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进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930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8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进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生素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进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进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圆要闻编辑尧版式院张楠校对院王剑圆园10年12月1日星期三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源缘愿3 82614597 耘原皂葬蚤造押news岳(上接 A1 版) 这种大规模、 有针对性的培训是空前的, 挑战也 是空前的。轮训按照 “统一教学计划、 统一教材讲义、 统一考 核标准” 的原则, 采取 “集中组织、 分散实施” 的方式, 由中国 气象局培训中心牵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 院共同承担。三家联手为预报员轮训下 “菜单”如此大规模的预报员轮训, 轮训时间长、 任务重、 涉及面 广。教材编写的质量如何?师资队伍是否到位?培训组织工 作是否周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多次强调, 一

2、定要作 好教师及教材的选择, 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 做好教学组织 工作。 在中国气象局人教司、 预报与网络司等有关职能部门的 大力支持下,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 信息工程学院的领导和教师, 以及北京大学、 中央气象台的 专家多次就培训教材、 教学组织、 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交流 和研讨。 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 倾注了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领导 和教师大量心血的主观天气分析讲义 、气象卫星图像解 译与判读 、雷暴与强对流的临近预报 等 9 册轮训教材, 在 培训班开班之前发放到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点。“缺锌补锌, 缺钙补钙”南京信

3、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李久生表示, 该校是举全校之 力支持此次大规模预报员轮训。结合预报员的实际, 整合教 学资源、 创新培训手段、 科学安排课程。在教学中, 南京信息 工程大学专门设置了一个星期的个例研讨, 让学员讲解自己 工作中的案例, 老师进行点评后, 让全班几十个学员一起讨 论, 这种研讨式、 开放式、 交互式的教学让学员们普遍感觉收 获很大。 同时,该校还根据上一个班的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课程。 贾宏元所在的第五期关键岗 (领班) 培训班就增加了 “青藏高 原与大气环流” 的新课程。 “学员缺什么就补什么。” 李久生形象地将教学与研讨结 合、 培训与研究结合、 培训与应用结合的创新教学称为 “

4、缺锌 补锌, 缺钙补钙”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门遴选了十余位副教授以上的 教师参与轮训教学, 还聘请上海、 江苏、 浙江等省市的一线 专家授课。来自江苏省气象局的学员朱双表示:“很多老师 都是一线的权威、 专家, 这么多优秀教师集中为我们讲课, 这太难得了。” 朱双感觉最受启发的是云图课, 对实际工作 帮助很大。 “原来也参加过短期培训,但像全国预报员轮训这样的 系统学习还是第一次参加。” 来自贵州省气象局的学员杨静 说, 同学们都迫切要求参加培训, 这样的学习对实际工作帮 助太大了。 “高校师资普遍具有重理论、 轻实践的倾向, 尤其对现 代气象业务了解不深。同时,预报员是气象领域宝贵的财

5、富, 他们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负责预报员轮训的成 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敬枫蓉介绍,该校将此次预报 员轮训作为促进年轻教师成长的难得机遇, 选拔 50 名相关 学科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助教参与到轮训中,与预报员一起 听课、 一起学习, 同时虚心向预报员学习, 从预报员的问题 中提取问题。 同时, 为满足预报员轮训教学的需要, 该校专门将一个 近 200 平方米的教室改建成预报员轮训专用教学场地,并购 买了服务器、 磁盘存储阵列、 52 台计算机、 大屏幕投影和音响 系统等。学员可以在教室中分析实时或历史气象资料, 配合 远程视频会商系统, 可以实时观看中央气象台和四川省气象 台的天气会商

6、。 全国气象预报员轮训已经开展一年多时间, 截至 2010 年 11 月底, 已举办预报员轮训培训班 15 期, 包括首席预报员 2 期、 领班预报员 5 期、 主班预报员 8 期, 累计培训预报员 415 人。 从轮训中期总结交流会提供的材料分析, 3 个教学点的学 员对轮训的总体评价都较好, 对教师的满意率为 97.2%。 预报 员轮训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认为学习有收获或较大收获的学 员占 93.8%。 学员们认为, 收获最大的是加深了对预报预测理 论和方法的理解, 拓宽了预报思路, 提高了观测资料在天气 预报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高学浩表示, 培训中心要及时总结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 轮训试点

