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940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9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7年7月第3 6 卷 第4 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n a l o f S h a n gh a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四世同堂 ; 蒋介石; 国民政府; 杭日 战争新时期以来,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讨论起, 实事求是的学风开始得到恢复和尊重。 史学界对抗日 战争的研究也更为客观和深人, 对 抗日 战争的历史描述也逐步全面和公正。尤其是 经过了2 0 0 5 年庆祝抗战胜利5 0周年的纪念活 动, 和两岸史学工作学者的学术交流, 对国民党在 抗战中的历史

2、贡献和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政府首 脑在抗战的领导作用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认 识。这对于正确认识共产党的抗日 统一战线和国 共第二次合作, 促进中华民族的和解和统一, 正确 估价中华民 族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贡献, 提升 我国的国际形象,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对抗日 战争的全面反映, 尤其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和 对待反映了国民政府抗战的作品, 也可以摆脱以 往的历史成见, 实事求是地进行了。为此, 笔者想 就老舍 四世同堂 的遭遇, 发表一些看法, 希望 对重新认识老舍和他的( 四世同堂 , 重新认识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表现抗战的作品, 以及文学如何 表现中国人民那

3、一场正义的可歌可泣的抗战, 提供一个实例。( 四世同堂 作为一部如实描写抗战时期沦 陷区人民生活和心理的史诗式的作品, 如实地反 映了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 由 于政治原因, 有关的描述被研究者和文学史家有 意地回避或抹杀了。也由于同样的原因, 使得老 舍在1 9 5 0 年 代一直不同 意出 版自 己的文集, 因为 那涉及到是否收人 四世同堂 的问题; 也使得建 国后直至“ 文革” 结束, 四世同堂 一直没能重新 出版。老舍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无论是他的早期 作品如1 9 2 0 年代 老张的 哲学 、 ( 二马 等, 或是 回国 后1 9 3 0 年代的 离婚 、 猫城记

4、、 骆驼祥 子 、 我这一辈子 等, 无不渗透着对祖国贫穷落 后的焦虑, 对政治黑暗的愤怒和对民族振兴的渴 望。他表现旧中国的黑暗、 人民的苦难, 也揭示国 民性的弱点, 并寻求造成这种积难的“ 文化病” 的收稿日 期: 2 0 0 7 -0 4 - 2 2 作者简介: 史承钧( 1 9 3 7 - ) , 男, 江苏漂阳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 4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7 年病因, 表现了对“ 合理的人生” 与“ 伟大的光明的 自 由 的中国” I J ( P 2 9 s ) 的 追求。抗战时期, 是老舍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

5、得最 为突出的时期。抗战初期, 当日 寇向济南进犯之 时, 老舍怀着满腔爱国热情, 离开分娩才3 个月的 妻子, 离开3 个年幼的孩子, 只身来到武汉, 投人 了抗战的行列。当时, 老舍无党无派, 但他鲜明地 表示, “ 我不是国民党, 也不是共产党, 谁真正的 抗战, 我就跟谁走, 我就是一个抗战派! ” 当他的 山东老友吴伯箫告诉他要到陕北去时, “ 他热情 支持, 但他自己却抱定无党无派, 宣传抗战第一, 国 家 至 上” 。 2 )0 “ 抗战 第一, 国家至上” , 是老舍抗 战时期的总的人生态度, 是他为人处世的最高原 则, 也是理解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创作的总钥匙。在这一时期, 他积

6、极参与筹备成立全国文艺 界大团结的组织“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并 从一开始便被推选为实际负责人主持全会工 作的总务组( 部) 组长( 主任) 。而且, 此后每年连 选连任, 一当就是7 年。他成了发动抗战文艺, 团 结全国作家一致抗日的旗帜。茅盾曾公允地指 出, “ 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 这一件大 事抗战的文艺界的大团结, 恐怕不能那样顺 利迅速地完成, 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 到今天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私言, 也是文艺界同 仁的 公 论。 n 3 ) 在这一时期, 他以笔作刀枪, 写下 了大量宣传抗战, 反映抗战中人民生活的作品。 他写了大量通俗文艺作品, 因为他觉得可

