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57741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12.12.司马迁发愤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史记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识读多音字 “载、横”。联系上下文进行词义辨析,感受“游历”“嘱托”“酷刑”“横祸”“残生”等词语的表达效果。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在熟读基础上按照“少年受染临终嘱托受辱发愤坚持写成”的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3.紧扣“发愤”,研读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学习文章选用典型事例突出表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受到感染和教育。4.初步阅

2、读史记,搜集史记中的故事,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谈汉朝佳话”“聊中国史官”“讲史记中的故事”等系列拓展读书活动,丰富积累。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1.学习文章选用典型事例突出表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2.初步阅读史记,搜集史记中的故事,开展“说司马迁故事”“谈汉朝佳话”“聊中国史官”“讲史记中的故事”等系列拓展读书活动,丰富积累。难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受到感染。三、教学评价设计: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

3、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 在初读感知环节,借助预设时提出的问题,理清文章脉络,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提炼课文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借助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解说、交流、想象说话、感情朗读、写话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并加以内化。4.借助推荐阅读,引领学生初步接触史记,阅读上下五千年,促进课外阅读,落实课标关于“读书”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四、教与学的准备:四、教

4、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一)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5 5、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课时6 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读成语,导入新课。(一)读成语,导入新课。1.出示成语,谁能读一读。齐读。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四面楚歌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狡兔三窟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怒发冲冠 一字千金 破釜沉舟你知道这些成语来自于什么历史故事吗?连一连。卧薪尝胆 赵 括毛遂自荐 勾 践纸上谈兵 项 羽四面楚歌 毛 遂完璧归赵 廉颇蔺指鹿为马

5、赵 高2.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一部巨著史记(板书),读读。这部巨著的作者是(板书:司马迁)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写成史记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推进读懂故事。(二)初读课文,推进读懂故事。1. 识、写生字词语。(1)你标画出哪些值得积累的词语,在小组内读给同学听。(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黄河岸边 波涛滚滚 呼啸而去 四处游历 泪流满面 临终嘱托 专心致志 研读文献 飞来横祸 入狱酷刑 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发愤写作 埋下耻辱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耗尽心血 辉煌巨著要注意读正确,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横着读每一行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看看你能看到怎样的一幅幅画面?再来

6、齐读词语,注意联想画面记忆词语。(3)指导书写“狱、摊”两个字,注意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2.朗读课文,推进读懂。(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的同学要做到读正确、流利,还要争取用朗读表现文中描述的画面,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听的同学要听听能否读正确,还要边听边想,每一段课文主要简述了一件什么事?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关注多音字的读音;指导读好司马迁说的话,留心标点符号表达的意思。(2)默读课文,思考“临终嘱托、少年受染、坚持写成、受辱发愤、”这四个小标题分别写在哪一段话的后面,然后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排列小标题。(3)你能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选用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

7、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说时应要求学生尽量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初读用心记”,“思考有凭借”的读书习惯。)3.紧扣课题,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看课题,当你读到这样一个题目时,哪一个词语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发愤)你是怎样理解“发愤”这个词语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通过阅读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迁?请用一个词语集中概括对人物的评价。组织交流学生的初步感知,读读课文中突出表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句段,说说对人物形象的感知。阅读时你还有哪些疑问要提出来?(因为仅仅靠文本,对人物的感知还不够,学生对于司马迁所受的酷刑还不很了解,可能对司马迁说的话理解

8、还不够,这都会引起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推进对课文的深思)环节二、部分理解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了解(三)了解史记史记,走近,走近“史官史官”,激发深思。,激发深思。1.通过课前学习,你对史记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2.课文中有一段话也介绍了史记,谁来读一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司马迁发愤写作 ,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研读:(1)这段话有了哪几个关键词语来介绍史记?(13年完成;52万余字;辉煌巨著;前无古人;耗尽心血;用生命写成)说说透过这些词

9、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借助上面的词语感受史记的恢宏)(2)读读下面的一段话,你对史记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史记是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 526,500字。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事件,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鲁迅称它

10、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能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吗?从“绝唱”你能感受到什么?(3)通过了解史记的有关资料,你一定感受到了什么是“辉煌巨著”,什么是“前无古人”带着这些体会我们再来读最后一段,要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读书之中去。3了解了史记,就一定对它的作者司马迁又多了一份敬重,这个人在西汉时期是做什么呢?你有什么了解?引导明白“史官”“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 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负责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一位“史官”耗尽自己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写成一部

11、巨著,读到这里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质疑)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这位伟大的“史官”司马迁。(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练习复述,选用文中关键词句是自己的复述更为详实、生动。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同位互查,自己纠正。入狱 酷刑 泰山 摊开 隶字 耗尽 飞来横祸 发愤写作 辉煌巨著 2. 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紧扣(二)紧扣“发愤发愤” ,朗读感悟,借助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朗读感悟,借助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1.复述“少年受染”,感受远大志向。(1

1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话主要写了哪几件小事,这几件小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交流1:引导明确几件小事,培养学生用几个字概括:黄河岸边听英雄故事;受父影响,努力读书,四处游历等。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想一想这几件小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感知前后的因果关系)(2)谁来读第1、2句,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出示句子: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留意这句话带点的词句,引读感悟:跨越黄河两岸的龙门山,是一座名山。据说每年都有几万条鱼向上游,跳过去便化为龙,跳不过去便碰壁而返。这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便是司马迁世代所居之地。自古英雄

13、出少年。司马迁北望龙门,东望黄河,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听着古代英雄的故事,小小的司马迁禁不住浮想联翩。他会想些什么呢?(引发学生积极合理想象,感受少年志向)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看你眼前能否浮现出少年司马迁的形象。(3)继续读课文,父亲立下的志向带给少年司马迁怎样的影响?出示:年十岁而颂古文结合最后两句,你能理解“年十岁而颂古文”这句话吗?“四处游历”什么意思?“游历”和“游览”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可以替换吗?(明确:游历重在游走经历。游览重在观看、欣赏)司马迁是怎样游历,积累历史资料的呢?读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说说自己的体会。到苏州饱览湖光山色,游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事迹;登上会稽山,

14、参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到九疑山,查明顺帝南巡治水的历史;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江淮访韩信故乡;到曲阜瞻仰孔子故居;还到邹县薛城,看了秦始皇刻石的峄山,还有孟尝君的故居。到楚汉相争的彭城,访问了当年的西楚霸王。到丰沛观看了刘邦的故居,西北的扶风,西南的巴蜀、昆明读了这些文字,你有没有看到一位风尘仆仆的司马迁在四处游历,广泛搜集、考证历史资料,透过这些文字,使你还想到了什么?(可以谈生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次游历,为史记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生活积累。也可以谈对司马迁的认识等)这就是“四处游历”,绝不是“游览”风景名胜,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4)这就是从小受染,立下志

15、向的司马迁,怎样复述这样一段故事,才能把他展现在听众的眼前呢?根据课文,也可以结合老师出示的资料,试着详实、生动地复述这一段内容。(学生练习小组内交流指名交流,重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流畅,引导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展现人物的形象)2.复述“临终嘱托”,感受发愤动因。(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展开想象,让画面动起来,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在眼前,从而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感受。下面我们再来读第二段课文,指名来读这一段,边听边想象画面,你觉得这部分文字中哪些词语让你产生的画面,标一标。(2)交流:预设:“嘱托”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父亲?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这是一份“嘱托”。“嘱托”和“嘱咐”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可以替换吗?(重要的关注“托”字;还要关注讲话人此时所处的境地是“临终”)再读这句话,想一想,父亲把什么“托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