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7625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 年实现我市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的调研与对策思考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我市有十个产煤乡镇。现有煤矿 56 个,其中年生产能力 4 万吨及以上的 30 个,3 万吨及以下的 26 个,常年产量在 120140 万吨左右,煤炭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 6500 人,对全市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煤矿开采条件差,地质复杂、成本高,煤矿安全生产压力大,给煤炭行业管理(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抓好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怎么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已成为摆在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面前最为迫切的课题。本文通

2、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找出了当前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2第一、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抓安全生产的措施落实不到位。(1)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全,组成与实际不符,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职能没有很好履行和发挥。(2)部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停留在墙上和纸上,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工作岗位和作业现场。有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或证件过期未审;有的没有绘制三个月内的井下作业图纸,或者图纸与实际作业情况不符;有的没有编制或审批规

3、范的作业规程,有的作业规程没有组织职工学习,有的没有按照作业规程组织施工;有的没有及时编制 09 年度的灾害防治计划和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等。第二、技术装备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和安全设备设施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要求。一是自救器配备数量不够,有的已经过期,没有更换。二是机电设备不合格。煤电钻、局扇、水泵等没有综合保护装置,电缆、开关、接电盒失爆现象较为普遍。三是井下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数量不够,安装位置不正确,有的功能失效。部分煤矿的井下没有安装风电、瓦斯闭锁装置。3四是斜井提升“一坡三挡”装置不完善,运输系统声光信号设置不规范。第三、“一通三防”问题突出。(1)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部分矿井通风系统

4、不畅通,防尘、防火系统不完善,局扇管理混乱,测风、瓦斯巡回检查、“一炮三检”等瓦斯防治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高瓦斯矿井的监控系统、低瓦斯矿井的瓦斯断电仪等均没有正常使用,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和维修,井下盲巷未按规定进行管理,瓦斯积聚,入井作业人员未携带自救器,矿井普遍未做反风演习,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脆弱等。(2)盲巷管理差,没有及时封闭或封闭质量不高。(3)瓦斯监测监控制度执行不严。很多煤矿井下瓦斯检测不符合规定,检测的地点、次数、数据记录不全,有的矿井几个工作日的数据完全相同,有作假应付检查的现象,有的未按要求将监测日报表打印送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超限无处理措施记录。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存在

5、甲烷传感器数量不足;有的未执行省政府 0.9%报警断电的规定;对无计划停电停风、瓦斯长时间超限等异常情况未分析原因,无处理措施记录等。第四、防治水方面薄弱4(1)、矿井对防治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矿井把水患论证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项工作,大部分煤矿没有认真按水患论证报告的要求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治水措施。(2)、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将历年来的采掘活动情况、相邻矿井的边界、矿区及周边老窑情况填绘到采掘平面图上,以至无法全面掌握本矿老空分布和积水情况,对于多次转卖的矿井尤为严重,给矿井的防治水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是造成矿井水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3)、许多煤矿年度防治水方案、探放水措施简单,没有针

6、对性,所有的方案、措施只是写在纸上或是挂在墙上,没有落到实处。大多数煤矿没有认真开展探放水工作,购置的探放水钻机达不到探放水要求,有的矿井甚至从来就没有用钻机探过水,无记录可查。(4)、许多矿井没有按要求留设井田边界隔离煤柱;多煤层开采的煤矿,未按要求留设煤层隔水保安煤柱。由于大部分煤矿井型小而周边又有相邻矿井的煤矿,存在越界开采现象,容易误通他矿采空区而发生透水事故。部分煤矿相互贯通点没有按要求砌筑挡水墙,井下水随意流淌。特别是部分在井田浅部开采的矿井,排水系统不完善或虽有排水系统但不进行排水工作,而是通过采空区或曾经贯通过的巷道将本矿涌水引入与之相邻的深部矿井,排水引5发的纠纷不断,同时给