7、以利用 它宣传抗战。他说, “ 我的笔必须是炮, 也须是刺 刀, 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 什么是小手笔; 只要是 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 我就肯去学习, 去试 作。 ” 他写快板和鼓词, 为此向大鼓书手富少舫学 习大鼓; 为唱河南坠子的艺人写韵文; 他又在田 汉 影响下写旧剧; 他还以旧小说的形式写抗战; 他甚 至也为抗战西洋景配词, 虽然只出版了一本 三 四一 , 但流传于部队和民间的却不少。他写了不少鼓舞士气, 表明爱国心迹的散文。 他号召作家们在抗日救国的大旗下团结起来, 一 致抗日 。他以饱蘸血泪的笔, 叙述自己不得不别 妇抛雏, 只身赴武汉的缘由; 他表达见到文艺界众 多朋友团结成一个

8、阵营的由衷高兴, 表明自己愿 在这阵营中做一名小卒的决心; 他还写下了无数 申讨日 寇暴行, 鼓舞军民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1 1 2文章大都已收进了他的 全集 。他开始写从未写过的话剧。因为他觉得戏剧 是 “ 活 人 表 现 活 人 , 有 直 接 感 动 人 的 效 果 ” , 4 1 (M ), “ 剧本有突击能力, 写成即可上演, 马上收到宣传 效 果, , 5 ) ( P 5 69 ) 于 是开始了 抗战 话剧的 创作。 他一 共写了9 个剧本( 包括与人合作的3 种) 。其中, 有4 个是写抗战英雄的, 尤其是应军界的要求写 了张自 忠将军抗敌殉国的英勇事迹( 张自 忠 ) , 又写

9、了一个抗日 军人的成长( 王老虎 ) , 写了北 平人的抗敌壮举( 谁先到了重庆 ) , 也写了回汉 捐弃前嫌, 团结抗战( 国家至上 ) ; 其他有3 个 是写抗战中大后方的形形色色的, 有 1 个是写教 师的( 桃李春风 ) , 1 个写抗战胜利后东方各民 族的大同理想的( 大地龙蛇 ) 。抗战初期他只写了一些短篇小说, 如( 人同 此心 、 敌与友 都是鼓舞军民团结一致抗战杀 敌的。他离开济南到达武汉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蜕 , 却未能完篇, 现仅存“ 解题” 和一至十六章。 小说以5 个从沦陷的平津流亡到阴城的爱国学生 的活动为中心来反映抗战初期的现实, 寄托着作 者热望全民族在抗战中蜕

10、旧变新的愿望。此后, 老舍便投人到抗战宣传更为切实有用的通俗文艺 和散文、 戏剧等写作中了。直至1 9 4 3 年, 他才回 归他所擅长的小说创作。其中中篇 不成问题的 问题 是一篇力作, 它客观冷静地叙述了一个留 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自 私自 利、 妥协敷衍、 尔 虞我诈的氛围中报国无门的故事, 揭露了发人深 思的积重难返的社会不良现象, 其中的树华农场 犹如当时中国的缩影。长篇 火葬 写一个沦陷 的小城中的抗敌斗争。虽然写得不够成功, 但作 者坚定地表示: “ 它要关心战争, 它要告诉人们, 在战争中敷衍与怯懦怎么恰好是 自取灭 亡。 ,r ( 6 ( P 2 2 5 ) 他的 继续关心

11、 抗战 并努力表现 这一大 时代的杰作, 就是接下来写的 四世同堂 了。 四 世同堂 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的北平为 背景, 以一个叫小羊圈的胡同中的各家各户为描 写对象, 又以这一胡同中四世同堂的祁家为中心, 以祁家长孙祁瑞宣的心路历程为主线, 表现北平 人民在日 寇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和抗争。小说生动史承钧: 老舍 四世同堂 中的国民政府抗战地展示了小羊圈胡同的人民由痛苦屈辱, 惶恐偷 生, 忍受饥荒, 到奋起反抗的艰难历程, 赞扬了他 们崇高的民 族气节与抗争精神, 控诉了日 本侵略 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鞭挞了侵略者的残忍 和汉奸走狗的无耻行径, 也对北平人和他们代表 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深刻

