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宋邓牧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9069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琴》宋邓牧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伯牙琴》宋邓牧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伯牙琴》宋邓牧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伯牙琴》宋邓牧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伯牙琴》宋邓牧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琴》宋邓牧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琴》宋邓牧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琴 宋鄧牧撰伯牙琴自叙 見堯賦 君道 吏道 名説 寶説 二戒學栁河東 越人遇狗 楚佞鬼 元無人傳 謝臯父傳 寓屋壁記 逆旅壁記 永慶院記 宋友古齋記 集虚書院記 亦山齋記 雪竇游誌 代問道書 蠟屐集序 張叔夏詞集序 鑑湖修禊序 西湖修禊序 代祭和靖祠文 代祭胡葦航文 代旌徳觀祭先賢文 伯牙琴後序補遺 沖天觀記 超然館記 清真道院碑記伯牙琴自序 予集詩文若干,名伯牙琴。伯牙雖善琴者,鍾子期死,終身不復鼓。知琴難也。今世無知音, 余獨鼓而不已,亦愚哉!然伯牙破琴絶絃,以子期死耳,余未嘗遇子期,惡知其死不死也? 故復存此見堯賦 吳君自號漁隠,富春老儒也,以見堯名齋,予為賦之 古有聖人作君作師,憂

2、民之溺由巳之溺,憂民之飢由已之飢,故能治九年之昏墊,播艱食於烝黎,其徳澤所浸,如時雨之化,其功用所及,如春陽之熙。蓋聖人在位,問之朝野,而朝 野已不知。今也寥寥,數千載之下,悠悠我思。先生見之若之何,其先生不言,浩然長噫。 余請逆先生之志,而為之辭:昔者芒芴之間,無形之忽,化而為有形也,圓而在上者蕩蕩乎 無涯,方而在下者廣廣乎不可圍,紛而處乎中者繇繇乎淫淫乎,其相攜而相持,蓋終古而融 結,豈隨時而變移。瞻四方之無窮,感吾生之有期,既不得遊於康衢、見堯服之微,又不得 廬於平陽、見堯風之遺,撫河洛而念禹功,揖南風而思舜詩。今吾仰而觀天,見日月星辰風 雨霜露之晃耀沾滋,則必憮然歎曰:昔堯之事,此天也

3、。蓋嘗欽若厯象,而授人以時,今雖 不見其端、黻冕以事上帝,亦想見咨汝羲和之心事,兢兢祇祇,則吾俯而觀地,見山川草木 羽毛鱗介之崔錯柴池,則必愴然傷曰:昔堯之治此地也。蓋嘗平水土烈山澤,使百獸率舞而 鳯凰來儀。今雖不見疏河瀹濟决汝排淮之神績,亦想見十有二州之制度畇畇齊齊。又吾中而 觀人,見君臣父子典章文物之雍容委虵,則必蹙然憂曰:昔堯之愛此人也。蓋嘗使契教人倫, 有典樂之龍有典禮之夷。今雖不復見垂衣裳之化,然寤寐思服,若將見都俞吁咈之氣象堂堂 巍巍。吾進吾簞豆而餐也,則見其糲粱與藿藜;吾正吾章甫而出也,則見其黄收而純衣;吾 倚吾蓽門圭竇而以為安也,則見其不雕之樸桷不析之素題。在萬世以如見,豈蘭陵

4、之我欺? 舜之見堯,見於父子之間存没之道;君之見堯,乃見於君民之隔絶、今古之乖暌。為舜者慕, 為君者悲,嗚呼!茫茫九原,龍虵居之,衣冠禮樂之封,交鳥跡與獸蹄,洪水之患豈至此, 聖人不復起。已而已而,嗚呼,高高巢由言危行危,揖讓之水燋然恐汚牛腹,若高論怨誹離 世異俗,今君其庶幾,所得同者巢由之心,所不得同者巢由之時。陶唐世逺,吾將誰歸?嗚 呼,千萬世,一日之所推,千萬人一氣之所為。死生不出於天地之間,變化不過乎人物之孳, 反復始終,孰知端倪?安知君不嘗見堯於黄屋清問之上,堯不復見君於耕田鑿井之卑!雖然, 請妄言之,奚吾願君澡雪而精神,寧極而天機,而與四子者逍遙乎無何有,放蕩乎遙恣睢, 御六氣之辯

