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勤读一门书香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54788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2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耕勤读一门书香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勤耕勤读一门书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耕勤读一门书香(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澴水河畔的孝昌县有着孟宗故里的美誉,6 月 2 日,记者一行雨中探访孝昌县图书馆,走进社区、机关 阅读角,追寻 “ 书时光”文化品牌,感受着 “ 文化孝 昌”、 “ 书香孝昌”的独特魅力。 谈起 “ 书 时光”的由来,邓曙光老师最有发言权, “ 当初不过是几个读书人的 神侃,想让孝昌拥有一 张对外交流的名片。”寓意传承文明、穿越古今的 “ 书 时光”应运而生。 从 “ 书 时光”读书会,到创刊 “ 书 时 光”小册子、开办 “ 书 时光”公益讲坛,读书的种子 在孝昌人心中发芽、生根 定位本土,立足原创,关注文化生态,记录文化生 活。 书 时光双月刊文艺期刊创刊至今,发行 16000 余册,深得

2、文友推崇与厚爱。 2011 年 6 月,孝昌县图书馆创新设立 “ 书 时光” 公益讲坛。 重读历史 文化养生 红楼悟梦 旧语 新说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 “ 书 时光”讲坛提 供了特有素材。 立足本土,侧重草根,讲坛邀请孝昌本 土名人名家逐一讲解孝昌精神、孝昌历史、孝昌文学 和孝昌民间艺术。 四年的发展,讲坛已拥有一大批铁杆 “ 粉丝”。 本 地网友 “ 门无鬼”期期不落;应城市摄影爱好者肖鹏凌 晨两点骑行七小时到孝昌听 摄影知识讲座。80 岁的 小河镇退休老师胡在田自荐到 “ 书 时光”公益讲坛讲 解 千字文;耄耋之年的孝感市历史特级教师余宗超 主动请缨, 在 “ 三八”妇女节前夕到孝昌举办

3、 女性与 历史的专题讲座 “ 有很大一部分人既是讲师,也 甘于当听众。 ”孝昌县图书馆馆长汤文霞如是说。 读书方法、哲学思考、摄影知识、书法绘画、名著 欣赏与诗歌鉴赏 “ 书 时光”送讲座到学校、机关、 军营、 企业,46 期讲座,1500 多个日日夜夜,18000 余 人次的听众, “ 书 时光”公益讲坛历久弥新,成为孝昌 人心中的 “ 百家讲坛”。 “ 激发民间智慧,播扬孝昌精神。 ” “ 书 时光”综合 文化品牌创立以来,受众达 10 余万人。 2013 年、2014 年,孝昌县连续两年荣获 “ 全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县 市 ( 区)”称号。“ 书 时光” 熠熠发光“荆楚行”孝感采访组记者

4、 殷贤彬 马珺 李红艳 易木生“ 馆藏堪称天一阁 巾帼德誉地九州”,这是 80 岁的读者王爹爹托儿媳亲手绣成后, 送给鄂 州市图书馆的一幅十字绣作品。 原来,酷爱史籍 的王爹爹常年在图书馆翻阅史书,深感纸质书籍 借阅有诸多不便。鄂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吴兵文利 用数字资源服务平台,特意为老人及热爱历史的 读者完成了大型影视版多媒体巨作 中国通史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加工、上传工作。 这部 348 集的超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时长 105 小时, 以多媒体图文形式,生动再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 明历史,全面展示华夏文明的古今传承。 5 月 18 日,鄂州市数字图书馆开通 中国通 史多媒体资源库点播系统,读

5、者足不出户,即可 “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通古通今通天 下,知兴知衰知未来。王爹爹最大的梦想,是有生 之年,能看完这部纪录片。 5 月 26 日,记者一行走进鄂州市图书馆,立 即被立于大厅一角约两米高的电子借阅机所吸 引。 手指轻轻滑动触摸屏,经典名著、生活保健、 军事历史、亲子教育等十大类数千册图书一一呈 现。 掏出手机,扫描借阅机右上角图书馆专用客 户端下载地址,再扫描心仪图书的二维码,三五 秒种,爱书就装进手机,可随时随地阅读了。 鄂州市数字图书馆今年 2 月初开馆,总投资 150 万元, 首批采购电子资源包括期刊 3978 种、 报纸 2143 种、电子图书 50 万册、视频

