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法治是ppp运行的最重要前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33908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8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康法治是ppp运行的最重要前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贾康法治是ppp运行的最重要前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康法治是ppp运行的最重要前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营报 CHINA?BUSINESS?JOURNAL访谈2015.5.18E5主编 / 陈伟编辑 / 陈伟制作 / 齐士娟校对 / 陈丽?贾康:法治是 PPP 运行的最重要前提 中国经营报: 在具体的正面效应上,PPP 不仅是治理模式的创 新,从全局看更需要地方政府发挥正面效应,你认为如何发挥其效应? 贾康:PPP 的机制创新, 对于 政府方面来说就是要尊重市场,让 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市场 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目前需要找一个新 的机制,我认为就是 PPP 模式,通过和政府合作,民间资本开始在一 些项目上唱主角,以民资为主的模式把建设过程变成了现实。 伴随着中

2、国城镇化和老龄化 的步伐, 未来几十年中国进入老 龄社会的压力很大,资料显示,到20302033 年,伴随城镇化、老龄 化所需要的投入将是现在政府要 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 战。 把城镇化、老龄化放在一起更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用 PPP的机制创新, 政府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其次,政府履职,是为人民群 众谋福利、谋利益。 围绕老百姓对幸福向往的一系列问题来看,要 形成问题导向。 过去政府单打独 斗动不动就超预算, 两个亿能干 成的事最好搞成三个亿,四个亿, 政府效率低下, 项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有的还没有交付使用,就 已经毛病百出。 有的则是竣工交付使用之后, 运营和服务不能让 老

3、百姓满意。对于这些问题,现在通过 PPP的机制把政府之外的企业、专业机 构拉进来, 通过这些参与方的公 建,让老百姓满意,提供有效供给, 最终实现 1+1+1 大于 3 的机制。未来, 如果我们把 PPP 机制更多 的应用到中国更大市场上,甚至走出去,实现园区、物流中心、基础设施项目的对接,那么就会形成我们 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平互动,一起发展。 中国经营报: 虽然PPP机制 很好,但是目前阶段一些企业,特别是国企面临着过几年企业领导者就会换 届的问题,对未来企业总有各种担忧, 从政策上如何打消人们的顾虑?贾康:事实上,PPP 给一批企 业提供了一个过去想都想不到的舞台, 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典型的

4、 案例就是台北 101PPP 的项目,这样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地 标式的 101 大厦, 它和周边的建筑合在一起已经有 100 年的历 史, 它甚至锁定自己家族好几代人的前景。 从这个角度看, 因为这种关系,参与方很舒心,也省心,因为他 的生活质量有保障。这样的企业加入到市场,使我们的市场资源配置 更加有声有色。 101 这个大厦如果 是政府资源主导建设,我想估计没 人敢签字。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政府方面我觉得他想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办法,也不可 能把工程签下来,所以企业的参与对项目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政策上,四中全会最基本 的要求是全面法制化,在实际生活里面,推进 PPP 以

5、法治保障契 约的实行是根本, 但是在商言商,企业家最担心的还是很多情 况下政府方面很强势,如果我加入进来以后出了问题,谁来保证 我的权益,这一点在四中全会也有涉及。 PPP 与四中全会“ 依法治国” “ 以宪行政”指导相呼应,是政府和非政府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形成 一个合作契约, 他们是以平等的民事主体的身份一起签字, 然后按照共同的承诺来实现契约里所 保证的风险承担,利益共享。 法治 环境的打造是 PPP 运行的一个最 重要前提。本报记者 杜丽娟 合肥报道从去年开始,PPP ( 公私合作模式)进入空前发展模式,从财政部财科所所长位子上退下来的贾康 似乎更忙了, 作为中国财政学会 PPP 专委会会

