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邻居和18户残疾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4919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2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好邻居和18户残疾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位好邻居和18户残疾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好邻居和18户残疾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 记者张勇军 通讯员陶玉梅图 / 记者何晓刚深度 关注052014 年 8 月 19 日星期二责编 毕竟美编 陶刚A8 月 12 日,78 岁的聋哑人刘绍铭,在 小区坡道上摔了一跤。 任亭友不免担心:刘爹爹身体越来越 差,万一有个急事找谁? 这天,他向上班的 刘家儿子要了电话号码。 至此,任亭友随 身携带的电话本, 完整地记下了 18 户残 疾邻居及其亲友的电话号码。 武昌粮道街重光小区, 原残疾人工 厂、武汉重光机械厂 ( 2002 年破产倒闭)职 工宿舍区,住着 36 户居民,其中残疾人 18 户。 1962 年,22 岁的任亭友上班第一天, 厂领导特地嘱托:要多帮帮残疾人。 52

2、年里,他们从同事变成了朝夕相处 的街坊。 任亭友就成了残疾邻居们的眼睛 和嘴巴,带聋哑人看病、帮盲人提水、换煤 气、换灯泡、修水管 残疾邻居们说, 他帮了我们几十年, 我们有事都找他。一辈子的好邻居武昌粮道街,嘈杂的建材市场背后, 有一栋老旧住宅楼,3 个单元。 东龙社区重光小区入口, 是一道斜 坡。74 岁的任亭友,布满皱纹的圆脸上,戴 着一副小眼镜,背微驼。 没事的时候,他喜 欢在楼下转悠。 “ 刘师傅摔倒了。 ”8 月 12 日上午 9 点,小区门口,传来一声呼喊。 任亭友循着 声音跑去。 78 岁的刘绍铭摔倒在斜坡上, 旁边的居民不懂哑语,有些着急。 刘绍铭是聋哑人, 有点老年痴呆,常

3、 趁儿子上班独自出门散步。 任亭友打着聋 哑语, “ 有没有受伤? 哪里不舒服? ”尔后将 刘绍铭扶起来,慢慢地扶着他送回 4 楼的 家里。 1986 年,重光小区建好,重光机械厂 36 户职工搬到这里, 任亭友和 18 户残疾 从同事变成了邻居。72 岁的盲人周小珍住 在三单元。 周婆婆有个爱好,只要天气好, 就会上街闲逛,或乘车到白沙洲八铺街坐 茶馆。 从重光小区到螃蟹甲公交车站之间, 有一个狭窄的铁路涵洞连着一条 200 米 的狭长小路。 这条道上,任亭友无数次将 周婆婆 “ 捡”回家。没有光明的世界,重光小区的 5 户盲 人,似乎从未感到无助。 周婆婆说,如果她 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就

4、会上门找任亭友 牵她。 在她的心里,任亭友 “ 随叫随到”, “ 换煤气,给手机充电,也要找他帮忙。 ”52 年前的特殊嘱托1962 年春,任亭友 22 岁,技校毕业, 被分到重光机械厂做电工。报到那天,厂领 导嘱托, “ 你是健全人,要多帮残疾工人。 ” 任亭友当场承诺: “ 我会做到的。 ” 残疾工人干的是流水线活, 只要机器 出了故障, 负责维修的任亭友就会随叫随 到。下班了,盲人工友去买个菜,购个物,任 亭友自告奋勇, 充当他们的眼睛。 时间一 长,就习以为常了。 为了能和聋哑工友交流, 任亭友自学 哑语,他逐渐成了残疾邻居的主心骨。 前些年, 住在楼下的聋哑人金爹爹夫 妇吵架,结果老

5、伴离家出走。 金爹爹急了, 匆忙跑到任亭友家里向他求助。 任亭友二 话没说, 就上街寻找, 他找遍了武昌火车 站、医院、救助站,直到次日凌晨 2 点,老 人自己回了家。疲惫不堪的任亭友并未休息。 老人虽 然回家了,但他仍然不放心,连夜来到金爹 爹家里,推心置腹地又和两个老人手语交 流。“ 几十年的夫妻了,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呢,有话好好说嘛。 你这一生气出门,要是 有个三长二短,以后的日子么样过? ”一场 寂静无声的调解,让一对老夫妻既后悔又 内疚,夫妻俩都表示,再也不干傻事了。救急电话本救一命任亭友的裤兜里,装着一个特殊的电 话本。 董乐才、刘绍铭、胡映梅电话本 里, 详细记录着 18 户残疾

