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研究经费该由谁来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61554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6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生的研究经费该由谁来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士生的研究经费该由谁来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生的研究经费该由谁来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要闻2016年3月3日星期四12主编: 蔡继乐编辑: 李澈唐琪设计: 刘健校对: 刘梦王维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政编码:100082电话中继线:82296688电报挂号:8110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0128号(1-1)印刷:解放军报印刷厂定价:每月24.00元零售每份:1.00元(上接第一版) 自2 0 11年起,我国在集 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农村 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片区 内32 0 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直接受惠。 从2 0 12年起, 我国启动实 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 划。该计划实施以来, 受惠学生由 2 0 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

2、 0 14年的 5万人,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 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 %以上。 2 0 13年7月, 国务院办公 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 关于实施 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 , 明确了 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 主要任务和 保障措施等, 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 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 0 15年1月, 教育部会同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 国家 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 0 14 2 0 2 0年) , 将对片区内从出生开始 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 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的保障和干 预, 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 长的安全网。 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 缔造了世人瞩目的 “减贫奇迹” 。

3、“十八大以来, 教育部采取超常 规政策举措, 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 每一所学校、 每一名教师、 每一个孩 子, 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 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 0项教育惠 民政策措施, 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普及、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学生 资助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民族教育 发展、 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 贫全方位覆盖。 ” 2 0 15年10月, 在我 国第二个扶贫日、 世界第2 3个消除 贫困日前夕,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谢焕忠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传递 出的信息, 让舆论再次感受到教育扶 贫的温度和力度。补短板, 兜底线, 政策倾 斜不含糊“这里的学费一学期不到40 0 元, 条

4、件和城市幼儿园也没差多 少。 ” 受惠于甘肃省学前教育精准扶 贫支持计划,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城川乡高湾村建起第一所公办园。 3岁半的高煦茏跟着在新疆打工的 妈妈回到家乡, 幸福地成为这里的 第一批入园幼儿。 学前教育一直是甘肃省农村教 育的 “短板” 和 “痛点” 。以教育名县 会宁县为例, 2 0 12年前, 全县只有 36所幼儿园, 其中2 6所为民办园。 “我们都说扶贫, 怎么扶?首先 得解放劳动力, 让孩子可以就近入 园, 让家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 生产、 增加收入。 ” 甘肃省教育厅厅 长王嘉毅说。 为补齐学前教育 “短板” , 去年 9月,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 项支持计划

5、 (2 0 152 0 2 0年) 印 发, 提出将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延 伸, 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优质学前 教育的需求。目前, 甘肃全省已在 58 个贫困县2 0 0 0人以上行政村建 立起9 39所幼儿园, 力争2 0 17年实 现革命老区、 藏区贫困村幼儿园全 覆盖, 2 0 2 0年实现全省有需求的贫 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聚焦 “全面小康” 时间节点与扶 贫目标, 从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 迫切、 最关键、 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 出发, 甘肃省在确定教育精准扶贫 的目标任务时, 紧扣 2 0 17年和 2 0 2 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 集中攻 坚、 巩固提高, 出台实施了学前教 育、 义务教

6、育、 职业教育、 乡村教师 队伍、 民族教育、 学生资助、 高校招 生等7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 与 甘肃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节奏同频共 振。“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 基 础教育倾斜” , 是 决定 浓墨重彩的 一笔, 而农村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始 终是党中央、 国务院发展教育的心 之所系。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农村 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政策, 曾伴随 着广袤乡间随处可见的 “标语” 深植 于一代农村学子的心间。随后,“农 村” 二字的消失, 赋予了这项政策更 多的民生内涵, 也让政策的阳光洒 向更多生活在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 会精神, 推动南疆四地州教育发展,

7、 中央、 自治区不断加大投入, 逐步建 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目 前已在南疆四地州实现了14年免 费教育。四川藏区 “9 +3” 免费教育 计划实施以来, 先后有内地9 0所中 职学校、 5所高职院校, 共招收藏区 “9+ 3” 学生4万余人, 再加上州内 就读中职享受资助的, 两类受益学 生合计达到近7万人。 雪中送炭、 扶危济困, 为我们眼 前这场教育扶贫攻坚战平添了一抹 温暖的亮色。2 0 13年7月, 教育部 等7部委联合出台 关于实施教育 扶贫工程的意见 后, 各省相继出台 实施细则, 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 的重要部分, 完成了自上而下政策 率先接轨任务。 广西共有63个县实

8、施营养改 善计划, 惠及8 7 9 5所学校近160万 名学生,“食堂供餐” 覆盖率接近九 成。江西努力拓宽社会资助渠道, 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部分现行国 家学生资助政策不能完全解决学 习、 生活困难的病、 孤、 残等特困家 庭学生搭建方便快捷的 “心连心” 爱 心资助工作平台。吉林启动教育扶 贫全覆盖行动, 建立各级教育结对 帮扶关系和学生结对帮扶关系, 全 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 每一名教师、 每一名学生和每一个建档 立卡的贫困家庭。甘肃新增建档立 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 革命老 区专项计划, 扩大了农村学生特别 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从中央到地方, 政策的强势倾 斜也让更多

9、基层教育工作者敢于变 革, 向贫困宣战。位于甘肃省中部 的会宁县, 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开发重点县。为切实走出学前 教育困局, 真正解放劳动力, 果敢地 提出破解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认识、 投入、 师资、 管理四大难题, 优化环 境, 扩大资源, 加强建设, 提高质 量。县委常委会、 县政府常务会先 后8 次专题研究讨论学前教育问题, 2 0 12年以来累计开展巡回指导8 个 轮次。以人为本, 精准扶贫在扶贫攻坚的一盘棋中, 海南 的位置有点特殊。贫困人口绝对数 不大,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中西部 地区, 但贫困发生率较高、 贫困程度 深。 如何将扶贫开发的政策福利延 伸到老少边穷地区腹地,

