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33706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4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 中文系 碩士論文 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 中文系 碩士論文 廣東粵閩方言今讀廣東粵閩方言今讀h的層次分析 的層次分析 On Strata of the h-initial in Yue and Min Dialects in Guangdong 學生姓名:鄭海檳 學生編號:M-B0-4021-1 導師姓名:侍建國教授 通过日期:2012 年 5 月 24 日學生姓名:鄭海檳 學生編號:M-B0-4021-1 導師姓名:侍建國教授 通过日期:2012 年 5 月 24 日 i 原創聲明原創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 所呈交的碩士學位論文, 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取得的

2、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 本論文不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 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注明。 本聲明的法律結果將完全由本人承擔。 聲明人: 日 期: 年 月 日 ii 致謝辭致謝辭 與澳門大學結緣,是在 2009 年的夏天。當時由朱壽桐教授和鄭德華教授帶隊,師生一行數十人,到佛山進行歷史名人故里文化考察,並於返澳前到我的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進行訪問交流。仰仗於司徒允昌老師、方孝坤老師的推薦,我得以到澳大中文系讀研深造。在此,非常感謝我本科階段的諸位老師,特別是劉莉芳老師和陳衛強老師,是他們的傳道授業,引領我叩開學術之門。 在澳門求學

3、的日子將行告一段落,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侍建國教授。從第一堂課開始他就對我們進行嚴格的語言學系統訓練,並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導師治學嚴謹,且十分注重方法論的指導意義,並留心觀察各種細小又獨特的語言現象。我的論文選題便是在與導師多次關於“語言特例”的討論中成型的;之後從提綱到初稿、修改稿和定稿,侍老師均不厭其煩地研讀我稚嫩的見解和拙劣的文句, 並給予悉心指導。 此外, 侍老師還鼓勵學生多參與學術活動以開拓眼界,像 2011 年年底的“第十六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對我論文寫作就有很大幫助。今日之小成,實在離不開恩師的辛勤付出。 讀研兩年,我有幸聆聽了多位師長講學,真乃獲益終生。感謝徐傑老師深入

4、淺出、 機智幽默的比方, 讓我得以在傳統語法和生成語法之間完成一次神奇飛躍。感謝鄧景濱老師旁徵博引的傳授,讓我對粵方言和訓詁學有所了解。感謝鄧國光老師意味深長的教誨,讓我感受先賢聖哲們的思想光芒和殷切寄寓。感謝邵朝陽老師通過對語言變異現象多方位的演示,讓我多了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視角。感謝耿振生老師在澳大訪學時帶我旁聽了一學期的課程, 幫我補上許多音韻學的知識。感謝王銘宇老師在我擔當南國人文學刊編輯助理的兩年裏,對我文書和編務上的指導, 以及生活和就業上的關照; 尤其是當我犯錯時, 王老師的提醒與包容,都讓我感激萬分。 iii 除了我的授業恩師外,還要感謝朱壽桐老師和系辦秘書 Laila 對我工作

5、的提點,感謝張艷蘭老師對我生活的幫助。得益於鄧駿捷老師捐獻給圖書館的幾套語言學書籍,我從中收集到許多寶貴的材料;院辦秘書 Selina 幫我練習粵語和整理語料,圖書館羅瑞文先生也多次幫我搜索期刊論文,在此深致謝忱! 另外,我要特別感謝澳門理工學院的湯翠蘭老師。她和鄧景濱教授不僅讓我參與粵語研究的編校,還提供各種粵語學術講座和語言沙龍的信息給我,讓母語非粵方言的我得以短期內迅速提高對粵語的熟識度。 更要感謝的是湯老師對我論文選題的肯定,並在我思緒紊亂或材料不足的情況下耐心地開導。同時,此論文在寫作過程中,還請教了李如龍老師、馮國強老師、微博網友龍旗 panda等諸位先生,感謝他們的多番指點與精彩

6、論述! 師兄師姐們和周圍同學的關懷,也是幫助我不斷進步的強大後盾。像郭沈青師兄、黃嫻師姐、艾溢芳師姐、陳文麗師姐、何耀坤同學、本科兼碩士同學萬向蘭、舍友常元章師兄和陳世潑同學等,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而能夠與全班其他十三位同學一起讀書交流,則是我在澳門最快樂、難忘的一段經歷。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對我無條件的付出、不曾間斷的支持和無微不至的關懷。飲水思源,對於所有幫助或陪伴過我的師長和同窗,我定當銘記於心,再次衷心感謝! iv 摘要摘要 本文以清喉擦音h作為研究對象,考察、比較廣東省內粵、閩方言今讀h的歷史層次。全文由緒論、h音分佈、h音歷史層次的不同性質、結論等四部份組成。 h在粵、閩方言

7、中並不總是具有相同的層次(歷史同一性) ,其來源主要有非組、透母、定母、溪母、曉母、匣母和云母等聲紐。對層次的分析,應從歷時音變和方言接觸兩方面去考察,進而探討在不同演變方式作用下的多重層次。 第一,從歷時音變看歷史層次,筆者以匣母“濁音清化”(h)和透、定母“塞音脫落”(thh)為例進行討論,認為h在以上聲紐中屬於晚期層次。第二,從方言接觸看歷史層次,則以中山粵語非組字部份今音讀同閩語為例,認為h屬於異源層次。第三,多重層次分兩種情況:1、歷時音變和方言接觸共同作用下的同源、異源層,如粵西閩語溪母字讀h;2、由音變與類比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早期、晚期形式,如順德等地粵語云母讀h。 結合歷時和共時

8、兩個層面,筆者對歷史層次的不同性質進行論述,並認為同源分化會形成層次,語言接觸也同樣會產生層次。我們應全面考察,而不能將層次分析過於簡單化。 關鍵詞關鍵詞:粵方言、閩方言、清喉擦音h、歷時音變、方言接觸、歷史層次 v Abstract The voiceless glottal fricative h in Yue and Min dialects in Guangdong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hich consists of 4 chapters: foreword, distribution of the h-initial, strata of th

9、e h-initial and conclusion. The h-initial originates in “fei”, “fu”, “feng”, “tou”, “ding”, “xiao”, “xia”, and “yun” initials of Qieyun phonetic system. As a result of sound change and language contact, the h sound has a very complex strata presentation, especially the multi-stratum situation caused

10、 by a variety of evolution modes. Firstly, historical stratum is related to sound change, like “xia” became a voiceless consonant from a voiced one (h), and “tou”“ding” lost the plosive feature (thh). So the h-initial from “xia”, “tou” and “ding” is the phonetic form of its later evolutionary phases

11、. Secondly, historical stratum is related to language contact. For instance, some pronunciations of “fei”, “fu” and “feng” in Zhongshan dialect, which is one type of Yue dialects, are similar to Min dialect. So the h sound could be the heterologous form in this area. Lastly, the multi-stratum situat

12、ion can be discussed in two cases. One is that the h-initial of “xi” in western Guangdong Min dialect contains homologous forms and heterologous forms caus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synchronic sound change and language contact. The other is that h-initial of “yun” in Shunde dialect can be divided int

13、o the early forms and later forms under the synergism of sound change and analogy. By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in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evolution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both homologous divergence and language contact can lead to different strata. These strata can be called early forms and later forms, or homologous forms and heterologous forms. Key words: Yue dialect, Min dialect, voiceless glottal fricative h, sound change, language contact, strata vi 目錄目錄 原創聲明原創聲明. i 致謝辭致謝辭. ii 摘要摘要. iv Abstract. v 目錄目錄. vi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viii 例言例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