12、的反省, 揭示了国民性的 弱点; 同时, 也表达了战后中日 两国人民“ 超越复 仇与 仇恨, 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7 ( 1 114 0 ) 的理想。 这是老舍规模最大、 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 也是抗 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老舍曾表示: “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 因为它是我从事写 作以 来最长的, 可能也是最好的 一本书。 to 8 ( 1 59 5 )在 四世同堂 中, 老舍几乎是用编年史的方 式, 逐一提到抗战中的重大事件, 如“ 七七” 事变、 北平沦陷、 保定失守、 淞沪会战和撤退、 南京陷落、 台儿庄大捷、 武汉撤退、 广州失守、 汪精卫叛国、 珍 珠港事变和太平洋战争爆

13、发、 美国在日 本投下原 子弹、 日 本投降, 这一系列事件他都写到了。虽然 只是作为大的历史背景, 但它们都和沦陷中的北 平人民息息相关, 都在他们心灵上激起过巨大的 反响。而当时的抗战是在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 领导下进行的, 上述的背景几乎都与国民党的正 面抗日 战场有关, 因此, ( 四世同堂 自 然而然地 多次提到蒋介石和重庆。在老舍的笔下, 在他描 写的那些老北平人心中, 蒋介石是抗战的领袖, 重 庆是抗战的中心。政府的作为, 战局的发展, 始终 是敌蹄践踏下的北平人所关注的:作品写到“ / 、 一三” 开始的淞沪会战的影 响: “ 上海的炮声把就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 给掀开了!

14、” 当瑞全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 这个 普通妇女也兴奋地说: “ 好!蒋委员长作大元 帅吧? ” 9 ( P 8 5 - 86 )在日 寇的统治下, 瑞宣冒着风险在夜晚走十 几里路, 去友人家听南京的广播。“ 南京的声音 教他心中温暖, 不管消息好坏, 只要是中央电台播 放的, 都使他相信国家不但没有灭亡, 而且是没有 忘了他这个国民国家的语声就在他的耳 边! ” “ 南京的声音足以使他兴奋或颓丧, 狂笑或 落泪” 。 9 ( 1 3 0 30一 3 0 4 )南京沦陷使瑞宣感到极度的痛苦, 甚至失望。 但不久, “ 他听到蒋委员长继续抗战的宣言。这 宣言, 教那最好战的日 本人吃了一惊, 教

15、汉奸们的心中冷了一冷, 也教瑞宣又挺起胸来。 ” “ 中央, 他 想, 也必会派人来, 抚慰民众和惩戒汉奸! ” “ 他只 觉得继续抗战是中国的唯一的希望。 ” 他决心坚 持抗 争,“ 一 直 到 北 平 城 再 看 到 国旗 的 时 候! ” 9 1 ( 1 3 89 - 3 9 0 )第二年春天, 台儿庄大捷更坚定了瑞宣的抗 战信念。“ 台儿庄的胜利使他的坚定变成为一种 信仰” , 更不可动摇。因此, 虽然“ 政府是迁到武 汉去了。可是, 他觉得自己的心离政府更近了一 些” 。 ( 9 ( 1 4 4 0 - 4 4 1 )0接着, 在抗战1 周年, 瑞宣“ 他听到委员长的 告全国军民的广

16、播。他不再感到孤寂; 他的心是 与四 万万同 胞在同一律动上跳动着的。 to 9 ( 1 5 15 )不久, 广州陷落, 我军从武汉撤退。然而, “ 瑞宣对武汉的撤退并没有像在南京失守时那么 难过。 ” 他寄希望于重庆。“ 今天, 重庆离他很近, 而且有一种极亲密的 关系。 to 9 ( 1 5 2 6 )汪精卫叛逆投敌, 又使瑞宣发生疑惑。“ 他 想不通一个革命领袖为什么可以摇身一变就变作 卖国贼。假如革命本是假的, 那么他就不能再信 任革命, 而把一切有地位与名望的人都看成变戏 法的。 ” “ 直到中央下了通缉汪逆的命令, 他才吐 了一口 气。 , 这道命令教他又看清了黑是黑, 白 是白; 抗战的立在一边, 投降的立在另一边。中 央政府没有变戏法, 中国的抗 战绝对不是 假的。 ” 7 ( 1 740 - 7 4 1 )瑞宣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