7、班的经验,分析预报员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逐步实现从基础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 进一步加强基础建 设, 形成精良师资队伍和实用培训教材, 使教学走向成熟。本报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航 工业)研制的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轻型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海鸥 300 飞机在河北石家庄首飞成功。 海鸥 300 飞机是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有 限责任公司 (中航工业通飞) 成立后自行研 制的第一个重点型号,由中航工业特种飞 行器研究所 (中航工业特飞所) 设计, 中航 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航 工业石飞) 制造, 历时 3 年多时间完成了工 程设计、 试验和样机试制。 中航工业通飞总经理

8、孟祥凯介绍, 海 鸥 300 飞机具有独特的机身船体、 浮筒和 可收放起落架,可以在陆地机场和简易跑道起降, 也可以在江河湖泊、 水库、 海 湾等水域起降,并可在海拔 3500 米以下 的高原地区起降。该飞机为可载 46 名 乘客的客运型,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 和国内自主研发的综合显示仪等先进航 空仪表设备,其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 飞机的先进水平, 可用于公务飞行、 飞行 员培训、 旅游娱乐、 货物运输、 缉毒缉私、 海岸巡逻、 搜索与救护、 环境监测、 森林 巡防等。 海鸥 300 飞机成功实现首飞是型号研 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型号 研制工作将由工程制造全面转入适航验证 试飞阶段

9、。(高长安 王静)本报记者 潘锋全球拥有野生虎的 13 个国家 的代表日前齐聚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圣彼得堡, 出席在那里举行的 “保护 老虎国际论坛”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和俄罗斯总理普京等出席论坛, 与 会代表希望各国通过一系列的虎保 护计划, 争取到 2022 年实现全球野 生虎数量翻番。 “人称百兽之王的老虎, 其实是 最脆弱的动物,目前已到了灭绝的 边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林业 大学教授马建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说。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虎形成 了东北虎、 华南虎、 苏门答腊虎、 孟 加拉虎、 印支虎、 爪哇虎、 里海虎 (新 疆虎) 和巴厘虎等 8 个亚种, 而如今 爪哇虎、

10、里海虎和巴厘虎已经灭绝,华南虎在野外也难觅踪影。全球野 生虎目前只生活在 13 个国家, 野生 虎数量从 100 年前的 10 万只锐减 至如今的不足 3200 只。 在我国境内, 除了华南虎, 还分 布有东北虎、 印支虎和孟加拉虎。 据 估计,目前全世界野生东北虎也仅 存 500 只左右,大部分生活在俄罗 斯远东地区和中俄边境地区。调查 表明, 我国现存的野生虎大约有 50 只左右, 其中数量最多的东北虎, 野 外数量也只有 20 只左右。 为了挽救老虎这一几近灭绝的 物种,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老虎 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马建章介绍, 在 技术层面上, 繁殖、 饲养、 疾病控制、 遗传管理等问

11、题均已取得突破, 人 工养殖不存在问题。但人工圈养虎 种群面临的问题是,“剩余”老虎数 量庞大,处置困难所谓剩余老虎,是指在遗传意义上失去了保护 价值的老虎个体;另外死亡老虎逐 年增多, 大量死虎的个体被封存, 造 成资源严重浪费。 在谈到可否将圈养虎“野化放 归” 这一问题时, 马建章认为:“时机 还不够成熟, 暂时不宜提倡。 ” 他说, 圈养虎要放归,首先要进行野外捕 食训练, 圈养虎如果没有这个能力, 那将是很难在野外生存的。 二是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通 常成年雄性东北虎的活动面积为 600800 平方公里,成年雌东北 虎为 300500 平方公里。但这些 年来, 随着城镇建设、 森林

