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741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20中2014-2015学年下期4月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都成都 20 中中 2014-2015 学年下期学年下期 4 月考试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第卷(单项选择题卷(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 分)分)一、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酣眠(tin) 霎时(sh ) 袅娜(n) 嬉游(x )B.脉脉(m) 隐约(yn) 媛女(yun) 蓊蓊郁郁(wng) C.一椽(chun) 着衣(zhu) 混沌(dn) 散文钞(cho)D.瞥见(pi) 茎叶(jng) 纤细(qin) 脉络(mi)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 朗照 弥望 没精打彩 B.风致 点缀 和

2、谐 迷迷糊糊C.公寓 卢沟桥 责无旁代 烽烟四起D.安顿 长青藤 急不暇择 当仁不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汗流充栋。B.市场部举行的财年庆功会上,总经理举杯提议,为本财年中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所创造的喜人业绩弹冠相庆。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部分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体系不健全,

3、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想赢得竞争力,以致难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B.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 5 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2C. 最近有关“北京地铁 2 元时代或将终结”的讨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大家可能忘了,从分段票价到一律 2 元,北京地铁票价已经历过多次调整。D. “用电越多电价越高” ,是未来对居民电价调整的方向,这无疑将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物质文化李大农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比,是比较具体直观的,是汉人长期生产与生

4、活经验的积累。与精神文化那种深层次的文化相比,物质文化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也是一种表层文化。不少成语直接反映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成语的选材必然集中于汉人所熟悉的事物,山川地理与园林、宫室建筑、服饰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器物、动物等等,都是汉文化中所固有的,它们反映了汉民族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与饮食有关的成语为数不少,如“茶余饭后” 、 “粗茶淡饭” 、 “酒足饭饱” 、“酒囊饭袋”等等,成语中常常“茶”与“饭”并举, “酒”与“饭”并举,这是汉民族独有的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反映。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体现饮食观念的成语。像“炮凤烹龙” 、“千里莼羹

5、”这样的成语直接记录了两种菜名,前者指鲜美的宫廷大菜,后者指一种地方风味名菜。 “五味俱全”的原义则是指调味齐全适宜。反映服饰文化的成语中,有不少表现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所特有的服饰。帝王后妃和贵族命妇的服饰是“凤冠霞帔” 、 “珠围翠绕” ,古代儒生的装束则是“褒衣博带” 、 “圆冠方领” ,朝庭命官是“顶冠束带” 、 “象简乌纱” ,志在山林的隐逸之士则“葛巾野服” 、 “芒鞋竹杖” ,当了帝王,则必“黄袍加身” ,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只能是“荆钗布裙” 。因为服饰是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古代在服饰上有种种严格的规定,用以显示官位品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以汉语中出现这样丰富的与服饰有

6、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怪了。成语中反映宫室建筑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如“碧瓦朱甍”指绿色的屋瓦,红色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也表现了汉人建筑设计和审美情趣上的总体风格。 “层台累榭”形容房屋建筑高下相间、错落有致, “雕梁画栋”形容房屋内部装饰得富丽堂皇, “钩心斗角”形容宫室内部结构错综精密, “高亭大榭”专指园林中供休息和观赏四周景物的高大建筑物, “金城汤池”形容坚固的3城防。成语还带上了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园林、交通、气候等方面的特色。因此,带有地理名称的成语必然是汉语所独有的,由于本族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自然也可以体会到这些成语的“言外之意” 。如“楚河汉界” 、 “安如泰山”

7、、 “得陇望蜀” 、 “泾渭分明” 、 “洛阳纸贵” “吴牛喘月” 、 “夜郎自大”、 “终南捷径”等等。围棋和中国象棋是汉人十分熟悉的娱乐用具,因此,以棋为素材的成语就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棋高一着,束手束脚”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举棋不定” 、 “星罗棋布”等。汉语成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植物,除松柏、梅、柳、桃、李、兰、桂、莲等外,最常出现的要首推竹。因为中国古代盛产竹,汉人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竹发生密切的关系,竹在汉民族的物质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竹不仅可满足日常生活中制造各种物品的需要,还可以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并能制作乐器。与竹有关

