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记》成书于 1541 年书分为四卷第一卷篇幅最大,历数了龙江船厂所承造的 20 余类船舶的图式,构造名称及尺寸第二卷为各卫、所应备船舶数量,第三卷记述都水司、提举司的组成及人员,第四卷记述各型船舶的用料、用工和造价下表是《南船记》中所记各主要船型的尺寸、用工及造价 船型长(L)阔(B)长宽比 L/H用工数造价银(两)预备大黄船 8 丈 4 尺 5 寸1 丈 5 尺5.63255876.785大黄船 8 丈 5 尺 3 寸1 丈 5 尺 6 寸5.47102230.66小黄船8 丈 3 尺1 丈 5 尺 6 寸5.0693428.2四百料战座 船8 丈 6 尺 9 寸1 丈 7 尺5.11248774.61二百料战座 船6 丈 2 尺 1 寸1 丈 3 尺 4 寸4.63100030.0一百五十料 战座船5 丈 4 尺 4 寸1 丈 6 尺3.4075122.53一百料战座 船5 丈 2 尺9 尺 6 寸5.4249014.7二板船3 丈 8 尺8 尺 4 寸4.522567.7 划船3 丈 8 尺8 尺 4 寸4.522467.4 浮桥船5 丈 9 尺 9 寸1 丈 5 尺 1 寸3.9766630四百料巡座 船8 丈 6 尺 9 寸1 丈 7 尺5.11140042二百料巡沙 船6 丈 7 尺1 丈 7 尺4.9387026九江式哨船 4 丈 2 尺7 尺 8 寸5.322527.56 安庆哨船3 丈 6 尺 7 寸7 尺 8 寸4.712527.56轻浅便利船 5 丈 2 尺 5 寸1 丈 0 尺 5 寸5.0087626.28蜈蚣船7 丈 5 尺1 丈 6 尺4.6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明代造船业已经成为一个做工精细、分工明确的部门。
找遍互联网也没有宋朝时期大型战船的造价,只能参考明代郑和宝船的造价. 目前我们知道,当时南京龙江船厂制造一艘四百料战船的薪资为银七十五 两,而龙江船厂也正是负责建造郑和舰队船只的主要船厂之一以此工价类推,则一艘两千料战船的工价大约要耗银三百七十五两当然,随 着长度的增加其宽度也是会相应增加的,只是这个工价是整只船的工价,因此 已包含了同比增长的宽度费用的但是考虑到记载中“宝船”长宽比其宽度要 大于正常船只,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 1/3 的造价作为补偿,这样一艘郑和 船队的两千料战船的总工价应为四百九十两左右 如果郑和“宝船”确实如记载的那样有四十四丈长的话,那么大约是十倍于四 百料船的长度,因此工价大约为白银七百五十两,如前所述,宽度增加工价同 时增长,所以约为一千两 除了制造工价外,关于船本身的造价,目前我也一样没能找到直接的资料,所 以只好同样靠推算来间接获取 有比较明确的尺寸和制造记载的,是明代的各种漕船 明代漕运的“南方运道,由苏州刘家港、海门黄连沙开洋,直抵天津,制度用 遮洋船永乐间因之”,是走的海路,又“凡海舟,元朝与国初运米者曰遮洋 浅船”,而遮洋船的造制是明确的:“视漕肛长一丈六尺,阔二尺五寸,器具 皆同”,漕船的标准尺寸则为“底长五丈二尺,……此其初制,载米可近二千 石”(2)。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只海舟遮洋船的尺寸应为长六丈八尺,如此则大致“宝 船”是遮洋船的 6.5 倍长 根据记载,明万历年间的船料价格有“旧例”、“新例”之分,永乐朝的事情 自然当遵循“旧例”,南京船厂按“旧例”制造一只好的楠木漕船的“底船” 料银为一百二十两,差的衫木、松木制造的只要七十五两(3)那么如果“宝 船”也用楠木而不是用更便宜的松、杉木造,料银应当为七百八十两其栈板 和船上其他物件的价格,可比照底船料银,那么加一倍就应该是一千五百六十 两再考虑到随着长度的增加,宽度也要相应增加,故料银应适当增加,按上 文的计算方式,则大约为两千两左右,与工价合计则总价约为一艘三千两 另外,当时造船的材料,官方规定有 30%是要用所谓的“旧料”的,也就是旧 船上拆下来的材料,属于循环使用,并不都是全新的材料,而这里的计算,一 概是按照新料计算因此这个估算价格,相信即使不中亦不远矣,出入不会太 大,而且只高不低 郑和舰队中,共有六十三艘大号“宝船”,以此计,当合计耗银十八万九千两这样算下来,每艘宝船材料费一共是白银 3000 两左右,加上 1000 两白银的工 钱,总造价就是 4000 两!郑和宝船排水量现在普遍的推测大约在 2000 吨左右,如 果是小一半的战舰,也就是排水量在 1000 吨左右的战舰那么工程总造价大约 2000-2500 两白银!北宋熙宁年间,明朝两朝都是典型的有萌芽状态资本主义成分 的农业社会,基本生产力条件没有重大差别,物价水平相当,所以用米的价格来做 综合衡量.元丰 6 年,史料记载米价约为一石 600 文,明永乐年间米价约为一石 2 钱 5 银,折算下来,那么元丰年间造这样一艘排水量 1000 吨的大型战船,裸船价格 约在 5000-6000 足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