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970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 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 行为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 钱,你可以

2、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 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 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 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二、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婴儿期(03 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 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 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 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 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我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总结一个小

3、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 2、学习 方法,就是会学习 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 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我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我在学 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 我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 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我又问另外 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问你们都是几年 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我就说

4、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 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2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 80 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我就觉得奇怪。 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 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 说:“过来过来,我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 7858 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 好好演算一下 7 个 8 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 7856 啊,我

5、一直 以为 7858 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 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 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 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我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我建 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 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 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

6、小学生近视率 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我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 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我这里提倡单元复 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 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 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 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

7、对小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 145 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 小学生要求看 5 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 20 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 50 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 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三、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培养一、两个习惯。 比如我们给小学的建议是孩子刚入学的一个月要培养孩子“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的习 惯,等到第二个月了,在巩固这个习惯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提出“今日事,今日毕”的 习惯。在培养习惯时,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

8、在一个习惯基本形成的基础上 在提出新的习惯要求。我们在总结习惯形成的时间上发现,培养习惯关键是第一3个月。如果能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学期培养好三 个,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六个,这个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体验或名人的故事讲点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 习惯的热情;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少讲点,对年龄大的儿童可以多讲点。家长还 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格言,贴在孩子房间的明显处,时刻提醒孩子。 过去我们的教育迷信讲道理,所以我们的孩子现在知道的道理并不少,你说的时 候他都不爱听了。所以道理要讲一点,但不要讲得太多。 (三)榜样示范 儿童的行

9、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 要做到。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 个字的时候,我要求同学给我用“中”字组成一个词,有的同学说“中国”、“中间”、 “中华”,我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组:红中,我就问,“红 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我说你怎么这么熟悉 啊?他说,我妈我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我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 然影响我学习了,后来我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 我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嘛。另外同龄伙伴 的

10、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四)激励强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不断 的强化,这种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增多。这种强化就是正强化。如果一种行 为得到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下面我介绍 几种对儿童强化行为习惯的方法。 代币券法 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榜中奖励给这个孩子 一个纸做的小红花,这样就会激发这个小朋友继续表现出好的行为。这就是“代币 券法”。家长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孩子连续表现很好,就可以规定,孩子在 得到几个小红花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11、家长要对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要事先 规定,要合理,要能激发孩子想要的动机。这个方法对小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 合适。 影响力黄金表 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日历表,日期就是一个月,让孩子把想在这个月养成的习惯 写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果当天做到了,就 划对号,如果没有做到,就划错号。然后让孩子月底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亲子契约 爸爸和妈妈可以给孩子提出几点要求,孩子也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出几点要求,如 果做到了,有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做到,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些都写下来,双方 确认、签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监督。 (五)行为训练 4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做,训练方法要多样、活泼。

12、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有个“教 扶放”的过程。 (六)注重体验 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 吃到苦头”;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一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制度。主体体验 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 (七)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 良习惯。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 做作业家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 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八)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常有反

13、复,家长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坚持不 懈,就会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原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忽视对小学生 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缺乏重 视。然而,一个人的阅读习惯的好坏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学习生活。为此,切实培 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 语文教 师 小学生 阅读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

14、育都归结为养成 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 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 得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那什么是习惯呢? 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例如,儿 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习 惯有好坏之分,它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1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 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阅读习 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2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至人的工作学习都会有 直接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效率,

15、 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 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反之,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无计划、无目的、不求 甚解,将会严重影响阅读效果,以致终生受害。 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 阅读习惯。 然而,现实是,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在阅读理 解上花了很大工夫,却往往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好多小学生在阅读 实践中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指正和指导,养成了或多或少不良的阅读习惯,为今后 的学习生活播下了麻烦的种子。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还要用手指着读,更有甚 者还不会很好的默读,导致阅读

16、速度很慢;有的学生阅读时不分重点,毫无目的,5结果阅读效率很低;有的学生阅读时习惯做小动作,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学生 阅读时坐姿不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学生阅读时不习惯动笔和思考,阅读 质量和效果不能很好保证;有的学生阅读时没有计划性,总是半途而废;有的学 生阅读时不习惯带工具书,一遇到生字就读不下去了;还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 一碰到书本就头疼等等诸多的不良习惯。 上述这些阅读坏习惯咋听起来真够 吓人的,难道这就是 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吗?难道这是 们语文教师愿意见到 的现象吗?难道这是 们学生想要的教育吗?那为何小学生会养成诸如此类的不良 阅读习惯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许多人会想到原因当然出在有不良习惯的学 生自身,但要注意的是毕竟小学生由于本身的身心特点,在学习生活中会缺乏自 主性,自控能力比较差,有些不良习惯是不知不觉形成的。因此,小学生这些阅 读坏习惯的养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