6、学术讲座 4000 集。 读者轻点鼠标,即可进入数字图书馆, 享受海量电子书刊和视频。 3 月下旬,鄂州市微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 全线开通。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全民拓展了阅 读新途径。读者只需扫描鄂州市微信图书馆二维 码,进入鄂州市图书馆微信平台,在左下角 “ 我的 图书馆”菜单中绑定读者证,输入账号和密码,就 实现了微信内全馆书目查询、借阅查询、图书续 借、借阅权限查询等使用功能,及图书馆的公告、 活动信息、新书通告。 读者若想把移动图书馆装 进口袋,可打开手机网页浏览器,搜索 “ 超星移动 图书馆”,下载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点击进入移动 图书馆,选择鄂州市图书馆,输入借阅证号和密 码登陆,

7、就能即时下载或在线阅读 100 万册电子 图书、7800 万篇报纸文章、3 亿篇中外期刊文献, 把图书馆变成自己身边的图书馆、口袋中的图书 馆。 日前,鄂州市图书馆已将一批数字资源免费 安装到重点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 并与城区 10 家文明网吧签订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协议,为网吧 免费提供内容健康丰富的数字资源,上网市民只 要轻点桌面快捷方式,即可进入鄂州市数字图书 馆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享受全部的数字资源网上 阅读。 “ 吴都讲坛”是鄂州市图书馆倾心打造的另 一覆盖全市的标志性、大众性、公益性、开放性公 共学习平台。七年来,已举办讲座 200 余场次,近 20 万余群众受益。 为实现资源共享,今年

8、 3 月 28 日, “ 吴都讲坛”开通高清视频直播,直播湖北省 图书馆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座 “ 长江讲坛”精品讲 座。 一道道文化大餐,令鄂州市民大快朵颐。位于鄂州市梧桐湖新区月山村北湾的 龚家, 是一个里里外外有 48 人的大家庭,四 代同堂,25 人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 其中研 究生 9 人,硕士 7 人,博士 1 人,博士后 1 人, 子孙定居海内外多个城市。出身贫苦,却酷爱读书写字龚时德老人,今年 88 岁,老伴潘福意 84 岁,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 “ 生活起居都能自 理,儿孙个个孝顺,日子过得蛮好。 ” 龚时德老人是一个孤儿, 没有兄弟姐 妹,父亲病逝时才一岁多。 父亲安葬后,生母

9、随即被本湾族人拐卖。 此后便和大娘相依为 命,后来受生活所迫,大娘自尽了,老人也失 去了唯一的亲人。 那年他才 10 岁。 无依无靠 的他哭着到夏沟 ( 今长港车湾)找到大娘生 的哥哥和姐姐。 善良的哥哥姐姐将他收养, 还送他去读了一年书。 老人一直很敬重读书 人,不论年龄长幼,只要认得字,都称一声 “ 老师”。 在姐姐家放牛之余,还年幼的龚时 德常常趴在窗户外面, 跟着先生一起学,认 识了好多字。 没有笔墨纸砚,他就用杨树棍子在地上学着划。 上世纪 80 年代,龚时德年纪大了,很多 农活都做不动了, 没事时就把孙女用过的字 典拿出来翻看, 还买了笔墨练书法。 时间长 了,老人的字也写出了笔法

10、。 家里人说,要不 去写对联卖吧,既锻炼身体又能增加收入。于 是,从 1990 年开始,一连 13 年,每到腊月二 十左右, 龚时德就把一年里空闲时间写好的 对联打捆、装箱,让孩子们帮忙运到街上,挂 起来卖;再摆开书桌,根据来人自编的对联现 写现卖。 到了大年初几, 孩子们四处拜年回 来,总会说在哪里哪里看到了父亲写的对联。 老人听了,比喝了酒还要高兴。家徒四壁, 砸锅卖铁也要供 子女读书两位老人成家时,一张旧床、一张破桌、 几个旧凳, 连油盐罐都冇得。 到了春耕大忙 时,犁、耙等农具都要借。 他们养育了 7 个子女,除了长女 ( 后来她 上了扫盲班,现在能读书、看报、发短信),其 他 6 个

11、都尽可能地让他们上学读书。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当了 7 年 民办教师的长子考取了武汉师院。次年,已是 东沟公社 “ 土记者”的次子考取了黄石师院, 在家务农多年的三子考取了咸宁卫校。 次女 高中毕业时正值分田到户, 潘福意婆婆说: “ 大儿不养爷,细儿要爷养。 ”于是,次女成为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再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 这是一个遗憾。 四子、五子通过自身努力,先 后考取了黄冈师专和咸宁师专。 当时国家政 策好,读师范院校免学费、发生活费,为这个 年年大超支户的穷家庭节省了大笔开销。家道中兴,孙辈都以读书为尚老人有十几个孙辈,都读了好多书,没有 留下他们父辈的遗憾,这主要是国家政策

