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160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雷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课题 雷雨雷雨 科目科目语语文文年年级级二年二年级级教教师师冯冯霞霞飞飞课时课时1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阅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在写字中,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规范、写美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在写字

2、中,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在阅读中,大部分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观。在阅读中,大部分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一定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容易触动情感,进入情境,进行体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容易触动情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

3、前后的不同景象。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五、教学设计理念五、教学设计理念1.充分朗读,概述课文。让学生的理解、感悟建立在充分、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既让学生对雷雨前、中、后的自然现象级景物变化体会得更真切、深入,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2.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同桌合作检查,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师:课件。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教学过教学过程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

4、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一)激趣激趣 导入导入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生说出谜底,教师板书“雨” 。2、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几种雨呢?今天就让我们去迎接一场雷雨吧。 (师板书课题 18:雷雨)3、学生齐读课题。师:你们读了课题之后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4、出示课件 PPT(雷雨交加视频) 。()、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这样变化的录像。)()、(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猜谜激趣想象画面小学生形象思

5、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播放雷雨交加视频,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3) 、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自读课文要求(一)自读课文要求(咱的老朋友喜羊羊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二)学习生字:

6、压、(二)学习生字:压、乱、垂、虹乱、垂、虹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生边读边 画生再读句 子生标节号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自学互动中交 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 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 趣,提高识字能力。进 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 力。重点指导:“垂”。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3、快速读4、 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来挑战?(猜字谜)生读生字生用多种 识字法记 字形 生 1:压: 一间工厂 把泥土给 压碎了。 生 2

7、:垂: 减一减, 睡觉的睡 减去目。 生 3:乱: 舌头在嘴 巴里乱摇。生 4:虹: 换一换, 红换走部 首加虫。出示图片。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研读研读“雷雨前雷雨前”指名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是怎么读懂的?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重点抓四个句子。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1)看图理解“满天”、“黑沉沉”、“压”等词,引导学生体会雷雨来临之前,天空中乌云又多又厚,沉重得似乎让人喘不过气来。(2)能把这种

8、感觉读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生 1: 课文主要 讲了下雨 的事。 生 2: 课文主要 描写了雷 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的景色。生 1: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 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 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 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读的目的性、层次性,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 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 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思路,感受语言,体会 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 知和体验。知和体验。通过图片理解“满天” 、

9、“黑沉沉”、“压” 等词,形象、记忆深刻。(个人读全班读)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数枝乱摆。(1)通过“忽然”、“乱摆”等词,引导学生体会这阵大风来得猛,来得急。(2)能用你的话说说雨前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吗?(3)指导朗读。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1)通过“垂下来”、“逃走”等词,体会蜘蛛的害怕,急于逃命。(2)理解“垂下来”。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1)理解“ 越来越 ”。(2) 指导朗读。小结:雨还没下呢,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了它的来势汹汹。齐读雷雨前的课文,注意读出你的感悟。研读研读“雷雨中雷雨中”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重点抓雨的变化。2、雨有什么变化?(下雨

10、雨大雨小)你从哪些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 学生更能表达情感。句子中发现的?反馈,随机指导朗读。3、齐读雨中部分,注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雨的变化。下大雨了雨更大了雨逐渐小了4、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研读研读“雷雨后雷雨后” 重点抓两个句子。1一条彩虹挂在天上。(1)课文是怎么写彩虹的?欣赏图片。(2)看图,弯弯的彩虹挂在天上,像什么?2蜘蛛又坐在网上。通过“坐”与前面的“逃”相比较,体会雨后蜘蛛的悠闲自在,心情愉快。除了书上写到的这些雨欣赏图片后的情景之外,你还会想象到什么样的美景?齐读雨后部分,把雨后的美读出来。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展示自己的画。美读这一段。学生画雨后景

11、色,展示 个性,发展个性。(四)(四) 总结课总结课 文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五五 布置作布置作 业业在学习了雷雨一课之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1) 爱书法的你,不妨摘抄本文的优美词句,写成一幅书法作品。(2) 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雷雨 ,进行课文录音。(3) 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水粉课后完 成俗话说“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由于每个学 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他 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 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 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 学习的程度不同,语言 表达与运用的能力不同, 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 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 为原

12、则,作业分层次要 求、分档处理,让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 的提高。据此课堂作业 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 兼顾学生的个性。使课 堂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 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 手段。画一画雨过天晴的美景。(4) 爱写作的你,不妨模仿雷雨的写法(时间顺序) ,写一篇写景的文章。(5) 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一首写雷雨的歌给大家听。(6) 爱科学的你,不妨查查资料:雷、雨是怎样形成的。 以上六题,要求学生根 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 干题完成。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18.雷雨雷雨前-乌云 树枝 蝉 蜘蛛雷雨中-雨由大到小 树 房子雷雨后-彩虹 蝉 蜘蛛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激趣导入雷雨猜谜激趣播放雷雨视频用多种识字方法记字 形通过抓重点词、句研 读雷雨前、中、后的 景色变化初读、研读课文课后作业,根据学生 实际,设计分层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