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307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字研究的今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文字研究的今天李学勤这几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今天在这里讲出来,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近百年以来,对于我们研究古文字的人有两次千载难逢的机缘,第一次是 1899 年甲骨文的发现,我们特别有福气,今天这是第二次。自 1899 年往上推 100 年,拿破仑南征埃及,组织了一个“埃及研究所” ,随军远征。1799 年,在埃及尼罗河口罗塞塔发现一块石碑,即“罗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 ,碑上刻有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对照的铭文,为释读古埃及文字提供了钥匙。整整 100 年以后,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古代的可信史推到了商代。应该说,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就没有今天的古文字学

2、。罗振玉、王国维的古文字学,基础就是甲骨文的发现。清代小学是以说文作为根基的,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也没有跳出说文这个圈子,是旧瓶装新酒。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不但是从量上增加了古文字材料,而且是在古文字学研究的范畴上补充了一个新阶段。古文字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也随着改变,慢慢习惯根据出土的材料,重新认识古文字演变的源流,整个框框都变了。罗振玉和王国维是古文字研究两个时代的过渡,他们之间有些差别,王国维已经是新的时代了。1925 年,王国维到清华任教,应学生邀请作公开讲演,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现之新学问 。他指出新的发现带来新的学问,举出当时著名的“四大发现” 。这篇2讲演稿最早发表在清华周刊上面。

3、现在,四大发现变成了四大学科: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文书档案学。在 70 年代,我与裘先生都曾在原北京大学红楼工作,整理新出土的秦汉简帛材料。那时候,因为有一些重大发现,需要各个学科的专家集中起来工作。过去,秦至汉初文字材料很少,一开始看云梦秦简时,有人说是汉简,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见过秦简。今天看秦简多了,里耶就出土上万支。至于战国古书,孔安国看过,束皙看过,我们只看过传抄的古文尚书等的传抄材料。如用楚文字抄的老子 ,我们过去怎么能够看到呢?这真是千载难逢。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甲骨文的发现一样,补足了古文字演变历程的一大块。从宋代以来研究商周青铜器的铭文都是依据说文 ,小篆与金文中间隔了一大块。这

4、个距离太大,有些字不能解释。50 年代初,我在考古所,陈梦家先生对我说:你这么学甲骨文不对,应该先学说文 ,然后往上倒推着学习战国文字、春秋文字、金文、甲骨文。我今天也对学生讲,学习古文字最好倒推着学。文字的演变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中间缺了一块,必然会影响到我们释读。现在因为有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从理论上说,我们考释古文字可以贯通。活在今天,居然有这么便利的条件研究古文字。我们有这么多新发现,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所经过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区,随着工程的进行,以后提供给我们的考古材料一定是大量的,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3现在,随着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很多,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古文字学界

5、的眼睛一直盯住新出的材料,造成一种现象,大家都在追新出的东西。今年(2006 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年会,我因为在台湾没有去,看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也是大家的重心集中在新材料上面。这个形势看样子在短期之内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多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大家都在盯住新的东西,都争着在网站、报刊上发文章,就没有人愿意去做耗费时间的基础性工作了,结果大家老是在一个水平上转圈子。 张家山汉墓竹简 (247 号墓)出版以后,没有多少人写文章,我非常失望。在座的同学有谁写篇秩律研究?最基本的就是画个地图,当时一共有多少个县?考证出各个地望。我们应该明白,只有在做好基础性研究以后,才能够

6、把新出材料的研究深入下去。我希望能组织一些课题,特别是有关方法论的,做深入探讨,争取在理论上有所突破。附下面是李学勤先生讲完后,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师生们的对话:问:李先生,您好!据您自己讲因为您小时候身体不怎么好,所以才看了不少书。您现在已经是大家了,请问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答:我晚上不工作,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我都知道。4裘锡圭先生:李先生吃得少。张涌泉教授:关键是师母照顾得好。李夫人:他最大特点是家务事不操心,再有他倒头就睡。问:李先生,您好!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听过您的学术报告,每次听您的讲话都很受启发。请问,您在积累材料方面有什么经验?答:我看过就记在纸上。李夫人:他习惯随便拿个

7、什么纸头就写,我给他搜集在一起时都不好装订。如果以后要整理他的笔记,估计会很麻烦。裘先生:手勤很重要,但李先生记忆力好。现在古文字学界追新这个风气不好,研究敦煌的就比较好。大家都喜欢做容易的文章,真正有用的不多。象上博简三德这样难以梳理的材料,很少有人搞。画鬼容易画人难。问:李先生,您好!您的文章涉及到很多考古学东西,您是怎么贯通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的?答:我没有田野考古经验,就是读考古发掘报告,这是耳目之学,不是手头之学。五六十年代,我对青铜器不怎么熟悉,没有写什么文章。后来参加编撰中国史稿 ,有时间可以看很多资料,我就一篇一篇地读考古发掘报告。问:李先生,您好!您最早提出“重写学术史” ,现在

8、很多人文学科也在说重写(或改写)什么什么史,并且是一本书一本书地在出。请问,就象装修房子、城市建设一样,什么时间才是终点?5答:看样子,我是始作俑者了。其实,我说“重写学术史”的原意是要根据新材料及时改正我们对古人学术思想的评价,并不一定是重新写出一本一本的书。张主任:我们最近申请了教育部一个攻关项目,由裘先生领头,题目是战国时期文字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李先生:我说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指这样的。裘先生:我们中心还有张涌泉主持的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敦煌文献合集 (佛经以外的)和沈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 年) 上博简字词全编 。陈剑老师:经常有别的学科的人问我有关古文字学的问题,还问我有什么可以让他们读得懂的古文字学论著,我常说抱歉,没有。李先生:现在学习古埃及文并不难。找到专家编好的课本一课一课念就可以了。学习中国古文字,其实也可以编写这类的课本。裘先生:直到现在能够代替郭老卜辞通纂 、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的专著还没有,即使郭老的书有错误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论著可以代替陈梦家的殷虚卜辞综述 。说明:这是李学勤先生 2006 年 12 月 1 日下午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所做的学术报告。罗振跃根据记录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