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2887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合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结含 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檩式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 ,重庆市充分发挥 工业化 、城镇化对发 展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推 进城 乡统筹 ,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优 势农业产业资 源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指 引 ,以产业打造为基 础 ,着力发展多形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模 式 。特别是2 0 l 3 年 启动实施高 山生态扶贫搬迁 工作 以来 ,将 民生实事推进与休闲农业发 展相结 合,发 展多形态的休 闲农业模式 。 一、基本现状和成效 重庆 市委 市政 府 高度 重视休 闲农 业 与 乡村 旅 游的发展工作 。将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

2、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 造 。2 0 l 3 年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总人数超过8 6 0 0 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l 6 5 L 元 , 培育 乡村旅游景 点3 0 0 0 多个 ,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 1 6 0 0 个 ,发展农 家乐2 0 0 0 0 家以上 ,乡村 旅游带动 农民就业 人数7 0 余万人 ,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 2 0 余万人。在 “ 高水平规 划、高起点建设 、高效率管 理”的思路指引下 ,休 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 联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纽带 ,成 为 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成为全市新农 村建

3、设成果的示范展示平 台。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 游的发展 ,得益于以 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优化布局,突出区域规 划。重庆市农业农 村 “ 十二五”发展规划提 出建设 “ 五大农业主体功 能区” ,规划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发展布局 ,突 出休 闲观光 、旅游等服务功能 ,重视休 闲农业与 乡 村旅游 、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 因地制宜, 发展各具特色。2 0 l 3 年 ,市委 市政府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 ,形成 “ 都市功能核心 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 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 各级政府围绕各地独特的 自然地理环境 ,农业优势特 色

4、产业以及 “ 巴渝”民俗民风 ,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 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 三是完善要素,服务能 力提升较快。 围绕旅游 “ 吃 、住 、行 、游、购、娱”六大要素 ,休闲农业 与 乡村旅游在突出 自身特色的同时 ,旅游功能要素 日趋完善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高。市农委、 旅游局 、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整合力量加 大对 休 闲农业 的支持 。市 农委与市 旅游局 出 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休 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的意见 ,市 政府 即将发布 重庆市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2 0 1 3 2 0 2 0 ) )。政 策的 引导带动 大量社会 资本

5、积极 参 与 ,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 突出与高山生态搬迁相结合 2 0 1 3 年 ,重庆启动实施2 2 件 民生实事, “ 高山 生态扶贫搬迁5 0 万人”作为第一件实事提上 日程。 具体任务是 :2 0 1 3 年启动2 0 万人 ,2 0 1 4 年启动1 5 万 人 ,2 0 1 5 年启动 1 5 Z i 人 , 11 2 0 1 7 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搬迁任务 。民生实事 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 ,成为 新 的战略课题和突破 口。高 山生态扶贫搬迁 ,就是 要充分发挥休 闲农业和 乡村旅游 的辐射带动作用 , 推动人 口下 山、产业上 山、游客进山、产品出 山,

6、将搬迁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是人 口下 山。鼓 励居 住在深 山高寒 边远 地 盛 工一 农 区、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生产生活基础 条件难以 完善地区的农户, 自愿选择转 户进城、相对集 中安 置、旅游安置、五保户集中供养以及投亲靠友 、异 地安置等多种形式搬迁下山。制定 了政府补一 点、 “ 地票”攒一点、农户出一点 “ 三个一点”的搬迁 安 置投入政策 ,市里按每人8 0 0 0 元落实到区县 ,由 区县根据搬迁对象贫 困程度、安 置条件的不同实行 差 异化 补助 。突 出抓 好相对集 中安 置 ,以城 镇郊 区、产业 园区 、景 区周边 、农村集镇为重点 ,采取 统一规 划布局

7、 、统一 用地调 配 、统 一房 屋风貌设 计、统一配套基础 设施 、统一竣工验收及分户单建 和联户共建相结合的 “ 五统一建”模式 ,建设集中 安置点。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 “ 六通六有” ,即通 道路 、供 电、给水、排水 、广播电视和通信 ,有休 闲小广场 、便 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 、 农家书屋、幼儿 园。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 网、人工 湿地处理工程 、联户沼气等环保设施,做到设施配 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 二 是产业 上 山。由迁入 地集 体经济 组织 通过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农户退 出耕地 、土地流转等方 式 ,妥善解决农业安置搬 迁户 “ 菜 园地”等生产用 地。对规模

8、在1 0 0 人以上的搬迁农户集 中点所在村 , 引导 发展 l 2 个主导 产业 ,形成“ 一村一 品” 、 “一主多业”的格局 ,促进搬迁 户安居乐业 ,增收 致富。三年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 t L 元以上 ,支持搬迁 集 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 、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 ;对发展特 色产业的贫困搬迁 户,给予不少于 1 0 0 0 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进山。依托高山山水 田园自然风光和 特色经济作物园区、民俗文化和 农耕文化 ,大力发 展休闲观光农业及 乡村旅游。重 点打造成渝走廊农 业观光体验、渝宜高速原 巴渝 、渝湘高速民俗风情 体验等 乡村旅游精 品线路 ,构建渝东

9、南 、渝东北和 秦巴山、武陵山、大娄 山 “ 两带 三山” 乡村旅游格 局 。采取政府补助方式 ,支持农 户利用搬迁后居住 、 5 8 农产 品加工业 L 一 环境条件的改善发展农家乐或开展避暑休闲接 待 , 促进搬迁户在换居住环境的同时 ,换思想观念 、换 生产生活方式、换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产 品出山。积极 引入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 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股份合作社 ,做到与产业发展、扶 贫搬迁同步 。用好高山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 全这张 “ 名片” ,打好 “ 山货”牌,培育知名品牌。 采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 、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走出去展示展销、发展农超对接和配送直销 、网上销 售

10、等多种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结合旅游业发 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地方特 色产品加工和 商贸流通 ,把农产品当旅游产品卖 ,促进山区农产品 卖得远 、卖得久 、卖好价钱 。 三、发展多形态休闲农业模式 总体看 ,重庆市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已经 成为现代农业 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主题之一 ,多形态 的发展模式逐步 出现 、社会资本和 民众关注度逐步 提升 、发展模式和规模与农业农村 经济发展 紧密相 联 、各具优势的都市型 、城郊型、远郊型格局初显 等基本特征。 为 进一步 促进 休 闲农业和 乡村 旅游 的快 速发 展 ,要着力抓好 “ 四结合四配套”。 四结合 : 一是 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挥新农村 建设“ 千 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 引领作用 ,连 点成线 、以 线扩面 ,不 另搞一套 。坚持新农村 建设“ 五句话 ” 宗旨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 、文 明传承等 ,打造新农 村建设 “ 升级版”。 二是 与美丽 乡村建设 结合。 围绕全市美丽乡村 建设 ,以l l 5 个市级示范村和各区县确定的示范村为 载体 ,大力推进城郊游 、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 , 把休闲农业培育成农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 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 容村貌 、淳朴的 乡风民俗、浓郁的 乡土文化。 三是 与转变 农业 发展方 式结 合。调 整农 业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