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要要新新闻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349016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重要要新新闻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重要要新新闻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重要要新新闻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扎根人民服务人民鼓舞人民本报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联系,殷切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歌颂人民、鼓舞人民。文学创作要服务人民、歌颂人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方向、基本要求,也是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

2、历史的见证者。为人民的命运写真,为人民的精神立传,文学工作者责无旁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文学创作的人民性,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等问题。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和文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学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学工作者的天职。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心中有人民,笔下有百姓,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温润人民群众心灵,在思想情感上与人民真正站在一起,以扎实的创作收获人民由衷的认可、喜爱与尊重。文学创作要反映人民、记录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

3、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文学创作既要反映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抒写出人民群众在当下时代中命运的忧乐、渴望和追求。文学创作要贴近人民、扎根人民。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学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努力深入革命老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军营学校、厂矿车

4、间、村镇社区,深入改革开放和生产建设第一线。要走进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之中,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吃透生活底蕴,搜集创作素材,汲取创作营养。只有永远扎根人民,才能准确找到文学创作最根本的方法。文学创作要引导人民、鼓舞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要弘扬正能量,用文学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

5、、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文学创作要服务人民、歌颂人民、鼓舞人民,就必须多出精品。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人民需要文学,文学更需要人民。人民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更是文学作品的评判者。文学工作者要很好地服务人民,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将最优秀的作品、最精美的精神食粮送到人民手中,将审美的愉悦、美好的希望送到人民心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责任编辑:王觅新闻版邮箱:wybxinwensinacom145每周一、三、五出版(今日八版)2016年12月19日WENYIBAO中国作家网网址http:/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1949年9月25日

6、创刊(总第4101期)国内统一刊号CN11-0093代号1-102星期一重重要要新新闻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据新华社电)学习贯彻讲话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精神

7、书写时代书写时代新篇章新篇章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本报记者刘秀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创作者的内在修养对于艺术品质的重要性。文艺铸造灵魂,塑造人心。要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首先要求文艺创作者自己具有高尚的灵魂、纯净的内心,坚守艺术理想,提升人格修养,才能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用精湛的艺术丰富先进文化,用高尚的文艺引,既包含希望,也提出问题,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启的态度”,希望广大作家“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作为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张雅文深切地体悟到,激励自己不停歇脚步、年过七十仍旧敢于创作大部头的

8、动力,正是出于一位写作者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责任。“我要写一部关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不但关系每一个家庭,更关系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虽然有病在身,经历数次手术,但她仍激情不减,已经为新作开始奔波于各地采访。在她看来,急遽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用作家的良心去体察、用文学的语言去记录,是时代赋予当代作家的使命。“如何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希望、新要求、新思想,让艺术之树长青,是历史、时代、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仅仅身体扎根不行,更关键的是心灵扎根、情感扎根、忠诚扎根。”作为一位煤矿行业的作家,杨佑田说,具体到我自己,就是与矿工、矿区及家

9、属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做到德艺双馨,敢于担当。当下中国的煤矿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去产能”的深刻大变革时代,矿工、矿区及家属群众所面对的整体环境与局部环境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写作者要真实、深刻、温暖地揭示新时代的矿工及矿区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生动实践。既要“修艺”,更要“养德”随着创作实践的积累,很多作家意识到,在艺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不但需要才华的支撑,更需要写作者不断自我调整方向,加强思想和道德的修为,有意识地摒弃浮躁、功利、庸俗等思想的影响,保持创作的“初心”,始大文艺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德”如何养,对作家来说也是一门

10、功课。“德在乎心。年轻时我一直认为没有独特个性艺术表现的作家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到一定年龄后,我觉得应该补充一句:作家的大小在于心的大小。”作家储福金认为,作家的心应该融诗经楚辞等传统文化,应该融托尔斯泰等外国作家所著之经典,还应该融科技政治经济等一切自然与社会于心。“心得圆融为大,自然德在其中。创作的作品,哪怕只是一个小短篇,只是一首小诗,也会透显出深味。”诗人傅天琳写诗40多年,仍能保持诗艺的不断精进,她称自己是从“土”里走出来的作家。“19年的务农生活塑造了我的品德,也主宰了我的一生,让我的诗歌很自然地走入生活、走进人民。”傅天琳说,她对自己的创作从不迷茫,坚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的诗歌创

11、作。在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看来,既然选择了文学这个行当,就要把最好的文字献给读者这就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断提升心灵的质量,赋予文字最伟大的灵魂。“世界上没有哪个职业比作家这个职业对灵魂的质量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托尔斯泰的话让我产生很大共鸣。我最大的野心就是,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个人回忆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本书,还能记起当年的感动。我希望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摒弃浮躁,守住本心“我觉得一切伟大或者优秀的作品都是在一张安静书桌前写就的,不论描写的是多么喧嚣繁芜的世相,但创作者定要怀有一颗沉潜之心,逐字逐句地,写下每一行对自己的名字负责的字。”在散文作家陈蔚文看来,读者对作品的优劣“心知肚明”,作家

12、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笔下的作品无论短长、文体,它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素养、情怀以及创作者的态度。到底是为趋名逐利、讨好市场而写,还是听从内心声音、守得本心,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水准。“关于坚守艺术理想的希望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作家王可心同时也是一位影视编剧,时常感受到艺术理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她认为,艺术是首位的,一个没有艺术分量的作品有再高的票房,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对大众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我在结构每一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艺术价值。在影视市场这么巨大的诱惑下,我一直没有放弃纯文学的写作,每年都有中短篇小说发表,我可以不去签那个影视合同,但是一定要把案头的小说写完

13、,写到我满意为止。小说更能让我保持心灵的纯净。尽管纯文学的稿酬偏低,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为文学坚守,为纯净坚守。”王可心说。作家安宁虽是“80后”,却已经写作16年。“写作并不能带来多少物质利益,之所以坚持,是因写作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心灵的滋养和洗涤;它让我的生命变得更为纯净、饱满、从容。”在她看来,日常的生活充满了喧哗,而文学可以引领她安静下来,坦诚地面对自我,面对复杂的人性,面对这个世界的悲欢,并作出准确深刻的判断。“如果这样的判断,恰好又能影响到读者,给予他们对于生命同样丰富的体悟与发现,那么,这样的幸福便会如天空中的霞光,得以铺排和延伸。”她认为,一个写作者惟有从“小我”的体验,向更高的

14、关乎生命、世界、哲学的层次和领域跃升的时候,创作才能真正冲破狭隘的地域或个人经历的限制,向深广的领域探求。安宁说,作为年轻作家,未来要继续“将心沉淀下去,而不是功利地将创作当成获取声名的工具,祛除媚俗与浮夸,无疑是一个创作者向德艺双馨这个看似抽象的词语迈进的重要品质”。本报讯(记者李云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宽广的视野、深厚的积淀、深邃的思考,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重大使命,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讲话精神的学习在各地作协持续开展。12月5日,陕西省委宣传部召开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陕西代表团座谈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