5、而道不窮,游四海之外而物不疵。此君所耕之山即藐姑射之陽,所釣之澤即汾水 之湄。堯固將往見君矣,君何以見堯為哉!君道 古之有天下者,以為大不得已,而後世以為樂。此天下所以難有也。生民之初,固無樂乎, 為君不幸,為天下所歸,而不可得拒者,天下有求於我,我無求於天下也。子不聞至徳之世 乎,飯糲粱啜藜藿,飲食未侈也;夏葛衣冬鹿裘,衣服未備也;土堦三尺茅茨不窮,宫室未 美也。為衢室之訪,為總章之聽,故曰皇帝清問,下民其分未嚴也。堯讓許由而許由逃,舜 讓石户之農而石户之農入海終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樂戴而不厭,惟恐其一日釋 位而莫之肯繼也。不幸而天下為秦,壞古封建,六合為一,頭會箕,斂竭天下之財以

6、自奉, 而君益貴;焚詩書,任法律,築長城萬里,凡所以固位而養尊者無所不至,而君益孤。惴惴 然若匹夫,懷一金懼人之奪,其後亦巳危矣。天生民而立之君,非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廣, 足一夫之用邪!故凡為飲食之侈、衣服之備、宫室之美者,非堯舜也,秦也。為分而嚴、為 位而尊者,非堯舜也,亦秦也。後世為君者,歌頌功徳動稱堯舜,而所以自為,乃不過如秦, 何哉!書曰酣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彼所謂君者,非有四目兩喙、鱗頭而 羽臂也,狀貎咸與人同,則夫人固可為也。今奪人之所好,聚人之所爭,慢藏誨盗,冶容誨 滛,欲長治久安,得乎?夫鄉師里胥,雖賤役亦所以長人也,然天下未有樂為者,利不在焉 故也。聖人不利

7、天下,亦若鄉師里胥然,獨以位之不得,人是懼。豈懼人奪其位哉!夫懼人 奪其位者,甲兵弧矢以待,盗賊亂世之事也。惡有聖人在位,天下之人戴之如父母,而日以 盗賊為憂,以甲兵弧矢自衞邪?故曰欲為堯舜,莫若使天下無樂乎為君;欲為秦,莫若勿怪 盗賊之爭天下。嘻,天下何嘗之有,敗則盗賊,成則帝王,若劉漢中李晉陽者,亂世則治主, 治世則亂民也。有國有家,不思所以捄之,智鄙相籠,强弱相陵,天下之亂,何時而巳乎! 吏道與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巳。内九卿百執事,外刺史縣令,其次為佐為吏為胥徒,若是者貴 賤不同,均吏也。古者軍民間相安無事,固不得無吏,而為員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 其去民近故也。擇才且賢者,才且賢者

8、又不屑為是,以上世之士髙隠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 切切然恐不至也,故為吏者常出不得巳,而天下隂受其賜。後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懼其 亂,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詳,然後小大之吏布於天下,取民愈廣,害民愈深。才且賢 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數萬,小者雖無禄養,則亦並縁為食, 以代其耕,數十農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於其間,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 息豈可得也?天下非甚愚,豈有厭治思亂,憂安樂危者哉!宜若可以長治安矣,乃至有亂與 危,何也?夫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奪其力, 而號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