8、的成语有“胸有成竹” 、 “罄竹难书” 、 “傍人篱壁” 、 “蓬筚生辉” 、 “箪食壶浆” 、 “得鱼忘筌” 、 “簟纹如水” 、 “管中窥豹” 、 “立竿见影” 、 “滥竽充数” 、 “雨后春笋” 、 “青梅竹马” 、 “势如破竹”等。成语还反映了中医中药方面的文化内容。如“痛下针砭” 、 “对症下药” 、“如法炮制” “妙手回春” “三年之艾” 、 “以毒攻毒” 、 “换汤不换药” 、 “病入膏肓” 、 “麻木不仁”等。不少成语选材于汉人常用的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族历史上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以珠宝、丝绸和织锦来说,在汉文化中就很具有代表性。与珠宝有关的成语有“白璧微瑕” 、 “浑

9、金璞玉” 、 “探骊得珠”等,与丝绸有关的成语有“澄江如练” 、 “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 “描龙绣凤”等。取材于动物的成语数目十分庞大。有些动物形象及其象征性内涵,是汉文化中独有的。在汉文化中,龙、凤、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神异的动物形象,它们或以高贵、权威、受人尊重;可以珍稀、祥瑞被人喜爱。这些动物是否存在过,虽尚未被现实生活所证实,但从其形体生成的各部分来看,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成语中其他动物的象征义也体现了汉文化的丰富内涵,如龟、鹤的高寿延年、虎豹的威猛雄建、豺狼的狠毒贪婪。至于有关狐、兔、犬、马等动物的成语,往往不只是的一种涵义,褒贬抑扬各有不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

10、以上大量的例证与分析,我们认为成语中确实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不同民族或国籍的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阻碍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原因,不只是语言结构本身,而往往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4障碍。特别是成语,文化的包容量这样大,外国人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它们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中国文化多一分了解,对成语的意义也就能够多一分认识。由于汉语成语的文化个性异常显著和突出,所以必须要有精通外语并具备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的人予以翻译,才能使外国人接受和理解。5.下列关于成语中各种形象的表述,不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粗茶淡饭” “酒足饭饱” “炮凤烹龙” “千里莼羹”这样的成

11、语全都反映了汉民族独有的茶文化和酒文化。B.“凤冠霞帔” “象简乌纱” “荆钗布裙” “芒鞋竹杖”等成语体现了不同地位的人的身份特征。C.大量和植物有关的成语中,除松柏、梅、柳、桃、李、兰、桂、莲等外,最常出现的要首推竹。因为竹和汉人的衣食住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D.龙、凤、麒麟等古代传说中的神异的动物形象所包含的象征性内涵是汉文化中所独有的。6.下列说法,不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碧瓦朱甍”表现了汉人建筑设计和审美情趣上的总体风格, “钩心斗角”则体现了宫室内部结构的错综精密。B.珠宝、丝绸和织锦,在汉文化中很具有代表性,不少成语就选材其中。C. “泾渭分明” 、 “洛阳纸贵”

12、 “吴牛喘月” 、 “夜郎自大” 、 “终南捷径”等成语的“言外之意”是每一个对汉文化有了解的人都能体会到的。D.成语中确实积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阻碍不同国籍或民族的人们语言交流和理解的不只语言结构本身。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成语的选材必然集中于汉人所熟悉的事物,这些成语全都直接反映了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汉文化中所固有的,它们体现了汉民族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B.成语既能反映宫室建筑文化的民族特色,也会带上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园林、交通、气候等方面的特色。C.成语中关于“狐狸” “兔子” “犬” “马”等动物的涵义或褒或贬,或

13、抑或扬,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D.翻译汉语成语的人,除了精通外国语言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这样才更能让外国人接受和理解汉语成语的意义。三 、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5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动词,下(雪)9.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 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D.謇朝谇而夕替10.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顿丘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淇水汤汤 D.怨灵修之浩荡兮

14、第第卷(共卷(共 120120 分)分)四、(共 32 分)11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 分)(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分)(3)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3 分)1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6 分)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 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 不谐矣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 分)送人东归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15、。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 天涯孤棹还。6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释】 荒戍:荒废的军队防地。 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 汉阳渡:长江渡口,湖北汉阳。 郢门山:即荆门山。 棹:这里指船。 何当:何时。樽酒:犹杯洒。 (1)颔联“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什么样的境界?(4 分)(2)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和一般意义上的悲秋伤别有什么不同?试结合首联分析说明。 (6 分)14.背诵默写(任选 6 句,每空 1 分,共 6 分)(1)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3)步余马于兰皋兮, 。(4)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隰则有泮。(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7)桑之落矣,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五、阅读,完成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