12、采伐、 道 路修建等生产活动的增加, 东北虎 栖息地受到了严重挤压和破坏。 研 究表明, 我国完达山东部适合东北 虎栖息的生境面积只占总面积的 11.63, 有 40左右的森林已经完全不适合东北虎栖息。 三是东北虎属于大型食肉动 物,其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 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由于栖 息地破碎化和猎物的人为猎捕, 目 前野外可供东北虎猎取的狍子等有 蹄类动物的大量减少,东北虎的食 物资源锐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野 化放归, 显然是不合适的。 马建章说, 东北虎位于食物链 顶端, 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和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森林 中没了东北虎, 食草动物的数量会 迅速增多, 森林

13、植被很容易遭到破 坏,因此应通过加强资金投入, 加 强栖息地保护, 建立国际联合保护 区和生态通道、 健全国家级保护区 网络等措施, 逐步恢复破碎的栖息 地, 这是恢复野生东北虎种群的重 要措施。阴本报记者 黄辛抗生素的发现作为 20 世纪最 辉煌的现代医药成果, 曾治愈多种 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但近年来, 随 着抗生素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广 泛应用, 对抗菌药物有很强耐受性 的细菌也随之出现。 “ 超级细 菌 ,它本身并不像名字那样可 怕, 但是它所带来的耐药菌问题之 严重, 恐怕已超过常人想象高 耐药性不仅存在于人体内的病菌 中,就连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细菌, 也在产生越来越无药可治的耐药 性。”

14、 杨胜利、 廖万清等专家和临 床医生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第 47 期 院士沙龙上, 对细菌耐药性这一被 美国医学研究所描述为 “全球公共 卫生和环境两方面的灾难” 问题深 感忧心。食品中细菌耐药性竟高于 人体内细菌据悉,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 “抗 击耐药性”作为 2011 年世界卫生 日的主题, 希望以此扭转之前 “对 耐药性的十年忽视” 。基于近年来 对食源性病菌的监测数据, 上海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研究室 副主任陈敏在 细菌耐药性与公共 卫生安全 报告中提出, 细菌耐药 性的主动监测网络, 应该以实验室 为基础, 覆盖医院、 社区、 农业、 畜 牧业、 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可能 存在抗生素

15、滥用问题的方方面面。 据介绍, 早在 10 年前, 我国就 对肉、 奶等食品中部分致病菌的耐 药情况开展过监测。 针对沙门氏菌 的研究发现, 从食用动物中分离的 一些沙门氏菌对三四种抗菌素有 耐药性,有的甚至可以对 11 种抗 菌素产生耐药性。对此,陈敏表 示:“这一情况只能说明养殖业正 在大量滥用抗生素, 也许养殖业滥 用抗生素的情况比人滥用抗生素 的情况更严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 近几年也监测到:在上海市水体、 水产品甚至苍蝇中分离出的霍乱 弧菌、 沙门氏菌, 不同程度地出现 了多重耐药性。 研究发现从食用动 物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的耐药性, 比从病人身上取得的病菌耐药性 还要强。

16、专家一致呼吁“全社会、 全环境都应慎用抗生素” 。“新抗生素上市后不到两年就 出现了耐药情况”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 所副所长王明贵在其报告耐药菌 的临床感染及抗菌治疗 中, 用翔实 的数据分析说明, 一方面, 要找到一 个比原先更有效的抗生素越来越难; 另一方面, 耐药性令药厂越来越 无利可图,这是抗生素新药研发不 力的两大主要原因。“一个新药的诞 生通常须历经 10 年, 抗生素也不例 外。结果, 新抗生素上市后, 不到两 年就出现了耐药情况, 对药厂来说, 花同样的钱和时间,不如开发一些 收益期更长的新药。” 王明贵说。“猫捉不住老鼠” ?如果把人类与细菌的较量比作 一场 “猫捉老鼠” 的游戏, 那么近十 年来,“猫” 显然已斗志涣散。20 世 纪八九十年代, 人比细菌跑得快, 全 球平均每年上市 3 种抗生素新药; 此后,新药研发的速度明显跟不上细菌强大的求生变异能力。 2008 年, 全球仅诞生了 1 个抗生素新药。 “猫 捉不住老鼠” 的情况, 在我国似乎更 严重。 目前,国际上仅有两种抗生素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