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44129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上古上古口头歌谣先秦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汉代汉乐府上

2、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

3、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宋代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元代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清代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综上所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 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 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