6、长,他和他的团队为各省 PPP 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咨询。在安徽首届 PPP 高峰论坛现场,贾康接受了媒体专访,对于当前的 PPP 正面效应及其其所关联的混合所有制等问题,贾康认为, 在城镇化加速和地方政府背负巨额债务的双重背景下, 积极推进 PPP 模式将是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 新常态”后的必 然选择。 中国经营报: 从去年开始,PPP 在全国范围兴起, 由此出现的 规模大、签约低现象也让社会上出现了 PPP 上热下冷的说法,你认为 当前阶段的 PPP 发展是否已经不理性? 贾康:不是每个 PPP 项目都能做成, 但也不能说很多没有做成,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现在社会上 1.6

7、万亿的投资意向还在上升,我们也 能体会到企业家在商言商的考虑, 一般企业会关注这个领域,但是不 到一定的火候,他们也不会有实际动作。 当下的 PPP 不是一哄而上,需要政策给予指导, 需要专业人士给 出意见,筛选可能的项目,然后和政府达成一定共识以后, 再进入一个 个项目的实际谈判中。 这个过程很漫长,因此 PPP 项目要允许有一个 比较长期的谈判周期, 比如说 23年这都是一个很正常的时间周期, 此前签约的中信和汕头合作 PPP项目,前期谈判就长达 3 年,然后才 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目前来看,我国的 PPP 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不能简单以签约率来判断是否成功,更不能简单说就是上热下冷。

8、 此外, 说上热下冷也有一个积极方面, 就是能够督促政府方 面做一些事情, 加快政策出台的速度,现在发改委、财政部也出台了很多的文件、 指南、 管理办法 等, 下一步是要在一些行业尽快建立一些试点项目, 结合国际和 本土的经验及利弊得失, 为大范围推广积累经验。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财政数字一直不好看,在稳增长的概念之 下,PPP 对积极财政政策落地有何释放作用? 贾康:我认为应该把 PPP 理解 为伟大的制度供给的创新。 配合宏 观调控的要求, 来更好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这是我们值得追求的正 面效应。当然要实现这些, 我们面临的 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虽然出台了很多的红头文件, 但是

9、从文件 上升到法治还有一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能坐等法律上升到 成熟形式,只能以现有法规指引,积 极探索和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另一 方面要审慎。借鉴已经有的很多案例启示, 把现实需要的 PPP 项目,形成一个政府和非政府精诚合作的基本框 架, 这个大潮流我现在感觉方兴未艾,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地方政 府和企业家们的共识还不够, 需要从各个细节上做工作, 然后形成有 效对接。 中国经营报:当前对 PPP 的研究很多, 作为研究者如何看待 PPP 的正面效应及其所关联的混合所有制等机制创新? 贾康: 过去我们把 PPP 直译为公司合作伙伴关系, 现在 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 我觉得现在的

10、意义更符合中国实际, 因为中国现在风生水起的 PPP中, 不仅有非公的私有企业参 与, 还包括政府等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可以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各地 PPP 的项目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主要还是在一些公共工程,公共服务、 硬件支撑等有效供给项目,它的特 点是把过去只有政府才能做的事情,变成政府和非政府主体一起共赢式的合作。 实现了风险共担,利 益共享。作为政府方来说, 为官一 任、造福一方要出政绩,这是堂堂正正的决策。 政府的考虑就是 如何通过 PPP 项目,贯彻各个地方政府、决策集团以最终确定区 域发展战略。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来说,在商言商,企业要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11、。 要形成和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企业 从 PPP 中发现投资回报,形成这 种伙伴关系,还需要一些专业机构,比如律师事务所、设计师事务所、财务、会计师事务所,等机 构的介入。 双方要依托这种合作关系,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双赢或 多赢的局面。因此, 目前来看,PPP 仍然是 一个敞口的概念。在这样一个 PPP发展过程中,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 认为应该把 PPP 看作一个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PPP 要允许长周期谈判符合条件的国企也是社会资本PPP 机制实现 1+1+1 大于 3当下的 PPP 不是一哄而上,需要政策给予指导,需要专业人士 给出意见。在这样一个 PPP 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认为应该把 PPP 看作一个制度供给的伟大 创新。PPP 与四中全会 “ 依法治国” “ 以宪行政”指导相呼应,是政府和非政府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形成一个合作契约。贾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