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2070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都镇湾中心学校 彭玉美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 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 程”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作了认真而周密的教学预设或教学设计,可是在 正式上课时,总有可能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或理解,有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 。 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如何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照原来的预设继续上 课,不理学生的一些“意外”还是以此未契机,放掉原来的预设,作些灵活的变动?前段时间复习分式的化简时,我给了这样一题:,我请了两位学xyxy2211 生

2、板演,其中一位学生通过通分求出正确的结果,而另一位学生解的过程是: 原式 2+1=3。同学们看了哄堂大笑,我请另一同学说,错在哪儿,学生回答道:“把方程变 形(去分母)搬到解分式化简计算题上了,结果丢了分母。 ”我看了一眼这板演错了的同学, 他面红耳赤,头低得低低的。我心里真的是像打翻了五味瓶的,心想,来个“顺水推舟, 将错纠错” ,看看他这次能不能记得深刻。于是,我启发学生:刚才这位同学把计算题当作 方程来解,虽然解法错了,但给我们一个启示,若能将该题去掉分母来解,其“解法”确 实简洁明快,因此我们能否考虑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它呢?而一个新颖的解法也出来了。解: 设 2(yx)A 去分母得:

3、2+1=A 合并同类项得:3=A 所以此题的结果是 : (这位做错题目的学生终于笑了。 ))23 xy (这时学生们也都赞叹我的这种用方程的解法很有创意,同时这种新颖的解法也唤回了 这位学生的自信。这种化腐朽为神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像上面的类似错误是我们老师经常碰到的,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错解”往往有它合理的一面,它多是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的符号、表象或概念、命题 之间的联系上出现了编码错误,或是产生负迁移,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只有这 种真实的思维才能真正反映出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它实际上往往带有普遍性,因而可以 利用之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对待学生

4、的错误要客观辨证地分析,不必“如临 大敌” ,倒是应该冷静地剖析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分” ,研究它的起因,研究它与正 确方法之间的联系,然后把“错误”资源合理地予以运用。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细致而精彩的“预设”,但决不能紧紧依靠课前“预 设”,“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 理好“预设”与 “生成”的辩证关系,把“预设”与“生成” 有机的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 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 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上,学生时常会冒出一些精彩地“意外” ,如果教师能及 时抓住这些“意外” ,巧用这些“意外” ,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锦上添花,从 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