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952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的探索【摘要】: 随着我省规范中小学办学办学行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工作的扎实推进,与以往相比初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复习时间大约降至以往的三分之二。规范办学对于一线教学除了有“压时”硬指标外,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引领,就是“提质”,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放弃“分数”本位,逐步确立学生的“素质”本位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全面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 夯实基础 知识系统 三段式教学一、规范办学引领传统复习方式的革命一、规范办学引领传统复习方式的革命随着我省

2、规范中小学办学办学行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工作的扎实推进,与 以往相比初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复习时间大约降至以往的三分 之二。规范办学对于一线教学除了有“压时”硬指标外,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 引领,就是“提质”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放弃“分数”本位,逐步确 立学生的“素质”本位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 人做事,从而全面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 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改革过去的以分数为目标、以拼时间、填鸭式、满堂灌、题 海战为形式的“师累生苦效低”的传统复习模式,所以构建“节时、提质”的 初三历史二轮高效复习模式是摆在所有初三历史老师面前的紧

3、迫任务,以下是 笔者在实践中的探索,在此抛砖引玉。 二、二轮复习目标的定位二、二轮复习目标的定位“成功就是目标,其他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美国博恩催西。这句 话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我们初三 历史二轮复习何尝不是这样,以往我们对待二轮复习,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 点的巩固与背诵,至多上升到相关知识点的整合,而且一切目标的制定大多源 自于教师的“自我感觉” ,更有甚者是没有自己的目标,从事着做一天和尚撞一 天钟的教学。那么我们怎么定位初三历史二轮复习的目标呢? (一)二轮复习目标确立的起点(一)二轮复习目标确立的起点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 面临二轮复习的学生,初一

4、、初二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这是由历史这门学科在中学各课中的地位、学校领导的 重视程度、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学资源的短缺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这不是我们 初三历史老师的错误,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对于初三的历史知识,因为 学生刚刚学完,所以掌握情况教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复习目标中涉及到初 一初二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放低起点,将初一初二的内同区别对待。切不可“自 以为是” 。 (二)二论复习目标制订的原则(二)二论复习目标制订的原则夯实基础、知识系统、中考考点夯实基础、知识系统、中考考点首先,以查漏补缺为方式,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二轮复习必须在一轮复习 的基础上查漏补

5、缺,夯实基础。没有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我们就无从评价历史 人物、无从联系历史事件,解答历史问题就成了空谈。 其次,以专题复习为载体,以掌握知识体系目标。历史中考主要考查学生 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部分试题强调知识间内在的联系、综 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专题复习能够实现 知识的重新组合,把局部的、零散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的、系统的知识,有助于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最后,以步步为营为战略,以吃透中考考点为目标。在二轮复习时,我们 老师和同学切不可抛开课本和基础考点,擅自圈定一些所谓的热点、重点,不 能仅仅把希望寄于几个大问题。二轮复习中必须紧密围绕考点,运用

6、手中的课 本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必须在全面的前提下,把每一个考点落实到位。课本是 最重要的复习、考试资源,我们一定要立足课本,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深化 活化历史知识,争取在中考中运用自如。 三、构建高效二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三、构建高效二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研究和指导实践的需要,在对 具体地教学活动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的基础 上得出的能明确反映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特定个性特点的典型形态或标准样式。 ” 初三历史的二轮复习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时间短容量大、重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迁移运用。为了有效地进行初三复习提高学生的素质,

7、对于这一阶 段的课堂教学笔者作了点探索,在此求教于大方。 首先巩固基础知识。时间(010)分钟,目的是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措施是给出学生所要回答的问题和准备时间,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准备,这 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问题时既要做到全面考察又要做到重点突出。仍以八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复习为例来谈,教师可以准备(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 行了哪些抗争,结果怎样,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致中国社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2)陈水扁作为台湾地区曾经的领导人今天正在接受司法审判, 台湾地区在近代通过那一个条约割让给了日本,导致这一条约的战争是什么, 列举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这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

8、什么运动的失败,说明 了什么问题,条约签订后导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形 成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什么样的局面,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的什么运动,结果 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在这个阶段大约十分钟准备五分钟检查。在提问的过 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的系统性,应该就某一问题展开层次分明由简到难, 使学生思考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成为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的过程。 第二构建知识体系。时间(1015)分钟。本阶段要求教师在充分领悟中 考指南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所要复习的内容提前进行整合,使相关知识点 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立足于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知识链条,最 终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需要注

9、意的是在历史复习课上专题复习与单元复 习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一样的,对于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把 握我们应该尊重于历史发展自身的规律和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切忌人为的牵 强附会,为了形成历史逻辑而自我发明历史逻辑。在此仍以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的单元复习为例来谈一谈笔者的粗浅感悟:第一步:在立足于课标和中考指南 的基础上抓住本阶段历史发展的主线: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二步: 引导学生探讨出形成本阶段历史主线的根本原因;第三步:组织学生依据课本列举相关史实及其结果影响,如: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马

10、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第四步依据历史 史实形成历史认识,得出自己的学习感悟。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以根本原因为 起点,按照侵略与抗争的主线形成中国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逻辑体系,进而得出自己的学习感悟。中国抗争中国抗争列强侵略列强侵略工业文明扩张工业文明扩张农业文明保守农业文明保守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争官方官方民间民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认识历史认识1、封建、封建制度与资制度与资

11、本主义制本主义制度度2、地主、地主阶级与农阶级与农民阶级民阶级3、你将、你将怎样救中怎样救中国国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能够在 1015 分钟里完成这一过程,是因为在巩 固基础知识阶段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已经掌握,我们在“构建知识体系”阶段 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体系以达到融 会贯通的目的。教师在本阶段教学时切忌采用教师写板书,学生抄板书的无效 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进而形成知识体系。板书 的作用是通过直观反映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 第三知识迁移深化。时间(1015)分钟。及时有效的让学生对已学知识 进行迁移使用,不仅便于教

12、师掌握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更能巩固学生对学习内容 的掌握最终完成本节课所设置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握 的是题量、题型和难度的搭配问题,一般情况下视教学内容而定,以主客观搭 配为主;采用活动探究的形式;题型采用中考原题或者本年度各地新出现的模 拟测试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难度把握也是关键,以既要让学生感 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尽为原则,易与难题要适量搭配。 第四查漏补缺。时间(510)分钟,根据本节课知识迁移阶段的反馈情况, 对于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进行当堂查漏补缺。让学生完美的进入下 一课时的学习。四、后记四、后记初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式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 而教的目的”出发,我们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对各种教学 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又要及时对既定的教学模式作及时调整,只有将各种教学 模式烂熟于胸,并且推陈出新,才能在教学中施展“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以无招胜有招”的上乘功夫。备注: 国新办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发布会实录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一版 p146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一版 P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