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江南大学《WTO与中国》大作业答案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36349108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春江南大学《WTO与中国》大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春江南大学《WTO与中国》大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春江南大学《WTO与中国》大作业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 WTO 与中国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大作业题目(内容):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挑战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挑战二、大作业具体要求:二、大作业具体要求: 1、2000 字以上。2、不能相互抄袭。3、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4、按照常规的论文格式写作。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挑战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挑战引引言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入世后迅猛发展。作 为发展中国家,有着自身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竞争力。但是,贸易摩擦却逐渐增多。其 中,以反倾销案件最为突出。20 多年来,外国队华反倾销已经使我国损失了巨额外汇收 益,丢掉了宝贵的海外市场,大量企

2、业因而陷入困境。面对如此繁多的反倾销的贸易摩 擦,我国该如何应对。中国如何应对反倾销中国如何应对反倾销反倾销:世界性反倾销:世界性“困局困局”按照目前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会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 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反倾销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滥用 反倾销,即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为了规范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行为,避免反倾 销的滥用,WTO 制定有较为严密的反倾销协定,被称为“世界反倾销法领域的一场 革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技术性问题,导致滥用反倾销的现象经常发 生。1根据 WTO 的统计,1995-2003 年,WTO 成员的反倾销

3、立案累计达 2416 起。过去,实 施反倾销的国家基本上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但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占 WTO 全部成员立案总数的 60%以上。其中,印度反倾销立案总数为 379 起,居世界第 1 位,比世界第 2 位的美国多 52 起,比第 3 位的欧盟多 105 起。此外,阿根廷和南非的 反倾销立案次数分别为 180 起和 162 起,居世界第 4 和第 5 位。从世界反倾销的对象来 说,中国居第一位,为 356 起;其他遭受国外反倾销最多的经济体依次分别为:韩国 (182 起)、美国(135 起)等。在 WTO 成员采取的上述反倾销行动中,有相当多的案例属于反倾销的滥用,从而引

4、 发严重的国际经济摩擦。根据 WTO 的统计,截至 2003 年 7 月中旬,在 WTO 受理的 313 起争端中,反倾销领域的争端名列前茅,数量高达 41 起,占全部争端的 13%。随着世界 反倾销行动的日益频繁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各国便陷入了这样一个 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都在积极使用反倾销,而另一方面又均深受反倾销之害。中国:深受其害中国:深受其害在世界反倾销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根据 WTO 的统计, 1995-2003 年,中国遭受其他 WTO 成员反倾销立案次数为 356 起,占 WTO 成员反倾销总 量的 14.7%,其中 2003 年

5、竟然高达 21.4%;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 254 起,占 WTO 成员反 倾销总量的 16.8%,其中 1997 年竟然高达 26.6%。而同期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 重则非常低,2003 年也只有 6.0%。这表明中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损害的频率大大高 于一般国家,与其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非常不相称。从发展态势上看,过去中国出口遭遇的反倾销摩擦很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 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行动次数持续增加,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上 世纪 80 年代平均每年立案 6.5 起,1990 年代前半期(1991-1995 年)平均每年立案上 升到 31.8 起,1990 年代后

6、半期(1996-2000 年)平均每年立案数进一步上升到 37.6 起。 进入 21 世纪以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更加频繁,2001-2003 年立案数分别高达 55 起、51 起和 47 期。再从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主体来看,也呈现不断蔓延之势。过去中国遭受的反倾销 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却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体。根据 WTO 统计, 1995-2003 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 226 起,占所受反倾销立案 总量的 63.5%。其中,印度居第 1 位,占遭受国外反倾销总量的 19.4%,明显高于 居第 2、3 位的美国(14.3%)和欧盟(12.1%)。其他对中国实

7、施反倾销较多的国家还 有分别居第 4-6 位的阿根廷(10.7%)、土耳其(6.2%)和南非(5.1%)等国。国外如此严重的反倾销给中国出口和整个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根据有关 部门的统计,1992-2001 年,反倾销涉及中国出口 53 亿美元。其中 2001 年涉及出口 12.5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 1%。2002 年涉及的金额有所下降,但 2003 年又增 加到 18.75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超过了 1%。综合考虑反倾销的延续 效应等各种因素,反倾销已危及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 5%10%。中国缘何深陷反倾销中国缘何深陷反倾销2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反倾销的

8、“重灾区”,原因非常复杂。首先,中国在反倾销中 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招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泛滥。由于目前许多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时不给 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的待遇,在确定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往往拒绝采用 WTO 规 则所规定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而是采用所谓“第三国的替代价格”,即以与中国产 品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国的价格作为判定标准。“替代国制度”大大增强了国外对华反 倾销的随意性和武断性。尤其是进口国政府经常选择有利于判定中国产品倾销的第三国 市场价格,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是极其不公平和不科学的,往往导致反倾销的滥用。例 如,1988 年欧盟曾经选择人力成本比中国高 20 倍的新加坡作为替代国,中国

9、彩电企业 必然会被裁定为倾销。固然,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做法是中国深陷反倾销“重围”的主要原因,但我 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中国许多产品的出口秩序非常混乱,往往是某一企业开辟了 某一国际市场,众多企业便竞相进入,恶性竞争,低价倾销时有发生。例如,前几年在 国内售价 100 元左右的书包,出口到东欧市场后,由于恶性竞争,售价只有 20 元左右, 属于明显的倾销行为。又如,同样是国内企业恶性竞争的原因,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 21 英寸彩电价格在短短的 3 年内就从 199 美元锐降至 69 美元。此外,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不积极应诉也是中国频遭国外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中国始终没有诉

10、诸 WTO 争端解决机制,致使他国可以毫无顾忌地对华反倾销。应对反倾销需要标本兼治应对反倾销需要标本兼治面对日益频繁的国外反倾销,国内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分工和 协作,建立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反倾销应对机制。根据国际经验,政 府有关部门作为宏观管理者,应该在如下方面强化职能:一是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配合 下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尽量避免国外反倾销;二是加强在具体反倾销应诉过程中的协 调和服务工作;三是积极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国外不合理的反倾销行为。对于 企业来说,首先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实行符合国际规范的财务制度,同时要避免倾销出 口;而一旦遭遇国外反倾销立

11、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应诉。行业协会作为本部门所有 企业的合作组织,在预防和应诉国外反倾销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协调出口价格,避免倾销出口;二是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监控国外反 倾销动态;三是代表或协助本部门企业对外应诉。国内各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上述作用, 首先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要求对自身体制进行改革,真正成为能提供各种有 效服务的行业合作组织。应该说,上述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应对机制对于预防和化解国外 反倾销可以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但是,要从根本上遏制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蔓延势头,必 须解决中国在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在避免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理顺政 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实现生产要素及其价格市场化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另一方面, 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谈判,早日取得他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