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2556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教学案例的反思教学案例的反思 玉峰中学 韩佐朝 一、案例设计目的 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难点在于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考虑到初三学生的知识基础 和素质水平,需要让他们感性地、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 难点的突破。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历史情境再现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分析 南北战争的起因。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 我将我授课班级分为三大组。第一大组,代表南方奴隶主。第二大组,代表北方资本 家。第三大组,代表美国(包括南北方)最普通民众。活动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提供是 通过课件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南方奴隶主种植园内奴隶在采摘棉花,一张是

2、北方资本 家的棉纺织工厂内工人在机器旁织布。 (师):请前两大组同学充分讨论,在当时,你们会如何经营你们的产业,从而赚更 多的钱?两组各找代表阐述观点 (生):(奴隶主代表)我们经营的是棉花种植园,希望棉花价钱更高一些,奴隶更 多一些,这样干得活也更多。 (师):那你们准备把棉花卖到哪里? (生):就近卖给北方的棉纺织工厂。 (师):如果有地方出价比北方资本家高呢?比如说现在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生):那就卖给英国,赚钱最重要。 (师)现在请北方的资本家代表来谈谈,你们如何赚更多的钱? (生):开设工厂,首先需要更多廉价原料,最好直接到南方去买,运费便宜;其次, 我们工厂里需要大量的工人

3、,这样才能扩大生产,当然给工人的工资得越少越好;最后 我们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最好能把产品卖到南方。 (师):好,非常有头脑的资本家,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想到了,但是否一相情愿呢? 南方,你们愿意把原料卖给北方吗? (生):不愿意,英国肯出大价钱,那就卖给英国。 (师):北方想把工业品卖给你们,买不买? (生):不一定,看他们的商品价钱如何。要是英国愿意更便宜卖给我们,何乐而不 为呢? (师):那北方资本家们,你们如何做到给工人最少的工资?任意压低工钱工人会要 罢工的。 (生):劳动力更多一些,让工人有竞争感,问题就解决了。 (师):可是更多劳动力从哪儿来呢? (生):不公平,南方 900 多万人

4、中有 300 万黑人奴隶被限制在那里,得想法让他们 来为我们干活。(教师不作回答,转而提问第三大组学生:) (师):作为整个美国的最普通民众代表,你们认为北方的资本家和南方的奴隶主之 间的关系怎样?2(生):有矛盾。 (师):他们之间有哪些矛盾? (生):其他回答略。 (劳动力、原料、市场等等) (师):你认为这些矛盾中什么最难解决? (生):其他回答略。 (劳动力) (师):是的,北方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南方奴隶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 的劳动力。请问北方资本家,你们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呢? (生):经过一段时间讨论。 (废除奴隶制) (师):哦,废除奴隶制度。那么南方的奴隶主们,你们同意吗

5、? (生):坚决不同意! (师):好,现在南北矛盾焦点集中到奴隶制问题的存废上面了。是存还是废?不是 争吵能够解决的,现在要看政府政策的导向了。最后南北矛盾就直接表现在了南北方总 统人选的争夺上。通过对课本的预习我们知道,南方人选肯定主张保留不人道的奴隶制, 代表北方的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第三大组同学,你们作为当时美国的 普通民众,最有发言权,你愿意选谁?现在开始投票(自己制作选票) 。 (生):踊跃投票(经当场验票,林肯以绝对优势胜出) (师):好,正如大家所愿,1861 年,林肯当选美国第 16 任总统。 (师):南方的奴隶主们,现在主张废奴的总统上台了,你们如何打算? (生

6、):其他回答略。 (抢先发动战争,搞分裂独立。 ) (师):南方首先挑起内战,林肯总统已经别无选择,宣布国内存在叛乱,内战全面 爆发。 活动进行到这里,本课的难点已经被迎刃而解,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非常流畅了。 三、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这说明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主体参 与去感知、体验历史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 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来设计活动与问题,尽量让每一位 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落实小组讨论的过程,再增大讨论的开放性,让 学生更充分发挥其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