9、然乎?天之生斯民也, 為業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竊人貨殖,摟而取之,不亦盗賊之 心乎?盗賊害民,隨起隨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無避忌,白晝肆行,使天下敢怨 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誅,豈上天不仁,崇淫長姦,使與虎豹蛇虺均為民害邪?然則如之何? 曰:得才且賢者用之,若猶未也,廢有司,去縣令,聴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不猶愈乎! 名説 善譽人者人譽之,善毀人者人毀之,施報之常也。世有好名之士,以其髙天下者自負,恐天 下之人挾其所長有以軋已,於是毀之為不足道。為不足與吾並,以表見其高。天下之人不堪 其毀,争起而毀之。其始也求得美名,而終也反為天下之惡所歸,是不得取名之道也。是以

10、古之君子道髙而愈謙,徳尊而愈恭,其於人也,遏惡而揚善,人之有善若已有之,唯恐其不 得聞,而以為已所不逮;不幸聞人之過,則亦含容覆护,不忍其不得為君子。故天下之人不 堪其譽,爭起而譽之,其始也雖若自貶,其終也乃為天下顯,人是得取名之道也。夫以口勝 天下天下之口,不猶衆乎?或曰吾道髙矣徳尊矣,豈天下所得而强毀者?曰:在已有可譽之 實,人固不得而毀之,然道誠髙徳誠尊者,決不至於善毀人,而善毀人未有不為道徳之累也, 奚其髙且尊?或曰我誠善譽人,不幸人之毀已也惡聲至,反之如何?曰不然,我之譽人也多, 則人之譽我也亦多;一人之毀不足,勝衆人之譽矣。叔孫武叔毀仲尼,仲尼未嘗毀叔孫武叔; 嬖人臧倉毀孟子,孟子

11、未嘗毀臧倉。此孔孟之所以為孔孟,適所以重毀者之惡歟。或曰君子 語黙,唯義而巳,何暇恤人之是非,必欲為阿世苟容者乎?曰:阿世苟容,固君子所不取, 如知語黙之為義也,則是非固有分矣。夫善譽人者於已為盛徳,於人為令名,此之謂兩益; 善毀人者於已為薄徳,於人為惡名,此之謂兩損。兩損兩益之間,其相去亦逺矣。不可不察 也。 寶説 天下有至寶,貴甚夜光,重甚垂棘,而未易識者。一介之士是已。珠隠於蚌,玉藏於璞,與 螺蛤瓦石未始不類,然剖之鑿之,愚者知為珠與玉。一介之士,道徳仁義文章學問藴諸其心 胷,非如蚌可剖璞可鑿也,脱使得天下髙位,則禮樂興、教化成、天地清寧、神明降格、民 物阜殷,舉天下至美願見不可得者。坐

12、而致之,其為至寶,豈止如夜光垂棘,一可玩而巳哉! 奈何一蚌一璞至微,藴諸大山滄海至深,天下盡心力求之,蛟鱷虎兕有所不避,故為珠玉者 迄未嘗不得遇;一介之士與人類並居,其求之甚易,非有高深足以勞其力、異類足(原缺九 字)目棄非如藐然無情之物,委諸遐僻幽深而遂已,天下既無求於此,方且鄙薄非笑,不得 與螺蛤瓦石均為有用,何也?夫一事成敗一物完毀莫不有數行其間,豈有天地大運治亂廢興 非是數所為者,一士窮逹常關係天地之大運,豈人力哉!舉天下非蠢謬無知,孰不能憂亂思 治哀廢樂興?及治亂興廢所分,日與同處而卒莫之識,則是窮天下智慮卒無以自别於蠢謬無 知,亦可哀矣。故嘗謂一介之士未嘗絶於天下,天無日月星辰,空

