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7142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 政 发 200455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 单位:现将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台地区包括温州、台州 2 个地级市, 陆域面积 2.119 万平方公里, 2003 年年末人口 1294.9 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2221.4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20.9%、28.4%和24%。该地区市 场化水平高,民 营经济活跃,块状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是著名的“温台模式 ”发源地。充分发挥温台地区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及块状特色经济优

2、势,培育温台沿海产业带,是增强区域经济国 际竞争力、 协同推进工业 化和城市化、提高可持 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对于全省建 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 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照省委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 ”的总体部署,在温、台两市产业布局规划基础上编制,与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 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浙江生 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相衔接,并充分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挥温台沿海区域特色优势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总

3、体思路与战略定位;确定产业发展与布局导向,指导园区整合提升;构建产业、城市、生 态融合发展的合理空间结构, 设计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区域发展机制及支撑体系。规划范围重点为温、台两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产业规 划内容上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为主。规划期限为 20042010 年,展望到 2020 年。本规划是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3一、发展背景与条件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浙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 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日益 扩张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为温台地区实现

4、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逐渐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资本、技术 、人才的集聚高地,将有力地 带动温台地区加速融入全球 经济体系。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温台地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日益改善的区位条件。温台地区北接宁波、绍兴,南邻福建,西连金华、丽水,东临东海,位于我国沿海中部 经济发达地区的南缘,陆海交通便利;地处浙南与闽北交接地带,与台湾地区文脉相通、地缘相融,是浙江省吸引台资的重点区域。随着金丽温高速公路、台缙 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铁路的开发建设,温台地区的区位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比较丰富的资源禀赋。温台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滩涂资源、非金属矿产

5、资源等,是全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03 年温台地区有 7 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地方财政收入达131.7 亿元,并积累了丰厚的民间资本。 绝大多数企 业已从资本原始积累转向企业扩展、升 级阶段,一些骨干企业开始大步“走出去” ,跳出温台寻求发展,同 时传播了“温台模式 ”。不断升级的块状经济。温台地区拥有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家用 电器、绿色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鞋帽服装、日用品加工等发达的特色产业,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专业市场及其依托的小城镇,有些块状经济已经 形成特色产业、 专业市场 、小城 镇三位一体联

6、动发展的格局,为培育国际性产业 集群、打造先 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基础。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温台地区是“温台模式”发祥地,我国家庭企业、股份4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首创地和我国金融改革的试点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机制灵活,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市场化进程及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领先全国,经济体制充满活力。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历史上永嘉学派的兴起,使温台地区形成了“ 义利并重”、 “工商皆本” 的传统文化。地处高山与大海之间,土地资源稀缺,紧张的人地关系造就了温台地区群众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胆实践,使温台地区形成了敢闯、 务实、灵活、创新的“温台精神” 和富有特色的

7、地域文化。由于发展阶段、改革进程及资源环境的局限,温台地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山区、海 岛与沿海平原区的 发展差距在扩大;土地、能源、人力等要素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环境容量 约束加重,企业扩张要素支撑不足,引进外资步伐相 对缓慢;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以模仿创新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受到国际贸易保护壁垒、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不强,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局部区域环境问题加剧,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有待提高;体制创新任务繁重,以“三缘”(地缘、血缘、 亲缘)关系 为基础的传统市场经济面临向以法治为

8、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温台地区以统筹发展为主题, 创新发展模式,加快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 社会结构从有所失衡、城乡分割向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转变。二、总体发展思路(一)战略定位温台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能 够联动环杭州湾地区、 辐 射金衢丽地区、呼 应长三角5与珠三角开发的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陆海联动开发先行区。1.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民 营经济和块状经济三大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 场、两种 资源,积极吸

9、纳 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方式,推进区域合理分工 协作,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筑新型产业体系;主动参与长三角和国内外制造业分工协作,成为浙江建 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2.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创新温台模式,引 导民营企业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快推进制度、科技、管理、文化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保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继续发挥我国民 营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作用。3.陆海联动开发先行区。推动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着力开发港口和滩涂资源,为先进制造业 基地提供海上通

10、道和发展空间。加快开发山海旅游资源,成为 国内著名的集“名山秀水、碧海奇岛、文化名胜”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统筹平原、山区、海域发展,大力推 进“山海协作”。平原地区要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山区和海岛要推进人口 “内聚外迁”,发展生态型产业,强化生态屏障功能。(二)建设方针根据上述战略定位,产业带建设应坚持以下方针:1.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着力突破产 品档次低、生 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着重发展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轻工产品、高短缺度的原材料,引导企业走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子。 积极采用高新技 术和先进

11、适用技术,提升 块状特色经济水平,大力推进民资与外资融合,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依托中心城市进行专业化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依托港口、山6区、海洋资源优势,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临港工 业、海洋产业和特色旅游业。2.强化产业和城镇集聚。把促进集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集聚效应。 顺应国际产业分工 专业化与地域分工集群化发展趋势,在现有块状特色经济基础上,强化专业协作与空间合理布局,整合提升各类园区,完善支撑功能平台,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 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顺应 “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加快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发展,着力培育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都市

12、区,构筑功能完善的温台沿海城市群,实现产业群与城镇群的互动发展。3.强化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温台模式”创新步伐,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度、科技、管理、文化的全面创新,大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 资源、两个市 场,培植集群优势,推进规模经营,加快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依托中心城市、产业 集群的核心区块 、核心企 业,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中心、专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着力扶持各类专业化民营 技术服务机构,逐步构建 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4.强化支撑体系建设。立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突破 发展瓶颈障碍,

13、强化产业带建设的要素支撑和城市功能平台支撑。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合理拓展产业与城镇建设用地,加快区域性水源保护与引水工程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综合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产业带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统一规 划建设沿海城市群,合理确定各城市(镇)功能定位。通过实施一批高等级公路和港口岸线整合开发项目,提高城市群的对外快速连通能力;加强信息、给排水、防灾减灾等区域基础设 施的合理布局和统一建设;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科技开发、市场中介、信息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培育民间商会、 协会,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增 强对产业7发展的服务支撑。5

14、.强化“五个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 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区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走以城 带乡、以乡 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平原、山区和海岛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区域 发展格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温台”;坚持“走出去 ”、“引进来” 并举,内源增长与利用外资结合,不断提高对 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建 设,使 产业带成为充分体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观区域。(三)发展目标在产业带建设上,确定“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

15、 2010 年,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 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 境优良,产业、城市、生态有机融合、特色鲜明的沿海产业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000 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4500 美元,实现全面小康。产业集群的国际分工地位及集聚优势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以装备制造型产业集群、轻加工型产业 集群为主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其中,装备制造型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超过 2000 亿元,轻加工型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超过 4000 亿元。 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 60%以上,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以两大极核城市为主干、节点城市为辅助、 连结众多中小城市、具有鲜明特色的温台沿海城市

16、群。形成高效能、网络化、一体化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保障总体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8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要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区域能源综 合利用率超过 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 90%,工 业 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 70%,森林覆盖率达到 62%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超过 90%,重点园区通过 ISO14000 环境质量认证。第二步,到 2020 年,建成集群优势显著、园区特色鲜明、科教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国 际经济分工地位 进一步提高的我国沿海重要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成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 施先进、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现代化温台沿海城市群;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四)产业带发展格局产业带的发展格局是“ 一轴 两群三带” 。1.“一轴”。即以沿甬台温铁路、台温高速公路和沿海大通道三大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区域发展主轴。推动轴线上城市(镇)、 产业区、交通节点等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带动国际性产业 集群和沿海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