6、邻居及亲属的 电话号码。 这是一本救急的电话簿。 去年 6 月的 一天,74 岁的聋哑人胡映梅突发心脏病, 已经休克。 78 岁的老伴赵国祥,也是聋哑 人。 以前,他们的儿子出门前,都会把药放 在固定的地方,以备急需。 这次,儿子到汉 口有急事,却把最重要的事忘了。 赵国祥到处找 “ 救心丸”也没找到,又 无法跟儿子电话联系。 危急时刻,想到了 任亭友,他急忙下楼,冲到任亭友家,几个手势和焦急的神情, 任亭友就知道胡映梅 心脏病又犯了。 时间就是生命, 任亭友抓起手机冲出 家门,边下楼边掏出兜里的电话本,翻到胡 映梅儿子的电话救心丸找到了。 任亭 友又拨打了 120, 把胡映梅送到武警总队 医

7、院。 胡映梅的儿子赵宗礼说,母亲入院后, 经历了 13 次电击,终于抢救过来。 医生告 诉他,母亲创造了奇迹,如果再晚来一会儿 就没有希望了。 赵宗礼至今很感动, “ 是任 师傅救了我母亲。 ”有急事就会想到他“ 我们总是能在最需要任亭友的时候 见到他。 ”残疾邻居们说,大家离不开他。 去年 10 月初的一天,天气依然炎热, 重光小区一大早就停水了。 独居在另一门 栋二楼的盲人熊三云一直没有出门, 她靠 着零食度日。 熊三云说,停水之前,她并没 有存水。 在家渴了一天,喉咙都有些冒烟。 她一直忍着等水来。 当晚 8 点多钟,有人敲门, “ 熊三云,我 给你提了一桶水,你先用着。 ”熊三云听出

8、了任师傅的声音,当熊三云打开门时,任亭 友还递给她几个馒头。 熊三云当场流下眼 泪, “ 我没想到任师傅帮我送来了救命水。” 前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熊三云家的水 管突然爆裂,水漫金山。熊三云摸到了任亭 友家,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熟睡的任亭友。 任亭友披了件外衣, 拿起工具箱就到熊三 云家,帮她换了水管,清扫满屋的积水,一 直干到天亮。接下来,任亭友感冒了一个星 期。 熊三云说, 跟任亭友做邻居是我们残 疾人的福气。 她的话,代表了 18 户残疾邻 居的心声。 东龙社区副主任郭慧敏说, 小区残疾 人的证件、福利、医保、退休手续,都是任亭 友帮着办的。换煤气、换灯泡、修水管,这些 小事他干得更多。

9、任亭友说,几十年了,帮助残疾邻居成 了习惯,别人有困难,能帮就帮哈,不值一 提。好邻居金不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友善欢迎提供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82333333一位好邻居和18户残疾人52 年前,重光机械厂领导嘱托 22 岁的任亭友:多帮帮残疾人。 半个世纪 过去了,任亭友默默守护着残疾邻居,成为他们的 “ 眼睛”和 “ 嘴巴”,带聋哑人 看病,帮盲人提水、换灯泡、修水管记者:小区有很多健全人,为什 么他们偏找你帮忙? 任亭友: 首先是自己愿意帮,别 人就会来找你。 将心比心,帮助残疾 人,会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我自己 也觉得幸福。 记者:一帮就是几十年,有没有 觉得厌烦的时候? 任亭友:有时

10、候也有。 他们毕竟 是残疾人,有时蛮简单的事,沟通起 来却说不清楚。 我也有红脸的时候, 但过了就会在心里责怪自己,不应该 呀。 所以我还是会帮他们,从来没想 过拒绝。 记者:你帮他们是为了什么? 任亭友:就是纯粹的帮忙,我都 74 岁了,多做点善事总是是有益的。 只要能动,肯定帮下去。 记者:家人理解吗? 任亭友:说实话,老伴和儿子还 挺支持,尤其是老伴,也跟我一样,经 常帮这些残疾邻居,从没有想过要得 到什么。本报讯 ( 记者刘元聪)昨天,本报联手 长江网推出 “ 好邻居金不换”专栏,首篇报 道了武昌国际城小区业主一家亲的故事, 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数百位读者、网 友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关

11、注, 或满心羡慕, 或争相推荐。 长江网上,网友 “ 继开”第一个为活动 点赞: “ 强赞,远亲不如近邻! ”许多网友 称: “ 好羡慕这么和睦的邻里关系啊! ”来 自江夏的读者陈先生则推荐“ 身边好园 丁”: “ 我每次出差十多天, 就把钥匙交给 楼下的余姓夫妻, 他们会帮我家 200 多 盆植物浇水, 还帮忙打 扫。 ” 而在国际城小区,随 着报道刊登的消息传出, 业主 QQ 群里一大早就 炸开了锅。 大家在为 “ 上 头条” 欣喜不已的同时, 不忘互相调侃,并继续奋 力自荐和他荐,邻里关系 愈发亲密。被公认为好邻 居的 “ 稻草”,更是把汪家 墩车站报亭的晚报抢购 一空。【 对话任亭友】厌烦的时候, 我会自责有人直喊 “ 羡慕加嫉妒” 有人推荐身边热心肠 “ 好邻居”报道引发读者热情参与任亭友今年 74 岁了。任亭友 ( 右)与聋哑邻居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