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7144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模块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皋市江安中学 20052006 年度高一地理必修 1 试题命题:孙道忠 审校:孙小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40 小题,共 40 分,每小 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A、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2、地球位于下列哪组行星之间: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3、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是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C、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流 D、放射性元素衰 变产生的

2、热能 4、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地球气候 B、使地球上各处均能看到极光C、产生“磁暴 ” 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5、当全球各地的日期均为 5 月 1 日时, “北京时间” 为 5 月 1 日几点A、8 点 B、12 点 C、20 点 D、24 点6、南半球有一条河流,河东岸被水冲刷程度比西岸严重, 该河的流向是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流C、自西向东流 D、自 东向西流7、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A、昼夜 现象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8、如果黄赤交角比目前增大 1,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 围将缩小B、四季变化

3、比较明显的地区范 围扩大C、热带地区将扩大D、汕头 市将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9、有关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A、凡是在一年中有时正午太阳高度 为 90 的地方一定是热带B、春分和秋分是热带白昼最 长的两天C、寒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总是小于温带地区D、温带 地区的太阳高度 总 是大于 0 而小于 9010、一探空气球升到 30 千米高度,测得由地面到 30 千米高度的气温变化是 A、逐渐 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11、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大圈 层是:A、岩石圈和地幔 B、地壳和地幔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核12、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正确

4、的是A、地壳 矿 物化学元素 岩石B、矿物岩石地壳化学元素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地壳D、地壳 化学元素 岩石 矿物13、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A、岩浆 岩、沉积岩、变质岩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C、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D、花岗 岩、岩浆岩、大理岩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15、下列地貌单元,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A、东非大裂谷 B、塔里木盆地 C、日本群岛 D、冰岛16、只能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的力是A、水平气 压 梯度力 B、摩擦力C、地转

5、偏向力 D、以上三个力的合力17、在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右图)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C、丙丁甲乙 D、丙丁乙甲18、七月份,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盛行A、西南 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20、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是A、冬半年的寒潮 B、7、8、9 月份 频繁出现的台风天气C、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D、华北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21、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22、下列地区的气候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 东亚季风气候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 环境 A、 B、 C、 D、 23、假

6、如有人在美国洛杉矶海滩拾到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该漂流瓶借助下列那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C、日本暖流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 亚寒流D、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24、寒流对流经海区有:A、降温、减湿作用 B、降温、增湿作用 C、增湿、减湿作用 D、增温、增湿作用25、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地 质年代是: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26、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新生代 时 ,环太平洋形成高大山系B、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 期C、植物界经历了由蕨类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

7、物的演化D、动物界 经历 了爬行动物 鱼类哺乳动物的演化27、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 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B、地表径流减少、水源缺乏C、土壤趋于贫瘠化D、水土流失、土壤 盐渍化28、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 跃的因素是A、大气 B、水分 C、岩石 D、生物29、诗句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垂直地 带 性差异 B、纬度地带性差异 C、经度地带性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30、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性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 现热带亚热带温 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

8、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 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荒漠景观31、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多生长柏树,花 岗岩山坡多生长油松, 这一现象反映了地域分异的哪一规律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32、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山地是33、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A、一般 较细 ,含粉砂和黏粒较多B、含石块较多C、一般较粗,铁、锰、 镁、钙含量较多D、有明 显的 质地分层特征34、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即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 总称C、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文化景 观,不受

9、该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的影响D、一般可将聚落分为集村和散村两大 类35、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时 期的三次大冰期气候相隔 3 亿4 亿年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 罗纪,那时恐龙繁盛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D、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36、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气候变化会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减少B、亚洲和非洲近数十年干旱的 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C、全球变暖会使物种适于生存而大量增加D、全球 变暖会使生 态系统 更加稳定繁荣37、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炭、铜矿 B、雷电、荒漠 C、化肥、焦炭 D、森林、水 电38、

10、下列工业区或城市不是在煤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A、俄国 顿巴斯 B、德国鲁尔C、美国阿巴拉契亚矿区 D、美国休斯敦39、下列城市属于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克拉玛 依 东营 铜陵 个旧 敦煌 西昌A、 B、C、 D、40、1998 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这次特大洪水的特点有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洪峰次数多、水位高洪水持续时间长 洪水主要发 生在下游地区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一个得一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41、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远日点时A、是每年的 1 月初 B、公转速度较慢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1、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42、下列现象和大气的散射有关的是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B、人造烟幕防冻C、朝霞和晚霞呈桔红色 D、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4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A、大气吸收大量的太阳辐 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B、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向地面辐射大部分 热量C、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大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 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NS太阳BA 光线44、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影 泰坦尼克号 中离开 伦敦时航行在北大西洋暖流中,没有遇到冰山;接近美洲时,遇到的冰山是拉布拉多寒流从格陵兰岛带来的浮冰B、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C、北半球中

12、低纬度环流呈逆 时针方向,而且大洋 东 部为寒流,西部 为暖流D、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大 陆东岸均为寒流45、 褶皱构造可以分为A、地堑 B、地垒 C、 向斜 D、背斜46、 能够找到化石的一组岩石是A、砾岩、石灰岩 B、玄武岩、页岩 C、大理岩、砂岩 D、页岩、砂岩47、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4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陆地 环境各要素相互 联 系、制 约、渗透 B、陆地环境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是独立存在与 发 展的 C、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 变化 D、各要素 对 整体环境的影响是没有差

13、异的49、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益的影响是A、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B、黄土高原植树种草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草原区开 垦成耕地D、亚马孙 平原的大量 热带 森林砍伐50、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A、改善 长江中上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B、减轻鄱阳湖等湖泊的泥沙淤 积C、有利于珍稀水生生物的繁殖D、改善中下游长江枯水期水 质三、综合题:40 分。51、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6 分)(1)图示北半球节气为 (2)图中 A 点的地方时为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4)此时 A 点昼长为 小时,B 点昼长为 小时。(5)由此图所示日期过后,北半球昼长将如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