7、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5)、由于大部分煤矿采用斜井开采,水平较多,各水平排水系统不完善,单泵、单管现象大量存在,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弱。(6)、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对矿井发现渗水、淋水、含水层、采空区、水文地质异常等情况时没有进行有效分析,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五、顶板管理普遍较差。支护质量差。顶板支护密度稀,断梁折柱较多,存在用易燃的木质材料背帮。“敲邦问顶等顶板管理的有关措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第六、3 万吨及以下的矿井预核准改造项目相关工作进展缓慢。全市有 26 家 3 万吨及以下的矿井,渝水区 11 家,分宜县 15 家。已全部通过了预核准,但矿区范围审批、环境保护审批、水土保持审批

8、进展缓慢,从而影响矿井改造的进展。第七、日常监管力量不足,力度不够,安全监管人员的收入低,办公条件差。今年以来,县、区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保持了较高的检查频率,但有的地方检查质量不高,重点不突出,6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查,安全措施没有得到落实等。安全监管人员的收入低,办公条件差,特别是部分乡镇办公场所不足,办公设施简陋,下矿交通工具不能确保,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下井津贴基本没有,思想波动较大。二、对策措施:2009 年,我市煤炭行业管理(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为:认真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

9、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不断促进煤炭行业的安全状况再上新台阶。2009 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两健全、一提升、两控制、一杜绝。两健全: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一提升:提升矿井生产规模。两控制: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均控制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一杜绝:杜绝煤矿重特大事故。7围绕着主要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针对性的措施:第一、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

10、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强化煤矿企业的制度管理,完善和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会议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

11、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8的制度基础。以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第二、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1、突出抓好瓦斯治理。严格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加强通风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联网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严守不超产、不超限、不超人“三条高压线”,严禁超能力生产,严格实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 0.9%报警断电制度;积极推广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和装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低瓦斯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加强瓦斯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的监督管理。对高瓦斯区域要设专人重点看守,发现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和瓦斯管理制

12、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要立即采取停止作业或停产整顿措施。加大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检查力度,确保所有矿井监控系统按新技术标准升级改造到位,消除传感器配备种类和数量不足、安装地点不正确、显示数据不准确以及系统不能保证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等隐患,确保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作用。2、突出抓好水患治理。对存在水患威胁的矿井,进一步组织开展对井田内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将历年来的采掘活动情况、相邻矿井的边界、矿区及周边老窑情况填绘到采掘平面图上,完善和落实防治水措施;结合资源整合9工作,规范建立矿井保安煤柱,并落实禁采保安煤柱的禁令;配齐探放水设备,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狠

13、抓探放水措施的落实。完善排水系统,对矿井发现渗水、淋水、含水层、采空区、水文地质异常等情况时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等。 3、突出抓好顶板管理。通过推行正规采煤工作面和支护方式改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煤矿顶板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矿井支护的日常监管和检查,查找支护材料、支护质量和顶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4、突出抓好机电运输设备管理。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 ,切实提升煤矿供电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管理,完善提升运输设施 ,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验检修工作 ,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等。第三、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工

14、作进度。首先,要继续组织与协调好相关部门作好对整合与改扩建项目矿井的审批工作,力争于 9 月底,最晚不迟于 12 月底,顺利完成对整合与改扩建项目矿井的各项行政审批事宜,使这部分矿井尽快进入到项目施工阶段。其次,要督促煤矿企业及早着手资源整合与改扩建矿井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按程10序进行,杜绝煤矿盲目自行设计、擅自施工的现象。最后要加强改扩建矿井的监督管理,防止矿井在改扩建期间违规组织生产。第四、加强和完善煤矿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机构自身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要求,尽快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监管队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到位。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煤矿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学习,提高煤矿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2、抓好煤矿安全监管,按严格执法,要深入现场,深入井下严格检查,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档案、隐患登记等制度,跟踪督促各类安全隐患整改情况。3、提高煤矿监管队伍的收入待遇,完善必要的工作条件,稳定安全监管队伍和监管的思想,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安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