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市场分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66082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市场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控机床市场分析数控机床市场分析 目录目录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2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2 (一)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 2 (二)国外数控机床发展情况. 3 (三)机床知名品牌. 5 1、国际知名品牌: . 5 2、中国知名品牌 . 6 三、市场分析. 7 1. 市场调查 . 7 (1)主要应用行业范围 . 7 (2)市场发展前景 . 7 (3)机床市场未来增长和空间的预测 . 7 2. 在中国地区最重要的市场 . 8 (1)2012 年上半年模具的主要市场领域 . 8 (2)2011 年的模具市场 . 9 (3)中国的模具市场的总体情况 . 9 四、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之路. 10

2、 1、技术引进 . 10 2、海外并购 . 10 3、自我创新 . 10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20 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于是便产生了数控机床这一新型的加工设备。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 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

3、。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 而中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 仍处于发展阶段。 (一)国内数控机床(一)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中国

4、于 1958 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 年间为第一阶段,从 1979 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于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等国先后引进数控系统技术,并进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 到目前为止,在开发、设计、制造具有自主版权的中、高档 CNC 系统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的数

5、控产品覆盖了车、铣(包括仿型铣)、镗铣、钻、磨、加工中心及齿轮机床、 折弯机、 火焰切割机, 柔性制造单元等, 品种达 300 多种。中、低档 CNC 系统已达到小批量生声能力。 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 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9.3%和 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 2002 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从 2004 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 94.6 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向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

6、件均依赖进口。 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旧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以及数控人才缺乏等。 目前,我国承认的数控体系大致有四种:德国目前,我国承认的数控体系大致有四种:德国 VDI 标准、日本标准、日本 JIS 标准、国标准、国际标准际标准 ISO 标准、国标标准、国标 GB。 我国的大多数高中档与大型数控机床均从德国进口。 由于德国机械设备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加之德国人做事严谨的态度和较好的保修服务,德国机床受到了中国市场的长期青睐。德国德国 EEW 机床、德

7、马吉、通快等多个著机床、德马吉、通快等多个著名品牌名品牌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德国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德国 EEW-PROTEC 机床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已成功销往中国船舶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加工中心已成功销往中国船舶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研究机构及企业,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研究机构及企业,成功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一台机床的水平高低,主要依据是其重复定位精度。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

8、度如果可以达到 0.005mm,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可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但与此同时,也意味要使用最好的轴承与丝杠。 (二)国外数控机床发展情况(二)国外数控机床发展情况 国外机床行业发展较早,技术也比较先进。因为经济需求与军事需求,不断地改变机床的发展方向,推动机床的技术发展,尤其注重效率与创新。 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特别讲究“实际”与“实效”,坚持“以人为本”,师徒相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在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于 1956 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讲求科学精神,不断稳步前进。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

9、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用户产品、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和 Heidenhain 公司之精密光栅, 均为世界闻名, 竞相采用。 在数控加工中心方面, 德国在数控加工中心方面, 德国 EEW-PROTEC公司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较为先进,其使用西门子公

10、司的数控系统,公司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较为先进,其使用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并使用质量较轻的炭纤维结构,整个加工中心加工速度更快、加工材料更多、并使用质量较轻的炭纤维结构,整个加工中心加工速度更快、加工材料更多、加工精度更准,拥有了众多优点!加工精度更准,拥有了众多优点!德国 EEW 机床公司目前已将 50 多种不同型号大小的机器销售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 包括德国、 荷兰、 挪威、 韩国、 中国、英国、美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其主要应用领域有:游艇、轮船、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小型飞机、汽车、大型风力涡轮机、飞机、船舶、模型等的制造。 美国的特点是,政府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不断

11、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和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 1952 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 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 年代初研制成 FMS、1987 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由於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当今美国不仅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也为中小企业生产廉价实用的数控机床(如 Haas、Fadal 公司等)。其存在的教训是,偏重于基础科研,忽视应用技术,且在上世纪 80 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於 1982 年被后进的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从 90年代起,纠正过去偏向,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通过规划、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引导发展。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