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634502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引子语法知识目前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盲点初中教材上的知识,但是初中毕业考试不考查;高中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可是高中的语文学习中经常要使用.例如:判断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分析文言文阅读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时,语言表达中的长短句互换等等,都需要使用语法知识.在这里简单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练习,以便于以后整理为一个小专题.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

2、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2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主语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写人 格式:“谁” “

3、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 毛笔字。 主 谓 宾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 鱼 主 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 一条大鱼 3主 谓 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 他 是 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定语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状语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4、 补语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

5、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主干:鲁班是工匠。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主干:生产力落后。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主干:鲁班接受任务。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主干:鲁班得到启发。5、蔡伦出生在一个

6、贫苦的铁匠家里。5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7、。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6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分析: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

8、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病句中的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 年 6 月 11 日)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 年 1 月 29 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 年 10 月 15 日)7分析: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

9、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l)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 年 2 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 1984 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 年 2 月 18 日)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

10、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 1984 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 年 2 月 20 日) 8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 年 3 月 17 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

11、: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 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 年 2 月 1 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 年 3 月 6 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

12、众口一辞地说搭配不当训练: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 WTO 的目标。9(“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 WTO 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6 但也存在着

13、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1主语残缺10【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 湖北卷5B)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 广东卷 4D)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可将“随身携带精制

14、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 浙江卷 5B)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 青海卷)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11【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

15、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 4 万元。(2004 全国卷)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 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 全国卷4D)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