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6406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易错题库(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火灾的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5907-86)将火灾定 义为: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为防创造条件,“防”为消提供补充。(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 3、以下( )火灾,属于B类火灾。 A)甲烷 B)沥青 C)汽油 D)石蜡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解析:火灾的分类按火灾

2、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 者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4、燃烧应具备( )、放热和发光三个特征。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吸热反应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A 答案解析:燃烧的定义:在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5907-86)中将燃 烧定义为: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现象。燃烧应具备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5、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系统提

3、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的定义:凡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 起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6、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引火源的定义: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 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7、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正确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 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4、、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 8、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 )。 (A)18% (B)21% (C)25% (D)30%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助燃物的定义: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 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 量大约为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9、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 )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A)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

5、: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 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不管何 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10、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快,所蒸发出来的蒸气 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 灭了。(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闪燃闪燃的含义: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 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因为

6、液体蒸发速度较慢, 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 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1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 (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 (B)一定的点火能量 (C)引燃温度 (D)引燃能量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 燃烧。发生燃烧还有“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12、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

7、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 生的自然燃烧现象,称为( )。 (A)阴燃 (B)着火 (C)自燃 (D)闪燃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自燃的定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13、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 为着火。(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着火的定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 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 14、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

8、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物质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 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控 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下,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15、可燃物质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 断上升,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着火。(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自燃的含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称为自燃。即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

9、源 的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 升,燃烧起来的现象。 16、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爆炸的含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 者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17、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 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据。

10、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 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18、爆炸是失去控制的燃烧。(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爆炸的含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 者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19、( )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A)爆炸浓度极限 (B)爆炸 (C)爆炸温度极限 (D)自燃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爆炸极限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 蒸汽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由于液体的蒸气浓度是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 所以可燃液体除了有爆炸浓度极限,还有一个爆炸温度

11、极限。20、( )是评定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爆炸极限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D 答案解析: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的简称)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 小的主要依据。爆炸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 性越大。 2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爆炸

12、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A 答案解析:燃烧类型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 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混合物的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 限时,既不能发生爆炸也不能发生燃烧。22、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 烧现象,称为( )。 (A)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D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

13、、阴燃、分解燃烧、 蒸发燃烧。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 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如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 子材料等的燃烧就属于这类形式。 23、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当氧气包围物质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 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 ) 正确 错误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错误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阴燃、分解燃烧、 蒸发燃烧。表面燃烧: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当氧气包围物质表层时, 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其过程属于非均相燃烧,特

14、点是表面 发红而无火焰。如木炭、焦炭及铁、铜等的燃烧。24、木材燃烧属于(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沸溢燃烧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B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 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分解燃烧:分子结构 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分解燃烧。 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25、石蜡的燃烧属于(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沸溢燃烧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

15、为A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 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蒸发燃烧:熔点较低 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 发燃烧。如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的燃烧就属于这类形式。26、焦炭的燃烧属于(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沸溢燃烧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 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表面燃烧:蒸

16、气压非 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当氧气包围物质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其过程属于非均相燃烧,特点是表面发红而无火焰。如木炭、焦炭 及铁、铜等的燃烧。27、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 )。 (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系统提示:正确答案为C 答案解析: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 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阴燃是指物质无 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现象。 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 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阴燃。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 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阴燃。 28、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 现象,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