12、好, 也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 长孙女大学毕业后一直与文字打交道, 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 文学评论多篇。 1992 年,长孙考入大学,毕业 后分配到咸宁一所高校任教。 他一边工作一 边学习, 后来考取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 研究生, 毕业后被国家公派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院长。 长女家有 3 个女儿,个个成才。一对双胞 胎外孙女, 大的从国内知名大学读到世界著 名的瑞士洛桑大学博士后。 她不识字的外婆 问: “ 你从小读书成绩都在前头, 么样读转去 了,读到 后头了。 ”全家都笑了。 现在,她是 深圳大学和瑞士洛桑大学特聘的经济学教 授

13、,会英、德、法等 5 门外语,全家定居瑞士。 小的是中英联合培养的高级 EMBA,掌握英、 德、法 3 门外语,供职于跨国企业迪卡侬公司 驻深圳采购办事处,全家定居英国。 二孙女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乡镇中学当了 几年代课教师,2011 年通过全省招考, 以总 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赤壁市教育局录用。 “ 我们家跟千千万万普通农民家庭一样, 赶上了好时代, 比我们家过得更好的多不胜 数,但不管贫富,都要好好读书。做事要勤,为 人要善,不求名,不求利,平平淡淡才是真,这 是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的家风。”龚时德老人 说。她是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多年来 一直坚持做着同一件事培养学生 的阅读兴趣。 她在班级组建阅读

14、角,每 学期捐出大量书籍供孩子们阅读;她为 孩子们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让书香浸润 他们的童年; 她在学校开设阅读课,点 亮一盏盏阅读之灯。 她就是神农架林区 十佳阅读推广人、林区实验小学语文教 师高桂春。 6 月 18 日, “ 荆楚行”采访组来到神 农架林区实验小学, 高桂春和往常一 样,在修改着学生的阅读心得。 这些心 得源于高桂春首创的 “ 美文漂流”活动, 学生每周摘抄一篇美文,写下各自的感 悟与心得,高老师写下批注后,再在全 班同学与学生家长之中分批进行“ 漂 流”,每一篇美文背后,都抒写着孩子与 家长的共同收获。 “ 静雯,我很感动你与你父母这么 真诚的付出! 读了美文,感受到爱的温

15、 暖、爱的崇高,愿我们都沐浴在爱中! ” 家长和学生拿到美文摘抄本后,看到高 老师的批注倍感欣慰。 慢慢地,这种亲 子阅读成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内 容。 学生一周一篇,高桂春一周就是 60 篇。 要求学生阅读的作品,高老师总是 挤时间阅读。 若学生阅读的作品是她所 不知道的,她总是微笑着对学生说: “ 请 你给我讲讲吧! ”课间总能见到她与学 生饶有兴致地交流阅读的情景。 高老师 常常由衷地赞叹: “ 你读得真棒! ” “ 你的 见解很特别!” “ 你读的比我都多! ”这样 激励的语言给予了学生动力,激发了他 们阅读的兴趣。高桂春不仅给孩子推荐书籍,她还 购买了大量书籍作为生日礼物、节日礼

16、物、学习奖品送给学生。 高老师会在每 一本新书的扉页写上适合孩子的赠言, 并加印充满童趣的印章。 在刚刚过去的 “ 六一”儿童节,学生 刘彦收到不少礼物, 而在众多礼物中, 高老师赠送的 皮皮鲁传成为他的最 爱。 书一拿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收到这样的礼物,刘彦的家人也 非常高兴,他们说,孩子吃的、玩的都 有,只有知识需要不断补充。 相对于一 般玩具,孩子玩上几天可能就失去了兴 趣,衣服穿一两年也旧了,但是书却不 一样,不仅可以反复阅读,而且可以保 留很长时间。勤耕勤读一门书香“荆楚行”鄂州采访组记者 殷贤彬 马珺 李红艳 易木生孩 子 的 点 灯 人“荆楚行”神农架采访组记者 殷贤彬 马珺 李红艳 易木生鄂州市图书馆: 让市民把图书馆装进口袋“荆楚行”鄂州采访组记者 殷贤彬 李红艳 易木生 马珺采访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教师高桂春。谭虎 摄6责编:马大军美编:罗芮mail:ribaoerbansina2015年7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