10、在源头上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怎样精准扶 贫” 成为海南教育扶贫需要跨过的 一道新关卡。 作为全省层面的重点民生工程 之一, 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以建设思 源学校和改扩建的教育扶贫移民学 校为载体, 给贫困山乡的孩子们搭 建起一架连接优质教育资源的彩虹 桥。 “2 0 12年以来, 大仍村有40多 名学生从思源考上县重点高中。相 信未来10年, 我们村会有10 0名甚 至更多的思源学子考上大学! ” 希望 之光在昌江七叉镇大仍村村委会副 主任罗阳峰心中, 也在更多孩子们 的心中, 悄悄驻扎。“十二五” 期间, 海南省建成2 4 所思源实验学校, 改建、 扩建14所 农村中小学, 覆盖海南全部民族

11、市 县和国家、 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为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位 5万多个, 贫困地区小学适龄儿童 入学率、 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 9 8 .2 %、 9 6.3%。 在有教无类的教育期许面前, 教育扶贫基础性、 先导性作用的发 挥显然离不开 “精准” 二字。西北师 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中心主任王鉴曾将是否聚焦最迫 切、 最关键、 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 能否做到任务明确、 措施得力、 实施 有效, 作为评价教育扶贫成效的重 要标准。 甘肃省委、 省政府把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 提出了 “六 个精准” 的要求: 对象精准、 目标精 准、 内容精准、 方式精准、 考

12、评精准、 保障精准。下大功夫建设教育精准 扶贫大数据平台, 把好 “对象精准识 别关” , 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 提供依据、 搭建平台、 建立窗口。同 时, 紧紧围绕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 平台建设, 将教育扶持政策精准对 接贫困村、 贫困户、 贫困人口, 让政 策既关注到 “点” , 也覆盖到 “面” 。 在 甘肃省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 支持计划 (2 0 152 0 2 0年) 实施 过程中, 更是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 策精准到人。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从幼儿 园到上大学, 我们都可以通过大数 据平台跟踪。 ” 王嘉毅透露, 该省构 建了 “7+ 1” 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 系, 打出教育

13、扶贫 “组合拳” , 并在政 策实施过程中, 实现贫困信息、 主要 措施、 任务节奏、 考核评估 “四项精 准对接” , 少了 “拍脑袋” 、 多了 “找依 据” , 让教育扶贫阳光照耀到真正渴 望的心田。2月 2 3日晚, 厦门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王诺在个人认证微博上 发表了一封题为 用选课人数决定 博士课程好坏, 文学博导不交钱就 不许招博士生 的公开信, 称厦门大 学 “强制地、 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博导 必须提交一大笔研究经费供博士生 使用, 不交钱就不许招生” 。 王诺在信中提出,“这一政策放 在博导的研究课题必须由博士生帮助 或打工的理工科和部分社会科学学 科, 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放

14、在博导的 研究完全无须博士生协助、 博导对博 士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的多数人文学 科, 则完全不符合实际。 ” 对此,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通过 厦大官方微博回应:“为了更加强调 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导向, 我们将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与导师承担的研 究项目挂钩, 让科研项目比较多的 导师招收更多研究生参与他的科学 研究。学校相应从导师科研经费中 收取一定的培养配套经费, 全部用 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活待遇。 ” 记者浏览 厦门大学2 0 16年博 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看到, 该校在 “奖、 助学金” 一栏提及 “加大研究生 助教、 助研和助管 ( 以下简称 三助 ) 岗位津贴资助力度” , 但没注明津贴 来源

15、。而厦大研究生院网站曾于 2 0 14年12月发出的 关于博士研究 生导师配套经费缴纳工作的补充说 明 中强调,“如申请博士研究生导师 招生资格确认的, 导师必须确认并承 诺能够按期足额缴纳导师配套经费, 方具备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不少高校教授对王诺表示声援, 认为此遭遇是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 不能用理工科标准来要求文科。但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黑龙江工程学院 副教授齐浩亮在微博上评论:“导师 和研究生绝不是单向的辅导、 付出, 是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没有经费意 味着没有项目, 也就是没有通过同行 评议。博士生是人, 是成年人, 需要 养家, 需要糊口, 这离不开钱。 ” 记者浏览微博评

16、论发现, 高校 人士的评论中对资助博士生研究经 费没有异议, 讨论的重心是: 这笔钱 究竟由谁来出才更合理? “博导交钱才能招博士, 或源于 研究生导师资助制。 ”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郭丹 教授说, 资助博士生的研究经费, 通常来源于导师的课题研究、 科研项 目经费, 其制度本意是, 让导师用经 费资助博士生完成学业, 让其辅助 导师搞学术研究。 郭丹说:“对于有重大课题和项目 的导师来说, 这笔钱的压力并不大, 但 目前人文社科类学科课题经费总体偏 低。此外, 由于学科性质有别, 理科类 的科研项目需要博士生一起参与协 作, 至于人文学科, 博士生就未必能够 参与, 要求博导交钱并不合理。 ”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人士表示, 厦 大 “从导师科研经费中收取一定的培养 配套经费, 全部用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生 活待遇” 不合理, 因为博士研究生生活 待遇主要来源应该是国家奖学金和国 家助学金。 记者从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了解到, 这些学校并 未规定导师缴纳导师配套经费, 只 规定博士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