13、然氣耳;地無山河草木, 莽然塊耳;人無一士之道徳仁義文章學問,蠢然萬物耳。日月星辰未嘗一日不麗乎天,山河 草木未嘗一日不著乎地,一士之道徳仁義文章學問乃不得常為人類所宗,何人類不幸,獨不得如天地之粲然有章、炳然有文也?要之道徳仁義文章學問,亦未嘗一日不與日月星辰山河 草木並立不悖,特顯晦不同耳。當天運之泰,則逹為稷契臯陶伊傅周召;及天運之否,則窮 為夷齊孔顔長沮桀溺。故雖窮而在下,未嘗不隠然為扶植人類地,使一日無所扶植,人之類 絶滅久矣。天下之士常隠被一士之澤而不自知也,世之假士自名者侈然曰:我良治天下國家, 世亦徒以為士,且惡知真所謂士者,與天地相為表裏,豈易得哉!一介之士足以關係天地大 運

14、者,世既不之識,而號為士者又眇然不足道,則是通天下之惑有甚於瞽。其何以救之?後 之欲治天下國家者,其亦以求夜光垂棘之心而求一介之士,則天地大運不可得泰乎,然亦曰 有數。二戒學栁河東 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搖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歸,食以粱肉,待 之禮以人。狗得盛禮,日益倨,獵得獸必盡啖乃巳。或嗤越人曰:爾飲食之得獸,狗輒盡啖, 將奚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狗怒齧其首,斷領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狗而 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 楚佞鬼 楚佞鬼,有鬼降於楚,曰:天帝命我治若土,余良威福而人。衆愕然,共命惟謹,祀之廟, 旦旦薦血食,跪而進之。將弊市井亡賴,附鬼益衆,

15、以身若婢妾然不厭,及其妻若女,鬼氣 所入,言語動作與鬼無不類,乃益倚氣勢驕齊民,凡不附鬼者必讃使之禍,齊民由是重困。 天神聞而下之,忿且笑曰:若妖也而廟食于此,作威福不已,為興疾霆碎其廟,震亡,賴以 死。楚禍遂息。彼以鬼氣勢,可常倚哉!元無人傳 西湖之陽有畸士,不詳姓氏,自稱元無人。其言曰:昔予祖父所出,與少所學業,具能識, 以難故,遯逃山谷間。予心惴懼,若得陽里華子疾,今皆忘之。有物在吾上空空然,捫以手 弗及。或告予曰:其名天;有物在吾下廣廣然,踐以足弗窮,或告予曰:其名地;又有光景 之麗乎空空中者,又有形象之突乎埳乎廣廣前者,或不盡以名告,又有物與吾並交交然憧憧 然往來,且不巳以目,計之不

16、得其數,或告予曰:其名人。自是三物者入吾胷腑,予明而闢 目,巳紛芴錯委,而與予心鬪;予晦而闔目,則四方上下不召而至不觸而應,而與予夢為接。 予怠且病,則有教予曰:子之未生,子目安有,雖有三物,子安從知?今子既生,子形日與, 三物居而使交於目,接於夢,病於其心,猶噓鏡以氣,淈水以泥,則惡得無累?犀牛之角豈 有月哉,得月而翫之,月生其角,欲復為完角,不可得已。今此三物既生子胷腑,安得復為 完心?曷不及子未生,明不得而見,晦不得而夢,子之初心空然如太虛,孰能病焉?予病愈, 行歌而去,曰:元無人,風為馬兮霆為輪,上天下地三千春,俯視萬物如游塵,一聚之蟻胡 不仁。鼠肝蟲臂爭紛紜,折股裂喙隤其身,天機日淺嗜欲深,翛然長嘯登層雲。交友混沌揖 大鈞,百千萬世名無聞。名無聞,元無人。 謝臯父傳 謝君名翺,字臯父,延平人。蚤事科舉,學有志當世。中遭兵火,室家散亡,購得一子,軍 伍中相與,竭力生産僅自給,屬繇役繁興,不堪迫辱,日益憤懣成疾。以子初逹時務,委而 出逰,過嚴陵故舊,館焉,因娶某氏。其地與婺接,故常往來兩州間,積十四五年,指授館下。生粲然進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