数和概论的知识!暑假刚开始的时候就开始做复习全书了!我当时选的是陈文灯的,大概花了一个多

11、月的 时间全部做完一遍,感觉有些有点难度,还得自己慢慢消化。有些方法确实很好,比如定 积分的表格算法等等!有些方法确实感觉很奇妙,所以当时钻研比较多!研究了不下三遍。 但最后做真题的时候才发现真题的思路和陈的有些并不符合,陈的有些太重于技巧。而其 实考研的数学题目并没有那么变态,考得反而很基础!这里要说的是数学的基本功真的要 很扎实,不要仅仅图一时爽快,仅仅思考一下就放过去了,一定要自己亲手笔算!这样才 能锻炼自己的解题计算能力。暑假完了之后我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做了一遍陈文灯的复习全书,但当时的收获并不是 很大,因为陈的确实太重技巧了。有些方法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真的很难掌握!十月份的时

12、候做了 600 题,高数部分感觉相当不错,但是线代和概论简单了,没必要做 了!十一月分时候才开始做真题,当时是每两天在规定时间做一套一年的真题!当时的分数 基本上在 120 左右,感觉不错。只是有的年份确实很难,不是很理想!十一月份底开始做 400 题,按时间来说能达到 90 分都算不错了。四百题真的很好,就是有些难。这时候真的 就是考验人的耐心了 我只做了前五套,因为打击太大了,不敢往后做了!因为还上了辅导班的课程,也做过一些辅导班的习题!摊子铺的太大可能也是自己数学 失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后面阶段的时候看了李永乐的数学复习全书当时想换的但是怕时间 来不及最终还是没换硬是将陈文灯的做了至少三遍

13、,个别难的题目旁边都有批注的!总结部分还是比较齐全的重要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概括在内了,这些东西有时间看看也是 蛮好的!最后的几个月基本上就是在做真题,真题做的遍数少了,只做了两遍,感觉做的 不够熟练!真题感觉真的很值得研究,我的真题是做的晚了,而且没有很好的研究,这是 失败原因之一!当时数学考试是在第二天的早上,前一天晚上复习完了专业课就没多少时间看数学了就 仅仅看了下公式之类的,巩固记忆!考场上,做了选择题和填空感觉还不错,只是失误尽 在一些小问题上比如计算问题等等。至少白白失误了二十几分!所以数学的基本功真的很 重要,要经常联系才可以!下面总结性的说一下自己数学复习经验与教训吧经验:1.数学

14、最重要的就是定义概念,抓住这些的核心,数学就成功了一半。数学的推导过程 逻辑推理一定要非常熟悉!这个可以多看看教材上的的过程,体会其过程!2.学好数学要有耐心毅力,不能因为一个题目很难就放弃信心。其实只要按部就班,数 学也就那么回事!3.选好教材很重要!我们当时选了陈的是一个失误,因为其技巧性太强,不适合基础不 太好的同学。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它更贴近考研题目的实际状况。4.打好基础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数学近几年的趋势是注重考察基本的数学功底,数学基 本功。因此在平时做题目的时候多动手还是很有益处的!自己也是因为这方面做的不好, 导致数学大量失分,很是遗憾!5.数学的参考资料不

15、要太多,做好全书与真题就足矣!贪多往往会分散精力这方面我是 活生生的例子!我做的题目不比任何人少,但成绩并不如意!总结一点,抓好关键的几点, 研究透数学其实并不难!宁缺毋滥就是这个道理!6.要坚持!不要被一时困难吓倒。数学确实有的题目很难,但不要被吓倒。就当是学习 另外一种思维方法未尝不好!7.值得一提的是,平时基本的公式还要自己多多体会记忆。最好自己能推导出来,只有 这样数学的精髓才算是被掌握到家了!8.有自己的规划,不要看别人的计划乱了自己的阵脚!一步一步走得踏踏实实,到最后 数学不考好都难!9.要善于总结。每做完一个题目要认真思考这个题目跟上一个题目有什么相通之处。运 用到的方法的共同之

16、处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题不在多,精矣益矣!我数学算是个杯具,教训在此:1.计划不当,贪多求全!该做的事情没时间做,在不必要的资料上浪费时间!其实只要 吃透一两本就足矣应付考研数学!2.考前慌乱,取舍不当。考前时候一直在纠结是做真题还是 400 题还有之前的 600 题, 纠缠不清,导致后来失误,贪多求全,到最后却是什么都没抓好!3.基础不扎实!一开始注重对概念的理解,自己动手算题目的少!缺少临场快速反应迅 速解题能力。导致后来失分主要在一些基本的计算问题上!4.对真题的研究不够!后面几个月的时间在做真题的时候很慌乱,对真题的研究马马虎 虎!虽然考试时候线代有个答题很符合大题的套路,自己幸而完整答出,但不免仍有失误 之处!5.对数学的信心不是很强!考场做卷的时候有失望的感觉,反正感觉不是很好!自己之 前的计划安排不当有一部分原因!以上是数学的经验教训,以期能对大家有些感触!数学其实不是很难,自己只要静下心 来钻研进去,其实感受这种思维方式还是很不错的! 2010 中大企管初试经验谈之英语篇英语的重要无需赘述。每年都有很多同志挂在这个上面,虽说英语拉分难,但要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